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10
家獨大的局面?!?/br> 畢竟最初的時候,朝政是由議政王大臣會議所決定的。 增加內閣權力,再分散權力設立南書房,種種舉措,皆與此有關。 “之前不能漲俸祿,那么現在可以漲俸祿了嗎?” 胤礽坐在床榻邊細數:“漲大臣的俸祿,減少王公們的開支,也免得國庫被這些需要榮養的人拖垮?!?/br> 康熙一個栗子敲在他頭頂,笑罵道:“說得倒是輕巧!需知漲俸祿容易,減少俸祿難??!你想一想等你長大后做了皇帝,對你的兄弟們說要扣他們的俸祿,這事兒你干得出來不?” 胤礽:“……” “王公宗室確有榮養在家的,可是他們有兄弟,有親人任職高位,領兵在外!你啊,想得太簡單?!?/br> 康熙戳戳胤礽的腦袋瓜,一想到毓慶宮里的銀兩空了,心里就rou疼,到底還是疼愛自己兒子的老父親,這就下令內務府從自己的私庫中掏出十萬兩銀,一股腦地塞入了毓慶宮,完了跟個老媽子似的絮絮叨叨,瞧那模樣就像是另一個徐嬤嬤。 “省著點用,可不能再揮霍了?!?/br> 康熙從來都沒有像今天這樣想要索額圖快一些回來,索額圖要是回來了,太子做事的時候,至少還有人能勸勸他別總那么大公無私。 做帝王的,總不可能教導自己兒子別太仁義,要利于己,這種話康熙是不會明著說出口的,那會教壞了孩子,萬一學壞了怎么辦? 次日早朝,憋了一夜的康熙感覺到腰好了許多,這就將醞釀了一夜的火,直接給提到朝堂之上。 “朕聽說南巡時候,太子將戶部賬目給平了?!?/br> 此話一提,兩位戶部尚書忙出列,恭敬答道:“太子殿下高義,國庫因空缺賬目而周轉不開,此賬一平,國庫再無虧空?!?/br> “近些年滿朝文武,一共問戶部借款多少?” 梁清標回答道:“總計一百萬兩銀,二百五十萬斛祿米,折合成銀共約六百五十七萬兩銀?!?/br> 一共七百萬銀,全都讓太子給還上了,這樣的財大氣粗,也唯有擁有琉璃官窯紅利的太子能夠出得起。 康熙在御座上嘆道:“朝臣入不敷出,要靠問戶部借錢借米過日子,還是俸祿太低的緣故,俸祿低,則易生貪婪之心,生腐敗吏治,而今朕欲提升滿朝俸祿,內閣且擬定個章程出來?!?/br> 要給大家漲俸祿?! 這敢情好??! 帝王話語剛落,朝臣皆上前來謝過萬歲隆恩,馬屁精們夸贊的話語都要拋出去了。 誰知康熙話鋒一轉,手掌排在御前桌上“砰砰響”。 “國庫賬目虧空,太子填平賬目是其宅心仁厚,放言要借錢給諸卿,也是其好心,偏有些人得寸進尺,一而再,再而三地來尋太子借錢,這算什么?!滿朝文武日子過不下去,指望著一個十歲孩子的善心來度日?!” 帝王怒極斥道:“朕不過兩個月不在,太子東宮所有余銀全空了,現在不得不靠內務府接濟度日。你們看看你們,一個個自詡文成武就,盡騙一個孩子的錢,害不害臊?!” 帝王漲俸祿當然不是為了別的,這俸祿漲了以后,你們還不快將問太子借的銀錢與俸米還上? 胤礽正襟危坐在下邊,老老實實不發一言,純良又無辜。 哦 ̄汗阿瑪回來了,腰桿子硬朗了,孤有人撐腰啦! 漲俸祿好??!漲俸祿就有錢來還,這錢,還不是從汗阿瑪的左手,到了汗阿瑪的右手。 自南巡回歸后,大皇子也加入了朝堂,與滿朝文武立于一處,立于各部尚書之前。 胤禔個兒比胤礽高多了,長相已經有了少年人的長身玉立,眉眼間英氣勃勃,少了一些稚嫩,多了幾分英俊。 帝王發怒的時候,胤禷也去瞅倒霉弟弟。 余國柱借錢來的孝敬,可都送到他手中來了。 胤禔拿著毓慶宮中的銀票,只覺得燙手的很??! 待朝會一到,胤禔找找機會就偷偷來尋胤礽,將銀票塞給他。 胤礽驚道:“你做什么?干嘛給我銀票,我就算再窮,還有汗阿瑪養著,哪兒還需要兄弟來出錢呢?” 胤禔沒好氣道:“你好好看看這銀票上的標記?!?/br> 胤礽:“咦?東宮的標記?!?/br> “朝臣中確實有借錢度日的,多的是靠問戶部借錢發財,甚至是借此出去放利的手段,你長點兒心,平國庫是那樣好平的?!” “孤知道了,清算的時候只清算官員,不會牽扯到大哥的,大哥放心,加班還債制度不會落到你頭上的?!?/br> 胤禔沒好氣的話,與胤礽的話一起說出了口,兩人皆微微一怔。 胤禷:“……清算?” 他回味起了汗阿瑪在上朝時大怒的模樣,一副滿朝文武都是欺負朕兒子的護犢子樣,恍然大悟。 好哇!平國庫之事,原來是傻弟弟在給人挖坑呢! “大哥放心,誰借錢就問誰要,不會出現牽連的事兒,汗阿瑪也不會想要看到因為這些事牽扯出大批人罷官免職?!?/br> 胤禔沉吟片刻,擰眉提醒他:“追債時,小心自己的名聲,別落得個太子放利遭人彈劾?!?/br> “不會的,孤打算新成立一部,用來放貸和計算還債,現在正是需要打響名聲,民間放利錢是黑心官員與壞商所為,為何不經營一個朝廷的借款部門呢?現在正好是經營口碑的時候,這樣可以在急需用錢的時候借出去,然后分期還款再慢慢還回來?!?/br> “孤之前還說要給大家三年加上兩年的還款,汗阿瑪直接改成了一年期限?!笨梢娛菤夂萘?。 胤礽笑道:“其實要債這事兒不難的,只要汗阿瑪下決定,一切要看汗阿瑪的態度?!?/br> 至于還不上錢,還騙他的人,那就讓他在牢里一邊坐牢一邊干活,以身抵債唄! 作者有話要說: 以下是查到的官員俸祿,養廉銀那一塊兒現在還沒有,那是雍正設立的,根據考據推測,1兩銀子約等于175人民幣(一)文官年俸祿米養廉銀收入(元/年) 一品180兩180斛16000兩(總督)290萬 二品155兩155斛13000兩(巡撫)236萬 三品130兩130斛6000兩(按察史)112萬 四品105兩105斛3700兩(道員)70萬 五品80兩80斛2400兩(從四品知府)46萬 六品60兩60斛1250兩(從五品知州)25萬 七品45兩45斛1200兩(知縣)23萬 八品40兩40斛2萬1千 九品33兩1.14錢33斛1.14斗1萬8千 未入流31兩5錢31斛5斗1萬1千 (二)武官年俸蔬菜燭炭銀燈紅紙張銀養廉銀(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