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
了。夜深人靜,院中的仆人在得到宋淮安允許后,吹熄了房中燭火,輕輕帶上了房門。宋淮安趴在榻上,視野所及之處皆是一片黑暗,房中香爐飄出裊裊青煙鉆入鼻尖院外靜悄悄的,偶有風聲和蟲鳴,他闔上眼皮試著入睡半夢半醒間,塵封的記憶仿佛開閘的猛獸,洶涌而至慕脩登基為帝的那一年,都城處于一片梅雨紛紛的季節,那年的梅雨季持續的時間有一些長。打開門窗呼吸到的空氣似乎都是帶著濕氣的,官員也好,宮人也好,宮中大部分人都怨聲載道。官員是因為新皇剛剛登基,國家百廢待興,每天的朝會天不亮就開始,到晌午時分才勉強結束。宮人怨懟的緣由就比較簡單了,每天拿著掃帚清理宮道上的積水,昨日才修剪清理過的花圃,一夜風雨過后又被打落不少樹葉,工作量根據天氣成倍增加。作者有話要說: 不好意思,上一章作話忘記告訴大家了目前本文更新狀態大概是工作日日更雙休日存稿,避免作者后面斷更感謝【鞠躬】第7章他家小皇帝重華殿內,新帝一身龍袍端坐龍椅之上,容貌雖稍顯稚嫩。但他抿著唇不笑,雙目如寒星望著底下文武百官的模樣倒也已經頗具威嚴了。站在大殿上第一個就是剛及弱冠之年的宋淮安一襲深紫色官服,金印紫綬,衣袍上繡著仙鶴紋樣,容貌極美。彼時的他當幕僚習慣了還沒完全適應自己已經是個百官之首的高貴身份,皇帝坐在殿上認真聆聽朝臣對各地方大小事的奏報,他卻硬生生聽出了幾個哈欠。慕脩用不贊同的目光掃了他一眼,示意他收斂點。但是沒有用,因為殿中對他不滿的人太多了,他的一言一行早就被有心人盡收眼底然后就更不滿了。當下就有老臣不愿意了,面色鐵青,手持玉圭躬身道:“陛下,老臣斗膽在御前參丞相大人一本!恕老臣直言,雖然丞相大人于我南楚立國有功,但民間早就對丞相大人頗有微詞不說,這朝會乃是國家大事,老臣上報之事乃是卞南水患,關乎千萬百姓生死之事,丞相大人此舉未免太不把國、民放在眼里,這百官之首的位置怕是難當大任?!?/br>當下就有臣子附議道:“是啊,丞相此舉實在是不成體統,恐難當此大任,請陛下明鑒!”慕脩手肘撐在龍椅把手上,扶了扶額,他就知道會這樣。宋淮安轉身面向那名文臣,心中一曬,難怪,自古文武不對盤。這群自以為掌控天下的文臣就知道在朝堂上紙上談兵,這里拿國本說事,那里拿皇權說事,還口口聲聲說只會行軍打仗不會詩詞歌賦的將士全都是莽夫。沒有邊疆浴血奮戰的將士,還有個狗屁皇權和國本,這江山都不知道是姓什么的在坐。慕脩此時開口道:“梁愛卿勿要如此大動肝火,離鳶此舉確實不妥,待下了朝會后朕自會給他相應的處罰,眼下朕看還是卞南的水患更為迫在眉睫?!?/br>那老臣顯然沒有放過宋淮安的打算,他道:“卞南水患幸得陛下恩典災情已基本控制,遇難百姓人數沒有再增長,地方官員還設立了施粥賑災棚,眼下老臣還是認為,丞相大人之事更為重要,請陛下給臣等一個交代,也給天下百姓一個交代,若先帝還在世,必然希望看到陛下英明決斷?!?/br>連先帝都搬出來了,意思就是若陛下不當眾給自己一點教訓是以堵住悠悠眾口就是對不起先帝的期望,不如先帝英明決斷。試問哪個皇帝想被朝中官員覺得比不上上一任君主?即便是父親,那也不行。男人就不能說不行!慕脩臉色果然沉下來了,涼颼颼的目光落在那臣子身上,老臣微不可察的抖了抖,但是還是硬著頭皮保持上諫的姿勢站在大殿中央。只是,還不待他發話,宋淮安就開口了。他家的小皇帝不是當來讓這群草包掣肘的!宋淮安忽然笑了一聲,道:“梁太師這年紀大了,倚老賣老愈發熟練了,這先帝若是對陛下不滿意,這皇位又怎會歷經千帆最終仍然到陛下手里?您這是懷疑先帝的英明決策?還是對咱們家陛下有什么不滿意?”不就是文縐縐的吵架嗎?誰還不會吵個架了,吵架他最會了梁太師當下臉色就變了,道:“丞相大人慎言,老臣對先帝對陛下的一腔赤誠之心天地可鑒!”宋淮安譏諷一笑,意有所指道:“既然您一腔真心天地可鑒,那就讓天地鑒去吧?只是這結果嘛……那就只有天地知道了?!?/br>“宋...你!”梁太師被氣得差點沒當場犯了哮喘好不容易散了朝會,慕脩叫人把宋淮安叫到他歇息的后殿,看起來心情很不好。看著宋淮安不慌不忙的躺在他專屬的美人榻上吃著糕點,他拍案而起:“宋離鳶!你就不能裝裝樣子給那群老迂腐看?你在殿上為何公然反駁梁太師,梁宏一家從我皇祖父在位就一直輔佐帝王側,傳出去了百姓定然怨朕為了你寒了三朝元老的心!你滿意了?”宋淮安咽下一嘴糕點,嗓子干得不行,唯一最近的一杯水是慕脩面前的茶水。他從榻上躍下沖到慕脩的書案前,拍著桌面道:“水水水!”慕脩心中恨不能噎死他,但是手上卻很誠實的將面前的茶水遞給了他。宋淮安倚在書案上,望著書案后那個玉面小公子,唇角揚了揚。總不能告訴他,自己當時是因為看他被為難才一時沒忍住,開口懟了梁宏那個老匹夫吧?最后,這場訓斥自然是不了了之了。宋淮安第二天清晨在大汗淋漓中醒來,苦笑了下,沒想到一閉眼竟然夢到了十多年的事兒了。他因為身后的傷,一度起不了身,在床榻上趴了幾天。這幾天,通過貼身書童楊子惑的口中,他知道現在城中部分的現狀百姓因為丞相離鳶的死,可謂是……——舉國同慶!更夸張的是,連京中商鋪都紛紛半價售賣,說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