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67
。 不僅如此,蒙古姑娘精通騎馬打獵,戰斗能力不俗,甚至擁有參政的機會。她們若是對婚姻不滿意,還能棄了原夫婿再嫁給別人。 “休夫再嫁,竟有這等匪夷所思之習俗!” 大男子胤禔隨口便道:“良家女子三從四德,以夫為天,這樣家宅才安寧?!?/br> 胤礽不贊同他的觀點:“以前滿洲的姑娘們地位也并不低,三從四德,那是男人們強加的規定?!?/br> 大清公主許多未來都會被汗阿瑪指點遠嫁蒙古和親,好像汗阿瑪也說過,在蒙古女子的地位并不低。 他們滿洲也是如此,速來就有滿洲姑娘潑辣的名聲。她們上得了馬背,拉得開弓箭,有些姑娘可不比男子弱到哪兒去。 只是后來隨著漢化加深,儒學影響等等,慢慢的女子的地位就低了。 大清的貴女們開始學著漢女,被培養成一個個內宅婦人,懂得琴棋書畫已經很好了,更糟的是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教。 “大哥您看看人家羅剎國,女子還能做攝政公主呢!再看看人英格蘭,女王都誕生了好幾個,那什么瑪麗,什么伊麗莎白的,都挺有名!哦對,還有漢女“裹小腳”的現象,所謂的三寸金蓮,不就是殘害女子的證明嗎?” “你想那么多干什么,還沒成婚呢就已經做好未來生女兒的準備了?”胤禔嘲笑道:“別與我說你想要提高女子的地位,那不可能?!?/br> 胤礽受到他提醒,果真思考起來。 本朝風氣,會不會對女子太過束縛了呢?從祖父到汗阿瑪這一代,女子的地位越來越低了。從前是沒有關注過,這會兒胤礽心里有了這個念頭,心中不由發散想得更多了。 胤礽堅定道:“如果未來,孤成親生了兒子,定要學習汗阿瑪,棍棒底下出孝子。如果生了女兒,一定不讓女兒裹小腳,讓她想學什么學什么,活得如火焰般絢爛肆意?!?/br> 胤禔:“你那太子妃還沒影呢,我還未成親建府你就想要成親生子了?” 胤礽還在那低頭琢磨:“孤若要提高女子地位,得開化思想,開設女子學堂,培養出更多有才華的女子?!?/br> “我勸你還是別這么做,開辦女子學堂?那才是冒天下之大不韙,難不成你還想要教女子科學、外學?” 胤礽奇怪道:“有何不可,都是人,都有腦子,孤那兩位宮女能學得,其他女子也一樣能學得?!?/br> 胤禷以一臉“你瘋了”的表情瞧他。 土謝圖汗哈哈笑道:“中原可不比草原上對女子那么寬容啊,殿下若是這么干,恐怕多得是人會跳出來指責您多管閑事咯!” 那后果,說不定比炸了科舉考試都要嚴重。 胤禔沒好氣道:“我看你是吃太飽了?!睋蔚?! 胤礽回嘴道:“整得好像你以后不會生女兒似的,萬一你以后女兒要出嫁,你也要她對夫家三從四德?” 胤禔一噎,不服氣道:“那只是假設,我一定生兒子,給汗阿瑪生皇長孫!” 胤礽見小美狂笑著在打滾:怎么了? 【大阿哥女兒緣福分厚重著呢!】 看到他這么斬釘截鐵地給自己插旗,小美趕緊將胤禔倔強的臉錄了下來。 【雖然大男子胤禔給大朋友潑了冷水,但那是事實,開辦女子學校很難噠,不過如果從婦醫入手,走高端路線,或許能漸漸為人們所接受。哪一個貴婦人還沒個月經不調了?所謂上行下效,從來都是最好的活廣告。至于之后的潛移默化,慢慢來嘛!說不定等過個兩三百年,女子地位就漸漸與男子平等了,她們也會有參政議政的權力?!侩y得見小美給他提主意,胤礽想了想,覺得挺有可行性,于是便道:這事之后交給接觸外學最多的杜恭俊來辦最好不過。孤得去與醫學研究所說一說這事。 沿途風景一晃而過,沒過幾天,胤礽便接到了徐嬤嬤給他的“提醒”,同時也遠遠瞧見了京城。 帝王親自率領百官前來迎接使臣們歸來,又有蒙古諸位汗王歸順之景,場面好不壯觀。 待回到宮中,又是大擺宴席宴請汗王,又是開朝會進行封賞,暈暈乎乎地忙活到天黑,胤礽可終于有時間喘口氣了。 康熙單獨拎走胤礽,冷著臉道:“朕給你一年時間,你還真打算將一年都給用盡了再回來?” 胤礽在帝王嚴厲的注視下,頭皮發麻,腦袋瓜瘋狂地轉起來,就想著該怎么蒙混過關了。 第249章 (捉蟲) “可兒臣半年就回京了,”胤礽左右看看,嘿沒人! 再瞅瞅梁九功,哇哦今天梁公公沒有拿拂塵,手里捧著文書。 天氣涼颼颼,正是秋高氣爽的好時候,心情也不會差到哪里去。 康熙將他單獨拎到跟前,就是為了面對面好好教育他,這會兒瞧他那“賊眉鼠眼”的樣,沉聲警告他:“瞎瞅什么,在想如何蒙混過關嗎?!” 胤礽眨眨眼,就算是到了十四歲,他也和四歲的時候一樣可可愛愛! “哪有,兒臣只不過像是終于能出門放風的小狗,一下子跑得太歡了。以后不這樣啦!汗阿瑪之前南巡與北巡都不帶兒臣,在紫禁城憋了那么多年,這不一下子就樂得忘了形?!?/br> 他又道:“其實兒臣可想念汗阿瑪了?!?/br> 康熙一聽他那自我形容,就氣他滿嘴不著調,扭頭一看梁九功手拿的是文書,心中暗暗遺憾。 “還小狗?你是小狗,那朕是什么?!” 胤礽捂住了嘴,不敢說了。 “現在知道是忘了形,去烏丁斯克時可有想過自己安危?” 帝王嚴厲批評了胤礽大膽見沙皇的做法,又念叨上他那“滿嘴的阿瑪”不像話,氣不打一處來。 胤礽耳朵都快出老繭了,每回被這么念叨,他也很無奈??! “兒臣知道汗阿瑪派左都御史來是為了記錄邊境盟約過程,記錄兒臣言行,兒臣就故意說出來給人聽的?!?/br> 汗阿瑪總是與他念叨,害得他也憋不住那滿腹的話語,也跟著想要念叨起來,與他互相掰扯掰扯。 胤礽可不是汗阿瑪念叨就不耐煩的性子,他從小就隨康熙,喜歡講道理,又啰嗦,一嘴的口水無處使,就對著同樣話多的汗阿瑪使。 汗阿瑪總說他小嘴叭叭叭,也不看看他是誰的兒子,有個叭叭叭的阿瑪,才會有個叭叭叭的兒子。 “那羅剎國中皇室cao戈,老皇帝一死,底下的兒女皆為了皇位斗個你死我活,歷史上像這樣的例子還少嗎?兒臣固然依賴您,也是在說給天下人聽,在大清不會有這樣的事兒?!?/br> “咱們是禮儀之邦,與蠻夷之地不同?!?/br> “汗阿瑪早早就立下兒臣做太子,那沙皇還挑撥離間,他就是嫉妒兒臣有汗阿瑪教?!?/br> “這也不是登不上臺面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