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1
書迷正在閱讀:你的信息素很好聞、九重咎、人不賴床枉少年(H)、妖怪圖鑒—蛇子(全)(H)、被迫修無情道后、武林迷情(H)、勾搭成jian、關于一只叫安德烈的小火龍(H)、大學生和民工(H)、論改變劇情需要付出的代價
本是心血來潮,要帶著剛出生的他去旅游,結果中途卻遭遇了海盜突襲,只有裝著他的生態艙逃離升天,飄到了鄰近空間站附近,被站內勘察到微弱生命反應的駐守正式軍救了下來,然后順著生態艙上留下的身份信息聯系到了當時就駐扎在同一星區的小叔。年幼的他還因為不像現在這樣會控制情緒,給小叔小嬸添過好幾次麻煩,如果這能作為某種依據,即是說明他的能力不是后天形成,他是天生就攜帶有這樣一股危險的破壞力。那么……是和顧江初的能力一樣,是與生俱來的么?可他戶籍檔案上雙親頁內的父母信息明明朗朗,那對早逝的夫妻分明都是人類,他年少時就將他們的資料全部背了下來,每年去看他們的墓碑三回,難得獲得了什么算是能拿得出手的成就時,他也會自己單獨去做次祭掃,把原文件的復印版在碑前放一份。他的能力若是與生俱來,那他究竟是繼承了誰的基因,從誰哪里獲得的“與生俱來”?這個問題簡直不敢深入細想,它比已然矗立在衛平戎前方的那扇新世界大門更讓他躑躅,讓他困惑,讓他畏懼不前。仿佛揮起鏟子隨便朝下鏟出一抔土,支撐一個人過去二十多年的認知就會像蟻xue潰堤,早晚坍塌得翻江倒海,驚天動地。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的第一更,半個萬,第二更應該會比較晚,大家明天起來就有啦!——————【注】:“S77星云”設定出自于作者本人的一文,2014年7月23日開坑,S77族民擅擬態變形,“千變萬化的觀察者”,“時間長河中的記錄者”,渾身可粒子化的種族設計靈感源于變形金剛電影版第四部中提出的“變形元素”與“變形機體”,☆、第34章通訊端口被暫時關閉,伊恩的智能情商也終于又上了回線,因為顧江初在衛平戎拋出那句詢問后沒有立即接話,駕駛艙內一時顯得格外安靜,依稀能聽見機體動力系統低倍速運轉的聲音。半晌,衛平戎感到自己的體溫和心率一起降了下來。隱隱降得還有些過頭。它們不久前才炙熱的躁動過一回,讓他手足無措,整個人都像被從沒體會過的陌生情感給框住了,窘得不知如何是好,只想趕快從那微妙又不自在的狀態中逃脫。而現在,他確實脫離了那狀態,身體卻仿佛懷念起了熱烈暖燙的溫度,就像個冬月里被暖氣和恒溫系統慣壞了的人,通體暖和時嫌人家悶,可真的出了暖氣覆蓋區,體會到了什么是“嚴寒”,被挾裹著雪花的冷風兜頭吹了一臉,在冰天雪地里僵冷無比的手腳便又念起了對方的好,突然希望能回到之前的狀態中去。“他為什么不接話呢?”衛平戎靜靜看著顧江初,想,“是因為不知道該怎么回答我,沒話好說嗎?”理智上,衛平戎知道自己該保持坦然直視顧江初眼睛的交流姿態,他主動提出了疑問,向對方尋求解答,就該有無論獲得什么答案都悉數接受的覺悟。但情感上,他從顧江初的沉默里已領悟出了什么,目光不自覺移到了對方下半張臉,不再去看那雙眼睛。他率先做出了回避退讓。顧江初驟然聽見衛平戎問自己對方“是什么”時,著實愣了一會,在他愣住的那片刻光陰里,其實有數個答案劃過他的腦海,可他一個也說不出口。曾經被判定為多項數值不達標的“不合格者”、特定情況下能爆發出強破壞性干擾能量的“能力不穩定者”、那些流言或許真的不是無稽之談,本身的確能釋放出一定負能量的“先天干擾源攜帶者”……瞧瞧吧,以上這些剎那間涌進腦子里的答案,哪一個是長著適合在當下情景中被拿出來的樣子?縱然有兩句古時俗語叫“長痛不如短痛”與“該來的早晚要來”,但事到臨頭,又真的有幾人能在眼看著對方都站到坍塌口了,身上連根安全繩都沒系、腳下連個安全墊都沒有時,還連連鼓吹不破不立,推著對方趕快往下跳?反正顧江初是不行。“我覺得你……”衛平戎以為自己不會聽到回答了,正尋思起他該如何結束這場沉默,讓這個問題就此翻篇時,顧江初冷不丁開了口。因為兩廂沉默的時間稍稍有些久,人一旦習慣了安靜的環境,陡然再聽見說話聲,就會不由自主生出突兀感。說話的和聽話的都頓了頓。衛平戎目光依舊落在顧江初下半張臉上,只耳朵豎起來了一點,然后他看見顧江初的臉好像視覺效果大了一點,隨即反應過來,這是對方又朝他走近了一步。方才,因為有伊恩那通“倒霉掃描”,那個與“倒霉掃描”相伴而生的建議成功讓顧江初真的后退了兩步。而此刻,退開的對象已又走了回來,他在距離衛平戎一步遠的地方站定。“你的情況有些特殊,就這么問我,我也答不上來,需要登艦后做個全面檢查,報告交由專家分析,才能明確你的能力到底是怎么一個情況?!鳖櫧鯖]有續接上他剛剛起的那個“我覺得你”話頭,他落在衛平戎眼中的雙唇短促抿了一瞬,復又恢復自然。他突然前不著村后不著北地問:“當你在日常生活中看見那些或輪廓深邃,或皮膚黝黑,或者先天虹膜淺淡的人時,會覺得他們是異類么?”前后話題跳躍太大,衛平戎把這理解為了一次較為生硬的話題轉移,他先微微頷首,響應了顧江初說的登艦后做檢查提議,然后又說:“不?!?/br>進入新紀元之前,人類還僅有那么一顆小小的藍色星球,那上面的資源需要同時供養起幾十億人,有限的大陸被不同國家的人管轄治理,除了按“國”為單位將人與人區分開外,還按膚色、外貌輪廓、所在大陸板塊等劃分人種。進入新紀元之后,新自然行星的發現與人工行星的建設成功實現了人口分流,原有的格局隨著時間不斷推移,人類在太空中落下足跡的區域更廣闊而被打破,不少曾牢牢箍在人們身上的框架性產物就此消泯于時間洪流中,“國”的界限不再分明,大家開始習慣按出生行星介紹自己的來源地。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是金發碧眼高鼻梁也好,黑皮厚唇天然卷也好,極具東方特色的黑發黃皮也好,昔日各有種群聚居區的人們漸漸交匯到一塊,生活中各色人等隨處可見。誰又會認為隨處可見的事物是異類呢?“可在更加久遠的時候,遠比課本上說的‘新紀元之前’還要古老的時代里,當黑發黃皮膚的亞裔人種第一次看見‘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