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21
么說孤,但是他官職低說話沒分量,孤都沒搭理他?!?/br> 郭琇只覺得這位大清儲君與朝會上一樣平易近人,還有些“小任性”。 “朝中既已提到復興漢唐文化之風氣,臣亦知故步自封不可取,大清至于世界,不過是其中一國,而如今聚集來學中醫之外使,卻來自各國。臣雖是御史,管諫言及督查百官,卻亦熟讀詩書幾十年,更知如今朝中的風氣動向?!?/br> “世界那么大,大清得派自己人去了解外邊,郭大人覺得孤做的對嗎?” 郭琇啞口無言,艱難答道:“殿下所言極是?!?/br> 世界舞臺的打開,也意味著漢學的興盛,大清儲君愿意以漢語與外國使臣作為交流的語言,推崇漢之文化的博大精深,如此親漢,于漢臣及大清百姓而言皆是好事一樁。也許發揚外學,反而有利于傳播儒學對周圍國家的影響。 郭琇的想法不過一晃而過,鞠躬拜謝胤礽:“此番魯莽前來探查,給太子殿下添麻煩了?!?/br> 胤礽笑了:“還是郭大人講道理,若是人人都能像您這樣通情達理,孤就不必為了每日早朝該怎么說服人而煩心了。遇到講道理的是好事,最怕的是不講理還強詞奪理之人。好了,郭大人奔波那么久,恐怕也勞累了吧?孤這就不挽留您了?!?/br> 郭琹不再猶豫,躬身一拜便離開了。 次日朝會,被裕親王福全約談的席柱惱羞成怒,當朝上奏,彈劾大清醫學研究院中收容多名外洋人。 席柱大力斥責太子弘揚外學之舉實乃賣國之舉,他義正言辭大聲道:“外洋人前來大清,誰知他們是何居心!” “應當限制外學發展,揚儒學之風!” 朝臣們皆在等待太子殿下站出來反駁席柱之言,而另一位御史郭琇亦高聲道:“臣有事啟奏!” 朝臣:兩位御史都出動了,這回太子麻煩可大了。 康熙精神一振,來了興致,心里已經做好了將此事輕拿輕放的準備,若是太子被罵的太過,他得出言維護。 “準奏?!?/br> 郭琇厲聲呵斥道:“醫學研究院收容外洋人原因何在,席御史不曾親眼見過,豈能胡亂臆斷!” “興辦外學之同時,亦是儒學傳揚去外頭的大好時機,限制外學,等同將大清再次關閉國門,唯有短視之徒,在如今皇上欲復興漢唐文化遺風時反其道而行之!” 朝臣們紛紛驚掉了下巴。 幾時起,太子竟將鐵面御史郭琹給收服了? 稀奇??!兩位互相合作著監察百官的御史,竟然窩里斗起來了! 第223章 席柱難以置信郭琹竟會受太子“買通”! 固然,他自己已經然傍上大腿,身后自有人指點,可郭琇其人,那完全就是一顆無縫的蛋,任何蒼蠅都無法叮上一口。席柱知道萬事只要在理,郭琇必會幫他一同上奏彈劾,且用詞之犀利精妙彌補他的不足。近幾年下來,兩位御史之間關系還算和睦,加之席柱藏的深,雖為滿臣,與身為漢臣的郭琇關系卻還算得上不錯。 如今,驟然被同僚“背叛”,席柱滿目震驚,眼看郭琇痛斥他“短視”,早已經準備妥當的席柱急于反駁,一一列舉發揚外學之弊。 “發揚外學,使原本會去潛心學習經義,研讀儒學之士去學習那些東西,這是本末倒置,是在毀國之本!” 郭琇搖頭,沉痛道:“席大人言重了,學習外學與學習儒學并不沖突,而今外洋人派遣人來學習我國之學問,其人慕名前來,鉆研漢學,醫書,儒學典籍,為何我國人卻不能派遣人去往外頭呢?” “那些外來的紅毛子,從蠻夷之地而來,無禮至極,大清乃上國,寬容仁慈讓他們能夠學習到大清之學問,他們慕名前來是應該的,我國又何必派人去往蠻夷之地,那是紆尊降貴!” “照席大人的意思,是不該給他們機會學習我國之學問,應當將他們驅趕出大清?” 郭琹嚴厲的提問將席柱問住了。 海禁已經解除,如今正是海洋貿易頻繁的時候,若應下郭琇之舉,則是與如今朝堂之上的政令背道而馳,才是真正站不住腳的論述。 席柱冷冷道:“那倒不是,大清對附屬之國皆仁厚以待,他們慕名來學,上國之心寬容自然樂于向蠻夷之地傳播禮儀,教化他們?!?/br> 胤礽只覺得這一幕有一些眼熟,腦海中的記憶畫面中也有席柱與郭琇反目的場景,只是那個時候,郭琇站在太子胤礽的對面,而席柱則站在太子胤礽這一側。 胤礽眨眨眼,陷入深思之中:孤最近腦子里總是出現奇奇怪怪的東西。 小美嚇得大氣都不敢出,假裝自己系統已死機。 胤礽:跟看動畫片似的看自己長大以后的臉,好奇怪哦! 他倒是一點都沒有受到影響,反而分析出來一件事“席柱是根墻頭草”。 既然是墻頭草,那么就好辦了,墻頭草本就立場不堅定。 胤礽開口說道,將眾人的目光聚集在自己身上:“發揚外學之用,能令大清對世界知己知彼,方能做到百戰不殆?!?/br> “席大人文學淵博,恐怕也知道什么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關閉在家中,終究消息閉塞,不知外邊世界,猶如井底之蛙,只能看見方寸天空。自古以來讀書人學有所成后會選擇游學漲見識,見得多了,方能揚長補短。大清是上國,卻也有海納百川之心胸。發揚外學,問的是將大清的眼睛放到世界上,而非獨一國于世,孤一國于東方。睜開眼睛去看這個世界并不難這一步跨出去了,大清之國力將更加強大!” 胤礽笑道:“只是孤在此空口高談闊論,恐怕難以說服大人們,可若是有事實依據能證明弘揚外學利于大清發展,這才做到了‘事實勝于雄辯’。只是不知禮部與戶部的大人,最近可有新的進展?” 禮部尚書沙澄上前一步說道:“主客清吏司中迎接了一批往返于荷蘭與大清的使臣,受荷蘭使臣進貢,得到荷斯坦牛二百頭。此名為‘荷斯坦’的牛產牛乳量驚人,可與大清本土牛進行配種選育。此外,太子殿下談下來的可可樹亦已經由沿海到達福建?!?/br> “眾國之間對大清藥材的求購數目驟然增加,外洋人愿以高價購入大清藥材,其中涉及數額巨大,醫部不能擅自做主,已將此事上達天聽,等候皇上裁決?!?/br> “西班牙與葡萄牙分別擁有自己的航線,比其他國家更早帶來他們國家的國書,法蘭西亦如是?!?/br> “火器營與科學研究院所研制的子母炮已有了新成果,比之葡萄牙進貢上來的更有準頭,射程亦更遠?!?/br> “南洋海軍在巡邏時擊退了數艘打劫大清商船的???!” “皇上,各國往來商船皆有私兵護送,或有雇傭兵為保,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