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8
暗暗贊許惠妃吹枕邊風的能力,對次子揆敘師、心腹吳兆騫道:“惠妃在皇上心中,還是有幾分地位的,別看她在后宮不聲不響,實則地位穩固,這才輕易不出現于人前,也就顯得與世無爭,這才是大智慧?!?/br> 另一邊,胤礽對徐嬤嬤與玉柱等心腹道:“明相深明孤之心,別看他總是避開孤走,實則可堪為孤做事的‘左膀右臂’?!?/br> 左膀右臂,說的當然是納蘭明珠與索額圖了。 徐嬤嬤臉色古怪,不知是該笑納蘭明珠又一次被殿下‘算計’到了,還是該憂心太子殿下至今還將“掌上明珠”當做寶貝而不設防備。殿下現在幫助大阿哥,也不知是好是壞,他們兄弟二人日后能像小時候這樣關系好嗎?而納蘭明珠野心勃勃,他對太子殿下不懷好意! 作為跟隨在赫舍里皇后身邊的忠犬,徐嬤嬤有的是辦法與赫舍里一族進行聯系,她氣呼呼地命人告訴索額圖:“太子殿下被納蘭明珠蠱惑,幫大阿哥出閣參務,索相就沒有什么想要說的嗎?” 徐嬤嬤對索額圖這個皇后娘娘的娘家人那是恨鐵不成鋼,每當跟隨在太子殿下身邊,聽小太子說“納蘭明珠是掌上明珠”,“王大人是寶貝”,徐嬤嬤就感到捉急。 哎,殿下就從未說過索額圖是寶貝! 作者有話要說: 【附注】:書籍介紹,引用自百度百科。 紀曉嵐編撰的說:“此書辨析事勢,其言蓋出于縱橫家,故以‘長短’為名?!?/br> 是一千多年前唐朝人趙蕤所著?!安灰猿蓴≌撚⑿邸?,擺脫了以忠jian評價歷史人物的傳統定式,以發展的辯證唯物的觀點對唐之前歷代智謀權術做了一次全面的闡述和總結,真實生動地再現歷史事件,提醒人們對任何人和事物,要“既知其一,又知其二”,不能“只知其正,不知其反”,真正做到識人量才、知人善任。 史有,人所共知。但許多人不知道,唐宋以來,有兩本書歷來作為領導者政治教育必修的參考書:一本是被歷代君臣推崇的從正面講謀略的;而另一本即不為人熟知的。 的整體框架以謀略為經,歷史為緯,交錯縱橫,蔚然成章,加上譯注者深厚的古今漢語功底,使行文有如流水、通俗易懂。書中所引的前代著述經史子集幾乎無所不包,所引書目中更有今已散佚的著述,如、吳人張微的等。集政治學、謀略學、人才學、社會學為一體,以振聾發聵的商論和令人警策的歷史教訓,為現實生活中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和實業家提供了卓有成效的謀略武器并展現了無限生機。書中充滿了富于洞察力且實用的建議,深入淺出、言簡意賅、發人深省。這本書兼具了文學、史料、鏡鑒三重價值。 讀,以古為鏡,慎察既往,以戒今失。春風得意時不會得意忘形,樂極生悲。窮途末路處也許正是柳暗花明時,得失之間,坦然淡定。 第105章 胤礽一聽康熙說要東巡,頓時就坐不住了,這時候哪兒還管什么圖圖哥哥呀,連連追問他最愛的汗阿瑪,問他東巡事宜。 “你怎么聽朕說要東巡,興奮地就像要出門游玩似的?” “汗阿瑪東巡必定有您的政治意義,就像是上次北巡時為了與蒙古王公進行聯絡一樣,”胤礽笑著道:“但是上一次汗阿瑪北巡帶兒臣去泡了溫泉,這一回去關東,總也有放松的時候?!?/br> “沒有放松的時候,這一次是去龍興之地,近些日子你參與朝政,想來對這個詞印象深刻?!?/br> 胤礽笑容微收,遲疑道:“龍興之地……” 也就是小美地圖上標注名為黑龍江的地方。 “是從北面來的蠻夷,侵擾大清邊境之事嗎?” “龍興之地是咱們祖先居住的地方,北面蠻夷南下侵擾數年不斷,似有愈演愈烈趨勢,如今朕要為平定噶爾丹做準備,此去東行,走的是盛京到寧古塔的路,從水路走,乘船而行,路途舟車勞頓吃苦,絕非北巡可比?!?/br> 康熙道:“保成大了,朕該教導你如今大清所面臨的諸多國事,北面沙皇俄國的威脅,是我大清邊境最大的問題之一,然朝臣上奏所言不錯,比起更遠一些的沙皇俄國,隨時都可能東進的準噶爾汗國才是最緊迫的身側大患?!?/br> “準噶爾汗國勢力越隆,一統西域只是遲早的事,就在最近這幾年?!?/br> 康熙點到即止,未在多說,只對胤礽囑咐:“下個月朕將外出東巡,趁著近日清閑,將新得的兩本書都學透了,另有朝堂機務,且不能掉以輕心?!?/br> 汗阿瑪這樣鄭重的模樣他還是第一次見,胤礽心頭一緊,當晚放棄了看動畫片的時間,轉而專攻杜立德所寫的書籍。 他問系統:小美知道北面蠻夷的事情嗎? 【距離太遠啦!小美只能為小朋友呈現出地圖來,但是更多的信息采集需要電子流與磁場,小美沒有辦法距離大老遠地進行cao作?!控返i于是遺憾作罷,這樣重要的國事,恐怕除了汗阿瑪沒有別人能夠為他解答了。 次日,康熙御前的奏折堆得比前幾日都要高,其中有一疊為朝臣上奏言事,帝王指點胤礽翻閱奏折,命他讀出朝臣所寫。 “今北面蠻夷多次南下于龍興之地侵擾、搶掠,皇上遣使與沙皇俄國交涉均為奏效,鑒于其對皇上警告充耳不聞,仍然侵擾我大清邊境行為,臣啟奏,不可再對北面蠻夷妥協、忍讓,唯有以軍相壓,以武相對,方能驅趕走如狼似虎的北面蠻夷?!?/br> “龍興之地生患由來已久,而北面蠻夷侵擾之事在多年前曾出現,然將軍出兵,殺死敵寇,未出幾年,其死灰復燃,再次南下擾我大清邊境。邊境之憂,恐怕不在于趕跑侵擾北蠻,而在于防,只因北蠻如野草,野火燒不盡而春風吹又生矣?!?/br> 光奏折之中,關于此事的討論就有截然不同的兩種爭論,每一個人說的都有道理,每一位朝臣都不是泛泛之輩,僅僅是講述龍興之地的奏折,就足有數十本。 帝王未能說同意與不同意,而是命胤礽在其上代寫下已閱字樣。 這般敷衍般處置奏折的行為,倒是令胤礽不安了起來。 “汗阿瑪很少會在批閱奏折時候偷懶,您現在不拿定主意,是因為這事棘手嗎?” “此事,待朕東巡后再做決定,知己知彼百戰不怡,朕也要看看關東邊境的情況,才可進行下一步布置?!笨滴跣α似饋恚骸爸贿@一點,就令你嚇著了?” 胤礽搖了搖頭:“兒臣沒有嚇到,兒臣心里也知道,外面的世界一定不會像皇宮中這樣安逸?!?/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