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29
多得了多少好處呢! 荷蘭使臣費盡心機企圖獲得據點,大好的機會卻由大清皇太子送到了他們面前。 白晉與張誠盡管心中激動,面上卻拒絕道:“我們教會,并不參與任何國家之間的戰爭?!?/br> “當然不會讓你們去參與戰爭,孤指的是戰爭結束以后,大清會獲得完美的勝利,為了更好的通商,孤想,與法蘭西太陽王合作,比與其他國家合作更可靠。畢竟,你們在法荷之戰中大獲全勝,太陽王又對汗阿瑪惺惺相惜。孤想,兩國之間若是能夠有共同的利益,這友誼將持續地更久?!?/br> 胤礽對法蘭西使臣的定位從未錯過,不去相信南懷仁所說的教會不分國界。西方其他國家他不知道,但在法蘭西,太陽王路易十四為了實現王權統治,驅逐新教徒,將國內治理成天主教的國家,這些大主教們可不聽教皇的命令,聽的是路易十四的命令。 對于松江府的規劃,胤礽心里已經有了藍圖。 給予各國都在松江府建據點,留下人手的機會,把他們聚在一起,讓他們將商品展覽出來。再邀請全國各地的商會聚集前來,供商人們進行挑選,簽訂合作項目。并給大清本國商人席位,展示大清本國商品,供外洋來商競爭拍賣。 胤礽還取了個名兒,叫做“大清進口博覽會”。 至于汗阿瑪會不會答應? 胤礽做了個實驗,與老四作為對照組,面對面嘗試著說服他。 “沿海有部分外洋商貿據點了,名不正言不順,還不好管理,偷雞摸狗的盡給官府添亂,不如由朝廷統一管理更好?!?/br> 胤禛道:“為何不將不遵規矩之人趕出去?不是說海軍勢大,早已今非昔比嗎?” “趕出去只能治標不能治本?!?/br> 胤禛:“重農抑商是自古以來的傳統,亦是國本。你這么做,是開始重商了?” 胤礽:“農是國本,不會改變,商是經濟,不再行遏制只是相對前幾年而言的寬松,農業根基的大國不會動搖。況且引入新技術,亦能夠反哺農業?!?/br> “如果進口博覽會順利舉辦,大清可以將近些年積累下來的手工業商品賣到國外去,還能購買入本國稀缺之物,取長補短之下,國庫收入預計可在一年之類翻上十倍不止?!?/br> 繼位以后深受財政苦惱的胤禛一點沒有前幾回十動然拒的堅定,聽見國庫翻十倍,斬釘截鐵道:“那就去做!” 這一票干了不虧! 小小的老四,眼中都綠得發光了。 作者有話要說: 胤礽總說汗阿瑪窮,其實康熙比雍正有錢多了。 第228章 “老四你變了,你以前不是這個樣子的,”輕而易舉就“攻破”了老四的心房,胤礽還不滿意。 胤禛朝他翻了個白眼,那眼神自行體會,仿佛在說:你有毛??! 胤礽唉聲嘆氣:“孤還以為你會再給出一些更加為難到孤的理由,這樣孤就能猜到汗阿瑪顧慮什么了?!?/br> “你不是說,汗阿瑪比我想象中開明許多嗎?既然開明,那國庫漲收入的好事,汗阿瑪豈會錯過?!?/br> 胤礽一一細數:“像是朝中的老頑固啦!又比如外洋貿易對本國的商業沖擊之類的,這些也是存在的問題?!?/br> 胤秅:“……” 自己都細細說出來了,還問他做什么? “臣弟以為,太子二哥在繁忙的公務之余來找,或許有更嚴重的事與我商議?;蚴窃儐栁掖笄逶谏弦皇琅c沙皇俄國最終定下來的邊界是什么樣的,又因為什么造成了退讓?” 難得遇上胤禛主動,胤礽順勢問道:“那你與我說說,最終邊界線確立在哪里?” 胤禛遂細細說來:“大清與沙皇俄國之間國界最終以條約的形式留存給了后人。欽差大臣是索相與佟國綱。索相臨去前,汗阿瑪曾囑咐要求尼布楚、雅克薩、龍興江地域皆不可丟,又因急于解決準噶爾之患,最終讓步到底線,簽訂以額爾古納為界的?!?/br> 那時候他雖還年輕,未入朝堂,繼位后卻在治理北面邊境時詳細研究過當年簽下的條約。 “汗阿瑪對這一結果還算滿意,”胤禛說道:“因逢噶爾丹大肆入侵喀爾喀蒙古,那份條約比預想中晚了一年才得以簽訂。另于北面留有待議區,是當時雙方爭執不下,未能定下之地?!?/br> 胤礽:“……” 小美為胤礽描繪地圖。 【這里是額爾古納河,這里河流北面是外興安嶺?!控返i不可置信道:“竟然把尼布楚給出去了?!” 胤禛解釋道:“尼布楚本是茂明安部游牧之地,當地部族依附大清,接受大清較為松散的管理,為了挪出軍力進攻噶爾丹,汗阿瑪不得不做出妥協?!?/br> 他又說起了當時條約簽訂時,有巨大貢獻作用的傳教士,張誠及白晉。 胤礽腦海中頓時浮現出了兩個法蘭西人。 這兩人皆在朝中獲得官職,按照汗阿瑪的喜好學習滿文,又因熟悉漢語,一個癡迷中醫,一個癡迷大清的美食。 他臉色古怪:“兩國簽訂條約之重事,讓外國來使介入其中?你們對傳教士那么信任嗎?” 胤禛道:“并未如此,因當時大清從未接觸此類事務,對當時世界其他情況不熟,唯有靠他們來做引路人?!?/br> 那時候國內壓根就沒有外學,很少有人懂得外洋語言,更無人懂沙皇俄國之語,也因不懂國際形勢,不明白當時國際上的規矩,處處都透露出門外漢的生疏。 胤禛如何猜不到當時簽訂條約時或許被擺了一道,可到底在條約簽訂以后,大清與沙皇俄國之間迎來了和解,進行友好通商,也令汗阿瑪有了余力來對抗咽喉下的敵人。 “哦,現在熟了,”胤礽捂住了自己的小心臟,由衷感慨道:“還好孤沒有上輩子的記憶,不然若是知道這些,孤恐怕會氣得和汗阿瑪一樣原地高血壓?!?/br> 胤秅抽了抽嘴角:“有那么嚴重嗎?” “北面邊境一直都有百姓南遷的現象,雖說滿人的老祖宗自龍興之地興起,那兒的人卻一個勁地想要往富饒之地遷徙而來,愿意留在那兒的人少,缺少了人去治理,沒有百姓居住,那地方就是一片荒蕪。附近游牧部族雜居,氣候寒冷,環境比之寧古塔更加惡劣?!?/br> 胤禛道:“臣弟看太子二哥之意,定是不想放棄尼布楚的,可您也要考慮到簽訂下以后的治理問題。條約簽訂并非一勞永逸,只是一時的和平,或許不過百年,狼子野心的沙皇俄國又會再次故技重施,到時候邊境防御未能建成,軍需糧草跟不上,大清只會疲于應對?!?/br> “您的時間不多了,誠然這一世有了很好的開篇,噶爾丹仍然在以銳不可當之勢在西域擴張,一旦他們東進,那是如同一柄利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