分卷閱讀1158
林霜語的話讓顧輕塵沉默了片刻,王妃說的沒錯,大夏有大夏將傾得感覺。 “王妃,風雪大了,咱們去前頭看看吧!” 這話題太沉重,今日年節,等過了這個節再說吧!今日對他們川西…不,現在應該說九華了,對他們九華來說,意義非凡,值得喝一杯! 顧輕塵剛說著,就見著童光年急沖沖走了過來。 “王妃,顧將軍,王爺有請前廳!” 兩人互看一眼,立刻點頭跟上! “童老,何事如此慌張?”林霜語一邊走,一邊直言相問。 一旁顧輕塵也是幾分緊張。 “回王妃,剛得了急報,遙方起了戰事,大宛朝中出了大事,三皇子反了,逼宮奪位,趁著秦太子不在登基了” “戰事?大宛三皇子逼宮?” 又是遙方又是大宛,林霜語聽的一腦袋問號,這兩件事有必然牽連? 腳步不由自主的加快,不管因何而去,著每一件事,都足夠影響局勢變化。 “那位三皇子早就在暗中和周邊小國勾結,借他們之力逼宮得逞,隨即開戰遙方,現在兩邊已經打起來了,并且巧立名目,倒是遠在邊境的秦俊逸太子殿下成了謀國之賊還牽涉到王妃?!?/br> 當然,牽涉到王妃那一段,不過添油加醋之詞罷了,可王爺聽著可是不高興啊。 哎,這突然之間得了這么一個驚天動地的消息,怕是他們也要做一番部署了。 “也就是說,現在大宛和遙方后方打起來了是嗎?”過程可以略過,現在的結果就是大宛和遙方開戰了,加上大夏小皇帝剛好御駕親征,這天下豈非亂成一鍋粥。 而且,和之前他們設想的,三方勢力迅速侵吞大夏的情況也就發生了改變。 秦俊逸必然會迅速帶兵折返大宛也有一樣,帶回回援,這原本的戰局忠心就剩下他們在這孤零零等著和大夏兵馬對壘了。 “大宛和遙方在這附近的兵力是不是已經動了?” 林霜語腦子轉動的飛快,顧輕塵也是面色大變,再無半點兒女之情,突然之間,發生這等大事,對他們來說,也是猝不及防。 童光年連連點頭,要不他也不用這般著急??!這大宛遙方一走,這里就剩下他們,雖然如今他們兵力也不少,可單獨面對大夏,難度會比之前大很多,所有的部署也都要改變,“消息估摸著很快也會傳到大夏皇帝那,他們必然會提速行軍,咱們必須提早準備,所有布置都要提前?!?/br> 點了點頭,不再說話,大步朝著大廳而去。 林霜語到的時候,大廳內早已議論一片了。 突如其來的變故,改變了眼下天下局勢,不光是對他們九華,天下之勢,早已是牽一發動全身,一方異動,各方收牽制。 當然,沖擊最大的,恐怕就是大宛和遙方。 最難以相信的,就是秦俊逸。 發生這么大的事,竟是一點風聲都沒有,可見那位三皇子隱藏的多深。 “本宮以為,皇城一切都逃不過本宮的眼睛,是本宮自視過高,才造成今日這局面,本宮到沒什么,卻讓大宛黎明百姓提早陷入動蕩,還有父王” “殿下,誰能想到老王爺他被背叛殿下??!從小,他就與你最是親厚,殿下騎馬射箭都是他一手教的甚至治國理政帶兵打仗,他都傾心教導,于殿下而言,是至親長輩,也是良師益友,殿下又怎會防他正所謂人心難測海水難量,殿下防了所有人,卻” 卻還是被最信任的人在背后捅了一刀,為什么?老王爺義薄云天,心存大宛江山,輔佐王上治理大宛鞠躬盡瘁,怎么就 老王爺不止一次說過,殿下是大宛君王的不二人選 殿下是什么人,老王爺也比誰都清楚,這一切究竟是為了什么?為權?老王爺在大宛德高望重,到他這份上,還差什么?若說是他自己登基,還能讓他們能想明白一兩分,可他并沒有,只是助平素與他并不親近的三皇子登基。 從聽到消息,古國醫都有些回不過神,秦俊逸下令整兵速回大宛,直到動身,他才勉強接受這個現實。 “你現在帶兵回去,恐怕人家早就等著你了,你若還想事有轉機,就該將手里這些兵馬先保住,穩住軍心?!鼻逖呕貋?,還沒來得及弄清楚林霜語他們來找秦俊逸的目的,就被這么個消息給攪和了。 這種皇子之間的皇位爭奪,她雖是第一次親眼所見,但是史書上已是見過太多了,不算稀奇吧,為那個寶座,爾虞我詐,他身在皇室,身為太子,怎能毫無防備去信任旁人,親戚在皇家,不是說十分涼薄嗎? 這么大的事,她聽著,竟是一臉平靜,還能給出建議。 “你究竟從哪里來?” “你現在還能有心事問清雅的來處,說明情況對你來說,還不算太糟糕,是清雅多言了?!?/br> 是啊,除了下令大軍折返,他好像沒有什么其他的反應,除了眼里的幾分失望。 “皇妹就不擔心你母妃?” 額清雅愣了下,好似真的沒想到這事上,那個娘親,對她來說,其實還是一個陌生了她此次不聽長使之言出了皇城,除了想要弄清楚一些事情之外,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那個過于熱情的母妃。 她見著自己,看著看著,就能流淚,弄得她每次手足無措,從小就沒有過這樣的感覺,一時不適,不太像面對,也是長這么大,第一次逃避一件事一個人。 “父皇和宮中妃嬪,應都無大礙,除了”太子殿下的母妃。 三皇子巧立名目逼宮得逞,可實際上,大多數人還是明白怎么回事的,這時候,他不宜有過激之舉,自然就不能大肆而為。 第728章 凝魂(2更) 戰局大變,牽動各方。 距大宛事變已過去兩月了,深冬已過,春雖不遠了,可深冬之寒余威不減。 兩個月,天下局勢已經翻天覆地。 秦俊逸帶兵折返,本以為會是一場惡戰,誰也沒想到,明明已經歸降的城防軍竟不顧新王之命,和前太子里應外合,頃刻間,大宛君王再次易主,就如清雅所言,身在皇室,身為太子,又豈能真的對一個人毫無戒備。 防人之心不可無??!尤其是身處高位之人,他的結局,已不光是自己的事了,所以,很多時候,是身不由己。 就是古國醫也沒想到,秦俊逸早就對老王爺有所懷疑,只是不愿意相信,所以并未告知任何人。 但在離開之際,做了一番安排部署,若是一切都未發生,自然是最好不過,若是他的懷疑是真,也算防范未然。 他人在邊境,家中生變,他的人便假意歸降,這些人,平素本就不太起眼,和他也不算親近,所以,便是老王爺也沒有過多防備。 大宛王位爭奪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