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9
跟這回所奪得的兗州相比的。倒不光是曹cao治理有度的功勞,此地本就人口稠密,又是兵家必爭,自是找人垂涎。等呂布順利手掌三州后,當得是進退自如,游刃有余:既可北覬袁紹,又可東望公孫瓚,南挾陶謙,麾下還有雄兵十數萬之巨,倘若穩固發展個三年五載,想問鼎中原,不過指日可待。缺點就是,寶物已出世,呂布從這一刻起,就不可能再走之前那悶聲發大財的低調路線了,注定成為跟袁紹差不多的靶子,成為眾所矢之的共敵。第104章兵來將擋燕清自然清楚,小皇帝他們吃了這啞巴虧后,定不會就此善罷甘休,而是更感激憤,要明目張膽地給他們添堵。可天高皇帝遠,就有這么個好處:等燕清訴苦哭窮的奏折將讓使者送去,到劉協那群磨磨唧唧的文官討論完接下來的懲治舉措,又讓劉協最終決定旨意內容,接著等他們新的圣旨隨天使送到……這一來一位往的折騰,在通信手段無比落后的東漢末年,足夠叫黃花菜都涼了。張繡這人,根本不在意這個名存實亡的小朝廷的死活,只擔心他的仇恨難報。在聯合了馬騰韓遂后,他自認時機已經成熟,只恨不知為何失了那出謀劃策的厲害謀士,但箭在弦上,他也是不得不發了。劉協雖被張繡所刻意展現出的能耐迷住,對他極其寵信,意見也常常聽到了心里去,可到底是個天子,盡管年幼,也不至于不辯是非到要拿呂布開刀的地步。只是張繡的攛掇,并非沒有效果:不但將呂布曾在京中留下的影響力一點一點地磨掉,也使得劉協愈發深刻地認識到呂布在外混得風生水起,不念皇恩的危險,開始擔心自己養虎為患了。只礙于無借口(也可能是怕徹底激怒了呂卿家)來個明升暗降,要剝了呂布的兵權,讓他進京后封個高官坐著,如此不但少了任其坐大的恐懼,也多了個武勇無雙的保鏢。好在他到底知道這類大事,不能光聽張繡這一員武將就做決斷,哪怕再感動心,也還是召來久未親近的皇甫嵩和王允二人,叫他們難得統一意見,搖頭不停,才不得不遺憾地打消了著呂布升官進京的主意。呂布的確是頭猛虎,卻生性貪婪,可以利馭之。況且當這頭勇猛的兇獸在噬咬敵人,對自己恭恭敬敬時,為何要在群敵環伺的關鍵時刻,捅他一刀?諸侯因懼呂布之威,才不敢對朝廷輕易進犯,可要是呂布被惹惱了,不管不顧傾盡全軍殺來長安,又有誰人愿救?劉協被他們勸動,知曉了其中厲害,再聽張繡提出類似話語時,就明智地保持沉默不語了。只不過太過出格的干不出,要來膈應一下還是很簡單的。但除非有了呂布之外的可靠仰仗,否則劉協就算無畏作死,他那些還沒活夠的官員也斷不可能容他跟呂布真正撕開臉的。再說句不客氣的話,他就是個欺軟怕硬的慫包。燕清捏著這一關鍵,因此除了一開始的憤怒外,是半點不慌的。誰有錢糧地盤,誰就是老大。旁的不說,就憑他深諳“拖”字訣的精髓,足夠拖到明年大旱來臨。當現在揮霍無度的朝廷注定要倒個大霉,屆時連飯食都朝不保夕的時候,他們就懂得什么叫好聲好氣了。不過等到那個時候,呂布所掌握的逐鹿天下的條件多半也已經成熟,朝廷的態度是好是歹,都將變得無關緊要。“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毖嗲逦⑽⒁恍?,讓人半點瞧不出他方才還大發雷霆過:“陛下還能如何?他現能使出來的手段,約是派多幾個使者來索貢要財,或是順水推舟地欽定一名兗州刺史,送來走馬上任,好叫我等必須班師回城?!?/br>郭嘉笑笑:“怕是兩者都得試試?!?/br>燕清點了點頭,心平氣和道:“待真發生了,便交由清去處置吧?!?/br>之前是事務纏身,又根基不穩,‘忠臣’這頂高帽對彼時臭名昭著的呂布而言,便顯得不可或缺,也叫他受其一舉一動牽扯制擎。現隨著豫、揚兩州依他所主制的政策穩步發展,一派欣欣向榮,還多取了個稱得上是咽喉之地的兗州,有了更強大的底氣,他日后多的是方法去治治對方,保管叫他們感到刻骨銘心。想坐享其成,來個空手套白狼?開玩笑,史上他們也是見不得袁術奪走揚州,在那作威作福,于是封了劉繇作揚州牧??捎衷跄魏蔚牧恼l?掌握實權的另有他人,劉繇空有任命,也只得避居淮浦。對燕清這方面的本事還是極有信心的,郭嘉眨了眨眼,笑道:“有重光此言,再無所慮。只是莫要cao之過急才是?!?/br>燕清知道郭嘉提醒的是什么:史上無論是曹cao還是劉備,每占下一處,都得花許多時間梳理內政,鞏固統治,安撫大族,博取民心,尤其在安撫各級人士上,是從來沒有任何捷徑可走的。就像修建房子時,想要它穩固,就需要耐心打下結實的地基,要是匆匆忙忙,敷衍了事,平日看不出厲害,一遇著些狂風驟雨,就像張邈等人煽動各郡縣人士背叛曹cao,和劉備中了荀彧的驅虎吞狼之計,被呂布奪走徐州一樣,都是吃了治理的時日太短的虧。“不急?!毖嗲宄烈髌?,盤算好了動手的步驟和時機,便道:“我自有分寸。對付他們,順應時勢,恰當施為即可,不必費太多精力在這上頭,以免本末倒置,因小失大?!?/br>“下一步當安心穩固內政,北伐之計可先緩上幾年?!惫螌@表示認可,話鋒一轉,道:“既然重光道來年將有大旱,那現在起,便應多作準備,將此事好好利用起來才是?!?/br>老天降下來的災厄,跟人禍不同,是那么點蝴蝶效應改變不了的。哪怕不是明年,也會在后年發生,鑒于歷史強大的慣性,燕清對它會否按時出現,還是頗有把握的。他雖非悲天憫人的性格,對頻發災害下度日艱難的百姓也難免痛惜,只是在無可避免,卻又事先得知的情況下,不但能對此作以預防,還能轉劣為優。古代當然不可能擁有南水北調一類的先進技術,就燕清所了解的,不外乎是充實糧食儲備,興修水利,改善灌溉和農耕技術,災后減少稅賦,移民就食的一些常規手段。在技術改良上,掌握先進知識的燕清倒是有著旁人無可比擬的優勢,只是他精力有限,之前雖也有意去做,多是為揚州南方地帶那落后得太過可憐的灌溉系統所作出的設計改良,農具上倒暫時無暇去做任何改動,只一昧將從府庫里收繳來的農具免費發放給流民,又將稅賦放輕,讓他們滿懷感激,鼓勵他們留住此地耕種。經郭嘉這一提醒強調,燕清對它更加重視起來,倒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