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38
子起頭,大阿哥下手,那叫一個強強聯合,其重編下五旗行動,所受阻力并不劇烈。 反應劇烈的是對上三旗之改動! 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是身份地位象征,其利益團體,是開國功勛之后,是高門貴族之家,更是大清之階級頂峰,事關所有貴族共同利益的上三旗,豈能說動就動? 有趣的是,愛新覺羅氏為正黃旗,三旗地位之中,卻是鑲黃旗為尊。而鑲黃旗大姓有:瓜爾佳氏、葉赫那拉氏、鈕鈷祿氏等…… 一時間群臣激烈反對,反對之聲尤其劇烈的是滿洲大臣。 朝會一時難以繼續下去,滿臣們義憤填膺地噴擊太子“不敬先輩”、“傾覆祖制”之舉。 胤礽道:“自古以來,從來都是爵位多少,官位多少,顯示出來身份上的尊貴,再尊貴還能尊貴過皇家去?就因為出身鑲黃旗,就高人一等了?祖制?別忘了在祖先時,上三旗本是皇上的親兵,從來都沒有上三旗非富即貴的說法!” 眼瞅著銳意進取的太子鋒芒畢露,頗有與朝臣對上的趨勢,康熙嘆息一聲,擺了擺手,暫時將此事押后在議。 朝會后,其他阿哥們便看到帝王將太子拎到身邊帶走,橫眉冷目,頗有要訓斥太子之意。 胤禔搖了搖頭:“怎么都成家了,還這般沉不住氣?” 胤祉猶豫了片刻,扭頭瞧見太子二哥屁顛屁顛跟上汗阿瑪的背影,欲言又止。 “汗阿瑪又要私底下訓太子二哥了嗎?”年紀稍小一些的胤祚憂心問道。 胤秚好奇問道:“又?” “是啊,太子二哥從小被汗阿瑪訓斥到達,明明已經很努力要做好了,汗阿瑪對他的要求卻越來越高,”胤祉遺憾地說道:“這一回總也免不了被念叨幾句的。還好汗阿瑪對咱們沒有那么高的要求?!?/br> 他的話成功嚇到了底下的弟弟們,他們可不想太子被磨礪得那么久,又獨得汗阿瑪寵愛,想想一下汗阿瑪嚴肅著訓斥他們的模樣,他們就窒息地不敢啃聲了。 胤祉聽年幼弟弟們竊竊私語,嘴角微彎:啊,弟弟們真好騙。 另一邊,康熙果真訓了一頓胤礽,嘴里不滿地念叨他“急功近利”,恨鐵不成鋼道:“朕原以為你成家后長大了,能更成熟穩重一些,現在看來還是與以前一個樣子?!?/br> 胤礽笑嘻嘻道:“哪有人一夜之間會大變樣的,有汗阿瑪看著兒臣,兒臣就不怕,萬一鬧過了,您懲罰兒臣一頓不就過去了?!?/br> 他自己站在風口浪尖上去,這樣汗阿瑪就能在幕后掌舵,若是太子栽了,則只是失去尊榮地位,而康熙什么事都沒有,甚至還能以帝王愛子之心照顧胤礽。 可若是帝王親自下令動改革的刀子,那就像羅剎國的彼得那樣,在刀子上跳舞,驚險刺激,稍有不慎就會有被推翻的危險。到時候再下罪己詔,那就丟人了。 康熙虎著臉,怒斥他一句:“胡鬧!” “您私心里也是知道改革軍制能夠祛除八旗弊病,只是有需要顧及的難言之隱,”胤礽眨眨眼:“不然為何您要設立內閣、設置南書房,不斷消除八旗會議之影響?如今朝中的朝政,哪兒還有詢問八旗會議之實?議政王大臣會議早已經名存實亡?!?/br> 宗親、貴族、大臣利益糾葛,滿臣與漢臣之分,還有將軍餉當做“鐵桿莊稼”,唯一生計來源的旗人,他們已經吃了五十余年的公家飯,朝廷突然不養著他們了,讓他們去自謀生計,等于要他們的命! 只動下五旗而不動上三旗,那這次變革是不成功,不成熟的,它必然會有倒退的可能,甚至引起更多的階級矛盾。 胤礽從兩點來勸說康熙:其一,您都已經動搖了八旗會議以加強帝權,再動八旗之軍制也是有基礎的,令八旗再無大家族,大貴族,從此只聽帝王之命,是您手中權勢加強的表現。 其二,八旗之制早晚得要廢除,它的弊端在此時就已經顯露,未來只會愈演愈烈,甚至成為拖垮國庫的巨大開支,汗阿瑪又能否確定子孫后代像您一樣英明神武?您如今大權在握,又是明君,您不將這有弊端的制度改了,日后兒孫們再做,可就要費更多的力氣了。其三,廢除八旗之制,可融滿漢之見?。?) 康熙若有所思,卻有因胤礽所說之理由動容,但仍反問胤礽:“你說要廢除八旗軍制之前,不如去問問索額圖之感受?” 胤礽道:“兒臣也不知道,索相畢竟也是八旗舊人,外人又要說兒臣是在自斷臂膀了??蓛撼贾肋@樣做是對的,軍制重編,該做官的還是做官,該為將軍的還是為將軍,其實并無根源上的不同,兒臣并不認為改革八旗會影響這一些。能夠完善軍制,兒臣就忍不住想要撥亂反正,還好有汗阿瑪在,兒臣才敢放心大膽地提出來?!?/br> “汗阿瑪,大姓之地位高過愛新覺羅,您不動嗎?” 胤礽舉例子、講道理:廢八旗,日后再也沒有大姓這個說法,屹立不倒的唯有帝王。人家彼得改革新軍,把舊貴族舊勢力都給拔了??!要不跟著沙皇混,要不就等著被干掉,羅剎驚天動地的改革可是大手大腳,彼得成功了嗎?彼得現在手握新軍,改革底氣更足了! 康熙止不住的嘆息一聲。 昨日才失落太子長大,今天太子就抱住了他的大腿。 “朕給你收拾殘局,又能給你收拾幾年?”康熙感到頭疼:“成了親還這般跳脫,做事都不周全,難不成要等到你做阿瑪了,你才能長大?” 胤礽無奈道:“兒臣才十八,自己都還是個孩子,又如何能做阿瑪?” 在心理、身體健康、精力還未做好準備時,胤礽才不要貿然要孩子。 他暗暗嘀咕:怎么說也得等二十以后。 “那不一定,子女緣分來了,自然而然就做阿瑪了,”康熙意味深長地笑。 胤礽:“……” 看來,汗阿瑪是知道他昨晚干什么了。 一定是因為有人在他與福晉探討生物生理實踐知識時在外頭偷聽,不然汗阿瑪怎么會知道?! 心里有一種羞恥感升起,胤礽面不改色地將話題又扯回正事,半點不為汗阿瑪隱晦的催生所動。 他還沒做好準備,還想要多做幾年汗阿瑪的小寶貝,又想與福晉多過一過二人世界,暫時不打算要孩子。 胤礽才不會告訴汗阿瑪,不孕不育研究中心與大清研究所共同研制出了“無菌小雨衣”可用于避孕。 反正他與福晉約定好了,等二十歲以后身體穩定了再生,太早生孩子容易早夭,對女孩子身體損害也大。小美說了,最佳生育年紀在二十三歲以后。 大清醫學之中,對于備孕的說法較為粗淺,人們又固定思維,普遍有早婚早育的思想。胤礽將滿腦子奇奇怪怪的知識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