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0
他坐下的馬,也發出愉悅的鳴聲。 五皇子駕著馬來到兩個弟弟面前,容衍星星眼地望著他,“五皇兄,五皇兄,你你太棒了,簡直就是英姿勃發,出類拔萃,卓爾不群,氣勢磅礴,所向無敵,天下無雙!” 容衍一張小嘴噼里啪啦,兜頭就是一波由衷的贊美。 五皇子愣住,反應過來后,暢快地大笑出聲。 “小七,想不想體驗風馳電掣的感覺?!?/br> 容衍瘋狂點頭。 五皇子揚了揚下巴,“把手給我?!?/br> 容衍幾乎在五皇子話音剛落時,就把手伸了出去。五皇子對于他這種信任,心中愉悅極了,把住容衍的胳膊,就把人提溜到了自己的馬背上,圈在懷里。 “走了?!?/br> 五皇子掉轉馬頭,帶著容衍嗖地一下跑出去。 六皇子眨了眨眼,又眨了眨眼,不敢置信道:“我這是被丟下了?” 眾人:…… 巧兒他們默默退場。 馬場上,少年人肆意張揚,勁烈的風吹起他們的衣擺。 容衍從來沒有體驗過這種感覺,風能如此猛烈,讓他連呼吸都覺得有些困難。 但是全身上下都在叫囂著興奮,不同于以往看到喜歡的玩具,不是被太傅點名回答問題,他不能很好的說出那種感覺,但他知道,兩者是不同的。 與此同時,鳳儀宮。 宮殿內的氣氛并不算好,宮人們一個個低著頭,噤若寒蟬。 皇后和太子分別坐在兩處,神色都是不悅。 胡嬤嬤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心里急的不得了。 這事追根究底,是因為太子妃的人選,母子兩人出現了分歧。 皇后看中了御史大夫的嫡女,想擇御史大夫之女為太子正妃。 這人選是皇后跟母家商量以后定下來的,御史大夫雖然官職不算高,但是能夠彈劾百官,權利是實打實的。 如果太子跟御史大夫之女結合,那么朝堂上,太子會順遂許多,必要時候還能光明正大的排除異己。 然而皇后沒有算到太子跟御史大夫有嫌隙,太子曾經就被御史大夫在朝堂上指責過?,F在還記著仇,并且隨著時間的流逝,那點仇恨就化為了一根刺,扎在了他的心頭。 如今讓他娶御史大夫之女為正妃,他才不愿意。 不過他給出的理由卻是御史之女地位低微,配不上他。 皇后不疑有他,好說歹說地哄著勸著,但太子就是不松口,最后皇后就怒了。 然后就變成母子倆對峙的場面。 胡嬤嬤偷偷看了一眼冷臉的太子,悄悄扯了一下皇后的衣袖,微微搖頭。 皇后猶豫,但看到分毫不讓的兒子,無聲嘆了口氣。 算了,天底下哪有母親拗得過兒子呢。 或許太子說得并非沒有道理,御史大夫的女兒,身份地位是差了太子一截。 而且,太子今年已經十七了,若論虛歲則是十八。這個年齡再不成親,有些說不過去。 皇后起身,主動走到太子面前,軟了口氣:“皇兒,你告訴母后,你可有中意的太子妃人選?!?/br> 太子抿了抿唇,低聲說了一句話。 “什么?”皇后沒聽清楚。 太子站起來,他隱隱比皇后高出一個頭頂,認真道:“兒子覺得寧遠將軍之女很好?!?/br> 皇后不可思議地看著他,當即否決:“不行?!?/br> “為什么?”太子不悅到了極點,“孤是太子,為什么不能娶將軍女?!?/br> 皇后臉色有些慌亂,強裝鎮定:“誰都可以,就是將軍女不行?!?/br> “你父皇不會同意的?!?/br> 太子氣笑了:“母后,你都沒有將此事告知給父皇,又怎么知道父皇不會同意?!?/br> 皇后啞然,她能怎么說?她能說她之前也動過這方面的念頭,自以為不動聲色的試探過皇上的口風,結果被皇上輕描淡寫地反將了一軍。 皇上正當壯年,他怎么會允許自己的兒子手里有過大的權利。 這不論是對帝王本人,還是江山社稷來說,都是極為不利的。 一山容不了二虎,一個國家也容不了兩位“君王”。 皇后不敢說得太直白,知子莫若母,她若是直說“皇兒啊,你若是娶了將軍女,你的父皇定要猜忌你”,太子心里肯定會對皇上有怨言。 太子年輕氣盛,總會不經意間帶出來,皇上那樣的人物,會感覺不出來嗎。 若是因此令皇上對太子生厭,那后果皇后簡直不敢想。 事關兒子,皇后真的是想了又想,把方方面面都想了進去,唯恐自己哪里考慮不周,甚至還頻頻給母家寫信,就怕自己一人計短。她近來都沒有睡過一個好覺,整個人rou眼可見的憔悴了許多。 然而這些,太子通通看不見。 他只知道,他的母后,口口聲聲為了他好,卻在他想要發展自己的勢力時,第一個跳出來阻止他。 太子難得做小伏低,甚至退一步,不娶將軍女,那娶兵部尚書的嫡女總行吧。 皇后噎了一下,委婉道:“兵部尚書的嫡長女已經婚配,嫁為人婦。嫡幼女還未及笄?!?/br> 太子:…… 太子皺了皺眉,“那吏部尚書的嫡女呢?” 皇后:“聽聞不久前已經跟人拜堂成親了?!?/br> 太子一梗。只能再退一步,“禮部,禮部尚書家的女兒呢?!?/br> 其他幾部,他都沒問。他知道那幾部家中的女兒都嫁了人,有些孩子都生了。 看來看去,只有禮部尚書家的嫡幼女年歲差不多,如果他沒記錯,那丫頭比他小兩歲,正好合適。 禮部雖然權利不大,但禮部掌管科舉。而且,他也沒聽說禮部尚書跟哪戶人家定了親。 誰知道皇后聞言,臉色微妙,在太子不耐煩的目光里,她低聲道:“禮部尚書的女兒跟人定親了,就在昨日?!?/br> 太子想明白原委,頓時臉黑成鍋底。 第九十四章 這事兒其實不難理解。 太子已經立了,如果他是個有本事的,或者很能忍的,等到明玄帝老了退下來,他登上帝位,那個時候那些大臣也老了,順勢也退下來,讓兒孫頂上。 一朝天子一朝臣嘛,他們懂。 這就是一件很水到渠成的事,并不需要額外多做什么。 但是如果跟太子結親,一來要考慮夫妻之間的感情,如果他們協助太子提早登上帝位,太子到時候另外寵幸其他人去了怎么辦。不是替別人做嫁衣了,虧死了。 二來嘛,他們若是搭上太子,如同黑夜中頂了一盞燈,在明玄帝眼里,那叫一個醒目啊,以后但凡有個風吹草動,都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很考驗心臟承受能力。 三來嘛,咳咳,有句話叫做世事無常。 明玄帝正當壯年,又沒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