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3
鬧了半天,還是為了江山社稷?! 密探心內滿是欽佩的退了出去,悉心將門關上。 灼華這才深吸一口氣:“姜和玉,就是國師寂緣?!?/br> 姜濯川眉頭一皺,這是他在臣下面前慣常的表情。 但隨即,還是舒展開來。 “有根據嗎?” “沒有,是我……曾經在夢里見過他摘下一半人【】皮【】面【】具的樣子,也看到了他的一些過往,可以說走到今天這一步,是必然的結果?!?/br> 她沒試圖給姜和玉求情,沒這個必要,別管自愿與否,他的罪行都是罄竹難書。更何況,姜和玉若是得知他喜歡的姑娘,為他跟仇人求情,估計也不想活了。 “原來如此?!?/br> 這對他的妻子來說,可不是什么愉快的經歷。況且無法拿到臺面上明說的細節證據并不重要,她在一團亂麻似的局面中,指出了清晰的方向,這就夠了。 這之后自然就好說了,內抓國賊,外鎮番邦,一切井然有序。 若說唯一的弊端,就是所謂的新婚休憩都泡了湯。 這么忙忙碌碌的,一直到了過年。 灼華獨守空閨的日子倒是不少,但這種程度的相聚,倒是給了她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兩輩子母胎solo慣了,如果強行跟另一個人從早到晚形影不離,也是會讓人不適應到近乎窒息的災難。 但她自己高興,東宮內對內情一知半解的人冷眼看著,卻覺這太子妃真是可憐! 你想想,捏傳奇女子,憑著美貌和手段嫁進東宮,結果除了偶爾被當成軍師用一用之外,也不怎么受寵的樣子,簡直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王子公主婚后一地雞毛的范本…… 對此,灼華一無所知,偶爾覺著別人的眼光怪怪的,便用從姜濯川那兒學來的法子震懾下人。 于是,新的傳言喧囂之上:太子妃被冷落之后,不再溫婉可人,傻兮兮的等待男人垂憐,開始立威,要穩固自己的勢力啦! 這消息一出來,最高興的莫過于閆道蘊。 他還沒開始挑撥離間呢,事情就開始往他希望的方向發展了? 果然,那幻夢不是什么前世,而是上天給他的預知。 只是東宮被姜濯川清繳數次,如今儼然是鐵板一塊,他縱然想去跟太子妃勾搭上,卻也不得其法…… 于是灼華分毫不知,她仍舊被人惦記著,自覺歲月靜好。 至少為人婦的辛勞,她倒是沒體會到。 關于政務,確實是在忙的,偶爾插兩句嘴出出主意。 插不上話的時候,就旁聽,原本是覺著姜濯川太辛苦,打算了解一下他都在忙什么,這樣安慰他的時候,話還能說到點子上。 雖然大多數時候,是姜濯川開解她—— 灼華:“氣死我了,說得好聽是為舊主報仇,其實不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都是群人渣,敗類,土匪!” 姜濯川:“沒錯,就是土匪,但他們就算沒這個由頭,也還是不會走正路,照樣會禍害百姓,倒不如如今都匯聚到一起,好一網打盡?!?/br> 灼華:……好有道理。 遂化憤怒為食量,多吃了一碗飯。 除此之外,就很清閑了,沒人教過她怎么管家,所以東宮的內務,她也插不進手。 姜濯川在外,禮數周全得很,也經常提醒灼華不要忘了宮內的規矩,但那些,都只在東宮宮門之外,而在宮內,哪有什么舉案齊眉的說法,怎么高興怎么來。 所以,灼華不用宮女布菜,甚至將宮女太監都直接打發走,有時候是跟姜濯川二人對坐,各自大快朵頤,獨自一人的時候,就將菜都扒拉到飯上,自制蓋澆飯,端著窩在床上,一邊看話本子一邊吃,這才是常態。 跟著灼華進宮來的晴雨,每每在門外見到這一幕,心內都不由感嘆,這太子殿下還真是縱著小姐呀,她早先還擔心,自家小姐進了宮,會被拘束的受不住呢! 結果全是白擔心,她比在府里的時候,還不守規矩,不在乎形象。 話說回來,她有沒有過形象,都是個問題…… 第72章 . 側妃 我會讓那玩意兒存在? 一轉眼, 就到了除夕。 貴妃娘娘差人來要東宮新一年各項用度的單子,宮人自己做不了主來管灼華要,灼華表示:這啥玩意, 我沒有, 不會做,找趙回要去! 趙回此刻碰巧也在東宮內, 還真變戲法似的, 掏出了兩份清單。 沒錯, 兩份,然后將這兩份都交給了灼華,讓她挑一個去應付貴妃娘娘。 從前東宮沒有女主人的時候, 幕僚趙公子就要兼職管內務,否則他出去外頭尋花問柳不好么, 還得時常在東宮住, 還不是怕自己那個發小什么都親力親為,最后龍椅都沒坐一坐就猝死了! 原本趙回以為,殿下娶了太子妃進門, 他肩上的擔子就能卸下來,結果根本沒有。 不, 還是卸了點,在當狗頭軍師出主意方面的擔子…… 還好,這也是東宮內部的事, 不至于傳到外頭,給稀奇古怪的傳言再添一筆。 新年過后,老皇帝的病,到底是瞞不住了。 他不再上朝,一切交給儲君代理, 但朝堂上,意外的沒發生什么動蕩。 這也是跟原文中不一樣的地方,但灼華這次沒有一絲絲意外。 她人都在東宮,哪里看不出,大鄴朝暗地里的決策權其實早就在姜濯川手上了,否則他跟老皇帝針鋒相對時,也不會那么硬氣。 無欲則剛,姜濯川本人不追求權力,當不當皇帝都行,說實話甚至可能覺著不當皇帝更輕松,只是生在帝王家,享受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待遇,以他的責任心總不好強行推脫責任罷了。 反倒是老皇帝,只他這么一個堪當大任的兒子,若不給他繼承,怕是眼看著就要被別人篡奪了去,等過上兩三代,還姓不姓姜都難說。 但就算交接再平順,也總會有人暗地里生事。 這半個冬日過去,身為泰王舊部的叛黨只抓住一部分,正主姜和玉,甚至是曾經親自劫持過灼華的那個老頭子,都始終不見蹤影。 與此同時,北疆是越來越不太平了。 偏偏年輕的將領被打壓多年,如今趙家親自訓練出的隊伍倒是聽話,可朝廷派去支援的隊伍,卻未必服此統帥。主將樹立起充足的威信需要時間,可拖的越久,就越是勞民傷財—— 守到春天,是更適宜作戰了,可兵禍不息,百姓又怎么安心種田過日子? 如果想要快速平定外患,御駕親征是最好的方式。 老皇帝這紙糊的身體肯定是不行了。 姜濯川這個已經代理朝政的儲君去,幾乎成了板上釘釘的事。 他對此沒什么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