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6
布的雷霆報復,張邈的動作非常迅速,將陳留城內的糧倉軍械庫皆都搬空,帶上他那五千部曲,即刻離開了陳留,片刻也不耽擱地往青州去。張邈依照曹cao在信中所交代的做法,就這么帶著這浩浩湯湯的幾千人,毫不遮掩行蹤地橫穿而過。沿途郡縣的兵士,在城頭遠遠窺見后,知是張邈本人,就再未起什么疑心。聽到張邈口稱有急務時,也信以為真地開了城門,接著就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要是在施行屯田法更早、屯糧更多的豫州揚州,張邈恐怕就不需要這么費勁地一路走著去騙開那些城門,只為多搶了一些糧草了。這順利得讓張邈驚嘆的招數,卻被曹cao嚴命要求,只能用三次。三次之后,只求速離。要是換做平時,燕清會忍不住佩服一下曹cao:他雖不知道他們內部有飛鴿傳書這一傳遞消息的利器,卻也模糊摸出了所需的大概時日,只讓張邈耽誤兩個半日,恰恰來不及讓在青州方向鎮守的士兵們收到張邈已是叛逆的訊息。于是就讓張邈完成了浪子回頭金不換的好戲,光明正大地出了兗州。萬幸損失不大,說到底,就是一些存糧罷了。不過被這么一通戲耍,難免跌了點呂布威風,還是讓燕清相當惱火的。日后在對降將的處置上,還是要更慎重一些好。郭嘉剛講述完,呂布就虎虎生風地走了進來,見這陣仗,也只習以為常,一掀袍角,在主座落座。“奉——”賈詡的發問才吐了一個字出來,就即刻剎住了,下意識地看向了燕清。燕清方才沉浸在思緒當中,并未察覺,這會兒才意識到,不止是呂布,而是包括他在內的郭嘉、賈詡、陳宮和劉曄都不知為何,全炯炯有神地盯著他看。燕清愣了一愣才明白過來,這是催他說話呢。也不知眾人是何時養成的習慣,總要等他第一個發表意見后,才會正式打開討論的局面。燕清也不推辭,細忖片刻后,看向郭嘉,卻問:“公孫瓚處可有異動?”郭嘉爽快道:“有。他已起兵五萬,直奔鄴城去了?!?/br>燕清目露了然之色,呂布卻是一愣:“不是青州,卻是冀州鄴城?”郭嘉不著痕跡地給燕清使了個眼色,燕清微微頷首,沖呂布莞爾道:“公孫瓚之前毫無作為,就是欲借我等這刀,去手刃他那仇敵袁紹。只是袁紹逃得干脆,雖大傷元氣,但養個幾年,也能回來了。公孫瓚這一去,則是棒打落水狗,不亦說乎?!?/br>呂布奇道:“他糧多得很?”“才怪?!毖嗲屙樋诮拥?,然后側過頭去,又看郭嘉:“莫不是……結盟?”郭嘉笑瞇瞇地點了點頭:“又被重光猜中了?!?/br>呂布既有被他們沒頭沒腦的話惹得疑惑不解,又被他們之間那天衣無縫的默契給勾起了不快,強行忍住,只問:“又是結盟?”燕清笑了一笑:“正是。不過這回,卻不是旁人結盟來對付我們,而是公孫瓚有事相求。假使他急攻不下,不久后便將因糧草匱乏而被迫撤軍,他又怎會甘心?”公孫瓚并不像袁紹呂布曹cao一般有逐鹿天下之志,更傾向于偏安一隅,對攻打塞外異族的興趣恐怕還稍大一些。而河北袁家何其顯赫,冀州又地大物博,哪怕這回被呂布重創,也稱得上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因不巧殺了其弟,就徹底招惹上公孫瓚這瘋狂得厲害,不顧大局得失,睚眥必報的仇家,袁紹也是倒了大霉了。只有公孫瓚自己最清楚,自己如今的目標,從來就只有跟那弒弟仇人拼個你死我活。這會兒就輪到呂布做出選擇了:究竟是繼續按兵不動,蓄精養銳著安心觀虎斗;還是發兵青州,將曹cao那支敢捋虎須的精悍勁旅,一舉剿滅以絕后患;或是不直接出面,如最初那般只出糧草,等著與公孫瓚瓜分戰果?第155章無可奈何就是否與公孫瓚結盟一事,謀士們熱火朝天地討論來討論去,最后分成了兩派。郭嘉與劉曄反對,賈詡與陳宮贊成。郭嘉認為,既然袁紹在全盛時期都根本不是他們對手,那與其雇公孫瓚這胃口極大、脾性乖戾的打手,走上條艱難曲折的路線,最后還得與人共享富饒冀州,倒不如一開始就大方一些,放袁紹恢復些元氣,等己方一番安心休養生息、鞏固實力了,再一舉攻下。張邈這回叛得這么輕松,還帶起一些對呂布勢早有不滿的大族助威,說到底就是曹cao留的痕跡太重,城池易主時的手段又太過溫和,起不到震懾效果,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時日太短了。呂布派去的人馬,想真正扎根,還得經歷一番磨合考驗,收攏各階人士。至于這點,則是沒半條捷徑可走的。最重要的是,公孫瓚曾因以殘忍手段高調地殺死了深受百姓愛戴、德望頗高的漢室宗親劉虞,又一輪以暴制暴,雷霆清洗異己,迫壓士族。不但被底下受過其恩惠的各階人士恨之入骨,為民心所悖,也背上了乖道反德,暴虐不仁的惡名,與其為謀,恐怕也難免沾上些污點。——特別是呂布那薄恩寡義、三姓家奴的破名聲,是費了幾年功夫,無數財力物力,外加下屬心血,才好不容易從野雞漸漸洗成雛鳳的,又正處于嘗試跟那些簪纓世家修復關系的關鍵時刻,就更不應該傻不拉幾地湊上去了。而在行兵打仗一道,公孫瓚在與外族的對抗當中所向披靡,倒是無往不勝,可一對上狡猾的中原人,他驕橫冒進、喜功輕敵的毛病,就暴露無遺了。那極不穩定的發揮,實在難以取信于人。觀以往戰役,公孫瓚在老敵人袁紹手里,非但沒討得什么便宜,還吃過天大的虧——麾下那戰力不俗的一萬白馬義從,不就是在界橋之戰里被袁紹滅了個七七八八,叫他威風不復?假如被拖入曠日持久之境,呂布他們就是拿寶貴的糧草,去填個貪得無厭的無底洞了。即使因為沒直接參合進這場虎頭蛇尾的官渡之戰中,公孫瓚得以保留實力,尤其跟損兵折將的袁紹一比,算是典型的此消彼長。但這稍顯充實一些的兵糧,被拉長的補給線一拖,真想作為優勢,也只是微乎其微的了。想要落井下石,也得看能搬得動多大多重的石頭。公孫瓚這回稍微學聰明了一些,比起單槍匹馬地去啃這硬骨頭,還是尋求外援為妙。而兵多糧廣、又未曾與他有過真正沖突、幾年前還同樣因抵御袁紹而有過類似合作的呂布勢,就成了他眼中首選。不過呂布勢力蒸蒸日上,非是往日可比,公孫瓚這回在做出結盟請求時,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