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8
是為了不關在毓慶宮學習,可不是為了提早去當差??! 【小朋友別想了,講學成功就是出閣當差,你是太子,哪里有讓你閑著的時候?小朋友距離社畜只有一步之遙,只要您爸爸生病或外出,那就是太子監國,如果您父親出了意外,您就要被迫繼承皇位了!】康熙這邊又問胤禔:“保清長大以后可有什么志向?” 胤禔答道:“兒臣從小就崇尚武藝,于文一道僅僅粗通,勉強通過上書房的課業考試,長大以后兒臣愿為大將軍,為大清守衛邊疆,維護安寧,甚至開拓疆土!” 這父子二人一問一答一點都沒避諱胤礽,康熙意味深長的態度令胤礽警鈴大作。 汗阿瑪這是什么意思?這是在逼圖圖哥哥選擇自己未來的發展道路,他想讓圖圖哥哥成為“打工仔”! 胤礽心里有些害怕,唯恐汗阿瑪說出讓圖圖哥哥以后輔佐自己的話。 胤礽:所以,果然還是拉更多的人下水才能遠離當社畜的命運。 “汗阿瑪,兒臣從小就對百工有興趣,待兒臣講學完成,以后想要去工部發展,之前兒臣就弄了人工孵化法,不孕不育工作室,還有隱字寫信法。如今橡膠還未有結果,兒臣以后還想修路修渠道,這次去蒙古最不方便的就是上茅廁了,兒臣以后還想改善茅廁……” 康熙又聽他那小嘴叭叭叭說個不停,越聽說得越歪。已經在胤礽的“錘煉”下保持良好心態的康熙沒有再發怒,而是不置可否地“唔”了一聲,敷衍道:“到時候再說吧!” 帝王也不說一國太子盡對這些小事感興趣還怎么成大器,他只要看到胤礽有站出去一施所長的態度,就知道這兒子早晚有一天會落入自己布下的網中。 愛發展民利民生沒事,太子有這心,就去培養,總比孩子縮在紫禁城不愿出去見人,做縮頭烏龜要好。 “你得先講學成功,才能與朕商談想要去哪個部?!笨滴跽f著說著將話給圓回來了,明晃晃在前面擺個坑給胤礽,就問他踩不踩下去? 胤礽撇撇嘴,心里腹誹:汗阿瑪是大狐貍! 胤禔做看看右看看,暗暗擔心傻弟弟會把自己給玩脫了,到時候他怎么才能將傻弟弟從汗阿瑪的“魔掌”中救下來? 不是他說,保成這傻弟弟除了讀書有點腦子,又喜歡搗鼓些好玩的,對于人心叵測、爾虞我詐一點防備都沒有,汗阿瑪直接讓傻弟弟去辦差,豈不是將小綿羊丟到狼群里,讓無辜的小羊面對狼群虎視眈眈被迫成長? 就算是為了培養太子也不用這樣激進吧?傻弟弟那么單純,就連坑哥哥都擺在明面上,一點沒有心機,就這樣他是怎么做到總是惹汗阿瑪火冒三丈的? 胤禷迷惑了,陷入了沉思中。 【小朋友,小美覺得我們還能換個思路?!?/br> 胤礽:換什么思路? 【既然生活對您殘酷,那您就只能躺平接受了。您已經是太子了,既然想要搞事情,不如放飛自我,讓別人沖在前頭,而自己躲藏在幕后?】白虎舉起虎爪發言,而后撓了撓抖動的耳朵。 【您下次做事別自己沖在前面讓您爸爸知道呀,您可以唆使,啊不,是蠱惑別人去做?!控返i:所以只要汗阿瑪不知道是孤做的就好了。 胤礽若有所思,面上乖乖地對康熙保證:“兒臣一定竭盡所能去獲得大臣們的認可,不令汗阿瑪失望,也能給汗阿瑪掙面子?!?/br> 康熙沒忍住手癢,又一個暴栗敲在了胤礽頭上。 胤礽吃痛驚呼一聲,捂住了自己的腦袋,委屈兮兮地看著康熙。 他那敢怒不敢言的樣子,活脫脫一個受欺負的悲慘孩子。 胤禔見狀,欲言又止,幾次想為胤礽說情,心里暗暗嘀咕:汗阿瑪對傻弟弟嚴厲太過了。 可他轉念一想,傻弟弟到底是太子,現在對他嚴厲一些,總好過以后他嘴不把門在外人面前說錯話吃虧吧? 胤礽見圖圖哥哥不發一言,知道現在是沒有人幫他了,于是只能按耐下活躍的小心思,老老實實的繼續去學習,力求在出閣講學時發揮良好,讓文武百官對他刮目相看。 胤礽:孤講學講的好,不就是給汗阿瑪掙面子的事嗎?汗阿瑪這么愛面子的人,把自己優秀的繼承人拿出來顯擺顯擺,這有什么不好說的。 都說康熙是胤礽肚子里的蛔蟲,胤礽對汗阿瑪的“小心思”也一清二楚。 他不僅愛面子,還喜歡顯擺。從內務府的錢袋子顯擺到這回汗阿瑪帶他去蒙古,胤礽更加認識到了汗阿瑪的虛榮心。 他不僅要秀自己的財富,他還要秀小孩子呢!這時候如果兒子給他丟人,那愛面子的汗阿瑪肯定是要生氣的。 胤礽是個乖孩子,盡管總是氣汗阿瑪,但他又愛汗阿瑪,為了父親的面子,他憋著口氣更加努力學習講學時涉及的書籍。 這一段時間以來太傅們被他糾纏不休連番提問,不少人都招架不住太子殿下的十萬個為什么,除去太傅、太保、太師,康熙又給胤礽安排了規模龐大的教師團隊,翰林院的編修與學士也一個個都成為了來為太子解答疑惑的臨時講師。 太傅們得知太子殿下為出閣講學在做準備,各自在朝堂之間與同僚交流時也透露出了幾分消息。 因此當康熙告訴滿朝文武,年僅7歲的太子即將出閣講學時,除去小部分人驚訝以外,大部分人竟是平靜對待,顯然早已知曉。 在佟國偉的授意下,御史上前進言:“皇上,太子殿下還年幼,現在出閣講學是否為時過早?” “太子得天所授,聰穎敏慧,以他如今掌握的學識出閣講學不成問題,結果如何自有滿朝文武共同評定,”康熙淡淡道,以不容置疑的態度將太子講學事宜安排下去。 佟國維啞然,看來皇上是鐵了心的要讓太子出閣接觸朝堂了。 卻說胤礽委托給康熙發展的京城南郊外“不孕不育研究室”研究成果顯著,在胤礽進行講學以前,帝王招走了曹珍,說是終于研究出了能夠為曹珍作手術的方法。 力求將傷害減至最小,又能最大限度不影響曹珍日后的生長發育。 主刀大夫本身并不是個大夫,而是一位年輕的仵作,他手拿的特別穩,對于尸體解剖熟練的很。由于他對人體結構的精妙之處掌握嫻熟,又天分過人,被那會徒手搓藥丸的崔院判破格收為弟子,成為了紫禁城中掛名的醫士之一。 這位大夫先是為曹珍開刀,待一個月后曹珍傷口愈合,可下地行動,崔太醫觀察之下發現他的小雞與蛋蛋恢復自然生長,遂告知帝王。 然后康熙又命那天分過人的主刀大夫為胤祚開刀。 從此,皇室少了一位天閹阿哥。 康熙感嘆:“誰又能猜到保成瞎胡鬧折騰出來的‘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