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1
起。伊麗莎白依舊面無表情,一如她那顆其實比在場大多數人都冷硬的心:“只要祖母同意我也陪在您的身邊。我就同意?!?/br>這是一個大膽的決定,也是一個讓瑪麗的手僵硬在了空中的決定。伊麗莎白是有點理解太王太后的意思的:“如果可以,我更想只有我一個人上,但是我的分量不夠。不過,我強烈要求加上我。我是整個家族里最不受歡迎的,不要假裝很驚訝仿佛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我們心里都很清楚我說的有多準確。按照悲傷程度來看,犧牲我,大家的悲傷度是最小的,是最劃算的。我們都知道這件事情必須成行,與其磨磨唧唧,不如速戰速決?!?/br>空氣仿佛在那一刻凝結,瑪麗感覺她的嗓子猶如被什么掐住了,發不出半個單詞,甚至連呼吸都沒有了。她有太多的話想說,又不知道該從何說起。大廳最近才換上的深色窗簾一如此時此刻瑪麗的心那樣沉重,平添了不少陰郁的色彩。“從來沒有什么悲傷度更小的說法!”理查三世突然爆發,他才十五歲,卻已經是個當了快要三年的國王陛下了,上位者的氣勢是在場人里最高的,他看著伊麗莎白,就像是要吃了他一樣,“如果你因此有什么,我是不會原諒自己的,你是、你是我的jiejie啊?!?/br>伊麗莎白深深的看了眼自家之前從未拿正眼看過的小弟弟,誰能想到呢,當年看上去最傻的那個,如今卻能把國王當的有模有樣。真的一點都不像是理查二世的兒子啊。出行的商量事宜最終被“安妮夫人可能即將要生了”的驚訝消息所打斷。又是一陣兵荒馬亂。國王在門外和沃爾特伯爵一起走來走起,聽著一陣陣的慘叫,臉色一次比一次慘白。瑪麗夫人坐在一邊的椅子上,不安的扇著扇子,心煩意亂的斥責自己的國王弟弟道:“你瞎參合什么?難得你也要有孩子了嗎?”國王沒說話,但是最小聲的辯駁了一句,誰說我沒有的。在誰也沒能注意到的地方,太王太后和伊麗莎白小姐一起聯合要挾了坎伯雷主教:“到底是事后被國王斥責重要,還是趁機把你畢生的理念新教徹底種在人們心里重要?”坎伯雷大主教也是個很有決斷的人。于是,在新生兒第一聲響亮的啼哭聲中,我太王太后、伊麗莎白小姐以及坎伯雷大主教三人一起帶著“國王下令”的旨意,連夜驅車離開了倫敦,前往了如今疫情最嚴重的牛津郡。在伊麗莎白小姐留給國王的信中是這樣寫的:【我沒什么自我犧牲的偉大情節。首先,我未必會被傳染;其次,哪怕傳染了,我也未必會死。最后,哪怕真的死了……我也是有自己的籌劃的,不過求仁得仁?!恳聋惿桩斈曜鲥e了事,一直很后悔,卻不知道該如何挽回,她用盡了所有她能夠用盡的辦法,但依舊沒什么效果。太王太后當年告訴他她,在未來的某天,時間會撫平一切傷痕,但是她的性格其實也是有急躁的一面的,她等不了那么久。最嚴重的牛津郡是亨利的領地,如果伊麗莎白不早做決定,最后去的一定會是瑪麗,這個嘴上說著討厭全世界,但其實只會嘴硬心軟的家伙。伊麗莎白也說不上來多喜歡瑪麗這個異母jiejie,她只是、只是在這一刻突然發現,她愿意為了瑪麗去冒險。從小就是這樣,瑪麗比她重要多了,如果瑪麗出事,亨利會傷心,理查三世會傷心,奧古斯特也會傷心。可如果是伊麗莎白出事……奧古斯特也是會傷心的。只是此時此刻,他正在法蘭西,因為貞德的事情在和群臣爭吵。距離當年的王后和前王太子造反已經過去了一年多的事情,法蘭西境內大小不斷的戰役基本已經被平息,人們開始漸漸真正接受了奧古斯特的這個國王。對于反賊的審判終于被提上了日程。奧古斯特在焦頭爛額的同時,又會覺得特別的荒誕。他一個當年差點被貞德反了盤的人,選擇希望能讓貞德活下去,而那些曾經被貞德保護的人,卻恨不能她死。“戰后百廢待興的事情你們不管!黑死病蔓延你們不管!卻反而一定要處死一個牧羊女,你們腦子都壞了嗎?”奧古斯特終于忍不住開口。“我們正在解決問題??!正是因為有她假傳上帝的旨意,才會有如今瘟疫的懲罰!”一句話,封建迷信害死人。作者有話要說: 文中黑死病的英格蘭死亡數據來自真實的歷史,有些做了更改。好比倫敦,歷史上,其實到了5月份,5萬人就已經剩下了3萬。文中改成了到了深秋,5萬變4萬。諾維奇和牛津的數量是歷史原版,諾維奇曾經是中世紀英格蘭的第二大城市,后來因為黑死病徹底沒緩過來,就沒落了。第122章法蘭西,巴黎,返修后的凡爾賽宮。天花板上有鍍金浮雕的阿波羅廳內,深紅色的天鵝絨墻壁前,奢華的御座上,端坐著法蘭西如今的國王陛下。金發碧眼,尊貴雍容,王冠、權杖以及白色水貂皮大氅等經典國王打扮一個不少,配上嚴肅的面容,會很輕易的讓人產生膜拜的動作。只有國王陛下自己知道,他此時此刻到底有多煩躁。奧古斯特就奇了怪了,黑死病出現在前,貞德鬧革命在后,到底是怎么樣的一種因果,才能造成貞德要為黑死病的蔓延負責?“因為上帝早已有了預感!”衣著繁復、華麗的大臣如是說。他的脖子上佩戴了一個十分醒目的純金的十字架,一看就是個天主教徒,至于虔不虔誠,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至少他的言行上,一貫是喜歡拿上帝來壓人的,并且振振有詞,“上帝知道過去、現在和未來?!?/br>哈?奧古斯特很努力才忍下了自己做出更多失禮的表情。只是在心里問道,上帝他老人家有預感,敢不敢直接阻止?為什么非要繞這么一個彎?更年期嗎?“這一切都是考驗!對教徒是否虔誠,是否能夠分辨真偽的考驗!”不等奧古斯特問出口,旁邊就有一位年邁的老臣自動補全了前一位大臣話語中的BUG。這就是宗教的“魅力”了,只是一本不知道誰寫的書,就能讓很多人腦補個兩千年。講真,雖然奧古斯特是個無神論,他也會覺得這些人對上帝太不尊重了。知道這個世界上什么最招人厭嗎?隨意腦補別人的意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