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4
書迷正在閱讀:在年代文里靠沙雕躺贏、顏既正義、有鳳驚凰、衍之焰、盒子外的眼睛、千里江山、一網情深、今天依舊辣么萌(未穿今)、從萬人敵到萬人迷、我的編輯仿佛有病
里的一部分罷了。難怪,難怪圣旨發出后,秦王二話不說就收拾好東西回京,他可能一直在等這個機會,等一個回來的機會。只有回到京城,他才能展開接下來的計劃。他們辛苦籌謀一場,本以為自己撿了天大的便宜,不曾想中了算計之人的計中計,所有謀劃都給別人做了嫁衣。秦王真是好手段!太傅抬頭,看向這個從未被他認真對待過的男人。這個男人和當年的穆家人何其相似,他們都有一樣的傲骨,心懷大義,都護短,只是比起一根筋的穆家人,秦王心里的彎彎腸子顯然更多。他懂得如何偽裝自己,懂得如何減少上位者對自己的忌憚,懂得隱忍,所以,他成功了。事情已經沒有了回轉的余地,除非先皇在臨終前留下了遺詔。可先皇是突然病重的,死得又如此突然,是否留下了遺詔完全是個未知數。“先皇已故,國不可一日無君,請殿下登基!”不等太傅想出個法子,就有人迫不及待開了口,眼看秦王將成最大贏家,他們當然要在這個時候出聲。“請殿下登基——”只要有一個人開了口,自然會有更多的人開口,這些人里,不僅僅有秦王的人,還有一些中立者,他們跟風接話,只是想投個巧。畢竟,看眼下這情況,秦王登基,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有人滿心歡喜自然也有人不想要這個結果,只是齊銘瑄沒給他們反應的時間,直接將安公公傳上殿來。安公公是誰?那可是先皇跟前的大紅人,是伺候了先皇一輩子的老人,同樣,也是最有可能知道先帝生前有沒有留遺詔的人。安公公不是空手進來的,他手里捧著一只暗紅色檀木盒,眾目睽睽之下將木盒打開,拿出里面的圣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七皇子齊銘瑄,平西北有功……”竟然是傳位詔書!那些還想用齊銘瑄名不正言不順無法登基理由阻止接下來事情的人,頓時啞了聲音。有了這紙傳位詔書,誰還敢說什么,縱然心中再有不甘,也只得咬牙跪下,恭賀新君。太傅仍舊不肯相信,他是當年穆家事件的策劃者之一,當時計劃會這么順利,完全是因為這一切都是皇帝默許的!穆家勢大,早已讓先帝心生不滿,那件事發生后,都沒細查,先帝就急匆匆給人定了罪,對于整個事件中的疑點也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若不是有皇帝在背后支持,僅憑當年的他們,哪有那么容易將穆家一族滅的那么干凈。正因此,他知道,先帝有可能將皇位傳給任何一個皇子,唯獨不可能是七皇子,因為一旦七皇子登基,勢必要重查當年穆家一案,而這個案子,是先皇最不愿意翻起的一筆舊賬。“秦王,”太傅站了起來,直視前方,氣勢凜然,“眾所周知,先皇臨終前無法言語、無法動作,那臣想問問,這圣旨是從何而來?”“哦?太傅這是懷疑詔書的真實性?”齊銘瑄笑了,他微微抬手,有宮人將圣旨取來,遞到他手上。齊銘瑄拿著圣旨走到太傅身邊,居高臨下地看著他,“那太傅瞧瞧,這詔書,可是真的?”見齊銘瑄這態度,太傅心都涼了,不用確認他便知道,這詔書,是真的。“諒你年紀大了,朕這次便不追究你的過錯,以后做事,太傅可千萬要記得,不要再像今天這般莽撞了?!?/br>“是,臣知罪?!?/br>太傅被氣得發抖,可一句反抗的話都不敢說,跪下認罪。有了太傅之鑒在前,沒人再敢反對。登基一事已定,接下來就得開始準備登基大典,這段時間里,齊銘瑄還需要處置犯了謀逆之罪的昱王,料理先帝的喪事,肅清朝堂紀律。前段時間大皇子同四皇子爭斗,將朝堂搞得烏煙瘴氣,現在這兩人一個重傷不醒,一個被關在牢里等待處決,他們留下的爛攤子還得齊銘瑄來處理。齊銘瑄忙成了陀螺,和黎舒見面的時間都少了不少。他們一人在宮里,一人在宮外,除了早朝那會兒功夫,竟然沒有其他相處的機會,齊銘瑄對此很不滿。如此忙了幾天,好不容易找到個機會,下朝后,齊銘瑄將黎舒留了下來。新皇登基,原本諸位大臣覺得很受先皇器重的黎舒這次要涼了,沒見他們這位新皇陛下都沒單獨找過他嗎?他們哪知道,不是皇帝陛下不找黎舒,而是黎舒不讓皇帝陛下在這種時候做什么,徒惹事端,若能選擇,他們的新皇陛下寧可一直膩在這位黎大人身邊。今日下朝后,黎舒被齊銘瑄叫走,不知怎的,他們竟然有一種果然如此的感覺。這黎舒黎大人也不知是施了什么法術,讓一連兩任皇帝都對他如此看重?難不成是因為那張臉,好像齊家人都有些隱形的顏控屬性,長得好看的人總是更容易得到皇帝青睞,當年的太傅、左相大人,可都是有名的美男子。只恨自己沒有一張出眾的臉。這樣想的人憂傷地摸了摸自己的臉頰,惹來同伴好一通笑話。“陛下?!?/br>“子舒來了?來人,賜座?!?/br>齊銘瑄從一堆奏折里抬頭,看到黎舒,微攏起的眉峰慢慢舒展開。手腳伶俐的宮人麻利搬來凳子,黎舒不客氣坐下,問:“陛下可是遇到什么煩心事?”何止是煩心,這些天處理大皇子等人留下的爛攤子,齊銘瑄都要被那些人氣死了,一個個正事不干,凈想著歪門邪道,在其位不謀其職,只顧享樂縱權。若一次性將這些人都換下來,他一時間上哪去找那么多頂替的官員?這可不是一個兩個地方這樣,上行下效,整個大周,從中央到地方,大多數官員都是這幅做派。“不說這些惱人的事,我喚你來,是想問問你,之前說的那個叫余容修的男人?!?/br>提到這個名字,齊銘瑄心里難免泛酸,這可是他第一次在子舒嘴里聽到一個贊譽度如此高的名字。他從黎舒嘴里聽到這個人的事跡的第一刻,不是見才心喜,而是嫉妒。不錯,就是嫉妒,想他堂堂九五之尊,居然會去嫉妒一個小小的翰林院修士,就因為黎舒的一番話。“余大人怎么了?”黎舒凝神。“我有去考察他,確實如你所言,那位余大人是個能力極強的人,一直待在翰林院倒有些浪費他的才能了。我現在身邊缺人手,想著同你商量商量,派個什么樣的任務給他?!?/br>按齊銘瑄心里所想,當然是將人支的越遠越好,但他又擔心這樣做了,黎舒會不高興,余容修可是黎舒的好友。“陛下用人,自然一切都按陛下的意思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