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4
,也不用盯著了,這些年,也是委屈她了,總難免有些怨氣,該她的東西,別少了?!?/br> 那孩子生下來的時候,右耳后根處有一顆小紅痣,若不是今日她耳髻頭發梳起來,他靠的近看真切了,也是不敢這般肯定的。 “老天爺有此安排,大小姐也是有造化的,往后有老太爺顧著,必是有后福的?!?/br> 林世同一番話說的圓滑老練,剛還要查人家,這會就說人家又造化,有福氣了,順著老太爺的意思說,連彎都不帶拐的。 老太爺被逗的終于松了眉頭,指著對方笑了笑,“你啊,越活越沒皮了,這些個話也是越說越順溜了?!?/br> “老太爺讓世同管著這個家,世同總的像個管家的樣不是?”林管家絲毫沒有覺得不妥,還爭辯一句。 “管家該是什么樣?就像你現在這樣,見人三分笑,逢人說人話,遇鬼說鬼話,萬事揣摩,字字過心?”老太爺笑容漸收,嘆了口氣,這些年也為難他了。 林管家反到笑了,不以為意,“世同只當老太爺是在夸我了,老太爺這些年才是真的不易?!?/br> 滿腹才學,正當年的時候急流勇退,當年老太爺若是不離朝堂,現在說不好是什么樣,但朝堂之上,即便改朝換代,也絕對有老太爺一席之地,男人一生的大好年華為了林家,只能藏了功與名。 “身為一家之主,無可厚非,不說這京都有消息沒?”問到這,老太爺坐直了些。 “還沒消息,應該也快了?!?/br> “來消息了,立刻送過來,另外注意一下成侯府和梁家的動靜?!崩咸珷旐钌?,正所謂牽一發動全身,雖是他林府一件家事,可這背后的牽牽絆絆可不少。 林管家點了點頭,“老太爺放心,已經讓人盯著了?!闭f完又嘆了口氣道:“老太爺用心良苦,可三爺未必能明白,老太爺何不跟他明說?” 老太爺這一出,一是抬舉了大小姐,整治了家風,二是幫了三房啊,大少爺與成侯府的婚事,當初是三房弄了老太爺一個措手不及,若非已經人盡皆知,老太爺是萬萬不同意的,再說三太太的娘家,雖說如今風生水起,但老太爺一直不看好,起的太快,根扎的不深,一場大風就可能連根拔起。 但梁家已經是姻親了,若是出事,避免不開,所以只能盡少往來,這一次,三太太這正好是一個機會,所以老太爺才下了重手。 借機將三太太與三房與林家摘開,從而與梁家摘開,若梁家將來真有什么事,三房的少爺和小姐們才能少受牽連。 這一番用心良苦,三房和林家其他人未必能體會啊。 “罷了,他若能體會,能有詞遠見,我又何愁林家的將來啊,世同啊,你說當初,我選擇避世退居這淮安城到底是對是錯,這一個二個的,都被這一方天地拘了心中格局,眼界太窄了,若回京都,無人能挑起林家重任??!” 在與自己一起盡力多年風雨的老人面前,林橫沖終于卸下防備感慨萬千,目色有些渾濁。 林管家低頭不語,老太爺對幾位爺都不滿意,所以一直沒有挑選出合適的掌家之人,只是老太爺年歲漸高,這林家總要交給后人來接管,他能明白老太爺的心情。 “老太爺如今身體尚可,可以好好培養幾位少爺,老太爺親自培養,總錯不了?!?/br> 林橫沖緩慢坐下,擺了擺手,“但盡人事,聽天由命吧,林家未來如何,強求不得,我自無心無愧吧?!迸囵B?這些年,他帶著林家退居這淮安城,如何不是做的這個打算。 可這一群孫子中,除了大房的小五和二房的小三,其他的哎!人之秉性,幾分天成啊,他想栽培也的有好苗子,一個不好,反倒是害了林家。 “老太爺不必如此灰心,林家還需您掌舵,老奴看著,小三少爺和小五少爺都是不錯的?!?/br> 提到這兩個孫子,林橫沖的臉色終于好了幾分,“這兩個是不錯的,只可惜,小五的身子不好,小三嘛等這次春闈再看吧,說到不錯那剛回來的大丫頭,若是男兒,也是個不錯的??!” 這評價可高了,林世同忍不住抬頭看了老太爺一眼,老太爺這話里的可惜之意值得回味了,若這大小姐是個少爺,可能還真是一場不小的造化。 “大小姐的確出人意表?!绷质劳膊恢骱卧u價了。 似是贊同,點了點頭,“你送個話到乾院,讓她沒事到松閣來陪老頭子坐坐,不是會下棋嗎?” 很隨意的一句話,卻是將林霜語在林家的處境徹底改變。 別說諸位小姐,就是府上幾位爺都未曾得過老太爺這樣的話。 林世同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心道,往后還真的對這大小姐另眼相待。 只是他不知,林橫沖說的每一句話,都不可能是隨口而出的,因為這個孫女摸不透,所以,他的放在眼皮低下多看看,林家這條船,可經不起大風浪了。 很快,梁家和成侯府的風浪就要來了,京都時局變換,他此時做這樣的決定,確實冒著風險,山雨欲來風滿樓??! ------題外話------ 大家過年好 第57章 山雨欲來 京都梁家,梁家老太太如今可是誥命在身,接到三爺的信才打發人去接女兒回府,結果人沒接回來,林家卻把女兒的老仆送回來了。 知道始末,聽聞三太太已經被送去了庵堂,老太太亮眼一黑直接混了過去。 梁家頓時手忙腳亂,來送信的陳嬤嬤默默不語,人送到,話帶到,便辭去了,梁家也沒人招呼她。 梁家老太太一醒,就囔嚎著要上林家討個說法,好歹是讓梁家幾位夫人攔住了,自家的姑子是個什么脾氣秉性,都心中有數。 只是她們也沒想到,會這般出格,還落得這么個下場,人都送到庵堂去了,這說明林家是鐵了心要斷了,若不是有幾個孩子,恐怕就是一紙休書,那梁家這臉面就更是丟大了。 老太太是沒去成,可也不打算就這么算了,幾位太太也覺著,不管怎么樣,姑子是梁家人,出了這等事,若梁家不聞不問,那豈不是坐實了梁家教女無方? 這名聲可是不好聽,總的有所表示表示才行。 于是,林家老太太沒去,大太太去了。 大太太還未登門,京都成侯府的人先到了,來的正是侯府老太君的貼身嬤嬤,也算是給足了面子。 二太太帶著各房太太親自迎了人到老太太的合院,都知道是為什么來的,所以這迎起來就沒顯得有些尷尬了。 “老太君讓問老太太安,老太太一向可好?” “勞老太君記掛了,不敢當,應嬤嬤,老太君可好?”老太太笑著應著,心里暗嘆,老太君都派應嬤嬤來了,正兒的婚事,怕是有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