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0
,蒼梧武尊是被我送到這里來的”他言下之意很明顯,方婧慈卻只搖搖頭,語氣有些苦澀:“但你卻不知道,蒼梧城欠你母親的,是她的整個人生。所以我沒有資格怪你,因果輪回,都是應該的?!?/br>她轉身從影衛的手中接過托盤,抬頭望向天邊將落的夕陽:“以后千百年,蒼梧城都不會再有城主了。正因為蒼梧城是我的家,所以于我而言,它既是責任,也是枷鎖。托盤晚些時候過來取,幫我謝過陛下的酒,他合該是九州之主,這盛世會如他所愿?!?/br>……暮色蒼茫,天邊星斗閃爍,待整座皇城徹底融入夜色中時,暗獄內取回的紅木托盤被呈到了敬誠殿的御案上。凌燁掃了一眼紙上的字跡內容,他手邊是大胤開國時賜予蒼梧方氏的丹書鐵券,蒼梧城主令牌和鎏金印章,以及蒼梧城內外所有的明暗布防圖。方婧慈的來意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凌燁聽到皇城守衛軍稟報的時候,本也以為這位女城主是來談條件要人的,但卻沒想到,她是來交還方氏地望,以及赴死的。大胤開國的時候,太祖曾在太廟對天地立下重誓,一起打天下的十六姓氏,其世家地望永不收回,蒼梧方氏就是其中之一。就如同五年前參與齊王謀反的硯溪鐘氏一樣,即便凌燁能誅其三族,但今日的硯溪城依舊還是鐘氏的地望。坐在城主位置上的那個人,縱然是他選的傀儡,也還是得姓鐘——硯溪鐘氏的鐘,朝廷依然不能在此設知府。方婧慈今日將丹書鐵券和城主令印交還到他手中,從此蒼梧城便就再不是方氏地望了。方婧慈提的條件并不算過分,她會和方鴻禎一起死,但是家族里的老幼婦孺,以及并未參與此次敬王叛亂的族人,和她的兒子方修然,凌燁要留下這些人的命。她會說服方鴻禎,交出敬王大軍的行軍布陣圖,以此來交換她兒子的命。凌燁最終還是允了。這位女城主進殿的時候,便做好了交還一切的準備,凡蒼梧城城主的種種全都帶齊了。她出去的時候,只問凌燁要了一壺酒。凌燁目光落到托盤里詳細的手書上,他拿起來看了一遍,喚來影衛吩咐道:“和昌州送來的芮何思的口供一起,八百里加急送到中州前線朔安侯處?!?/br>中宛邊界的交戰曠日持久,但彼時的昌州亂局已經落下帷幕,定康城已被寧州駐軍接管,定國公府的男丁女眷被全部拿下,不日押解帝都候審。定康戰事一畢,從穎海過來的昌州駐軍又在謝嶙的率領下疾速奔赴東海前線,支援同東瀛西洋聯軍作戰的連松成。蘇朗啟程回帝都復命之前,和星琿一起再次回了趟穎海。時隔數月,在戰火和瘟疫里瘡痍滿目的不夜城,終于在夜幕降臨后又一次點亮了滿城的璀璨明燈。蘇朗和星琿抵達穎海城下的時候,正是華燈初上時分,遠處金碧樓臺映入眼簾,心頭百感交集。戰亂人禍過后,方知今日繁華太平來之不易,軟紅香土下,埋藏著的是很多志士仁人的血。翌日清晨,他們起了個大早,騎馬去了趟城南賣早點的鋪子,他們家的炸小黃魚酥香軟口,是蘇大寶最愛吃的。小小的一個土包,埋在城外虹開嶼下,這里的陽光最盛,曬太陽很是舒服,蘇朗當初擇了這里的一寸地,直到將那幅瀾江洪波的水墨圖還給周敏才,他才第二次再來到這里。星琿伸手握住他冰涼的手,那日他不在蘇朗身邊,是如何發生的他并沒有去問。他回到穎海的那天夜里,院落門前掛著一盞白燈籠,蘇朗落在他頸肩的那滴淚,燙的他心口一窒。苦痛封于心底,生活還需前行。七月流火,昌州戰后收尾已畢,蘇朗和葉星琿啟程返回帝都,路上恰好碰到了同路的蕭高旻和葉書離。葉星琿和蕭高旻有正事的時候還能暫時握手言和,同心協力一下??梢坏╅e下來,這兩人就又開始看彼此不順眼了,去帝都的一路上就沒消停過,走了一路就掐了一路。剛開始的時候,蘇朗、葉書離以及護衛們還會拉一下架,幾次過后,整個車隊就再沒人理他們倆了。扭打了一路,抵達帝都的時候,兩人武功居然還精進了些許,倒也不算白折騰。從昌州押解回來的一干人等悉數關入天牢,不日三法司會審。蘇朗他們四人面圣稟完昌州事宜后,就一同去了武英殿,剛進去正巧就碰著了被謝初大統領堵在殿門口一臉心虛的楚珩。星琿就好像沒看見他大師兄的求救視線似的,干等著看好戲。葉書離就更是過分了,從懷里摸了一把瓜子分給星琿和蕭高旻,時不時地還在一旁添油加醋說上兩句。蘇朗沒和他們一起鬧,只到武英殿和謝初打了個招呼,就又折返回了一趟敬誠殿。凌燁正在批閱奏折,蘇朗剛才面圣的時候并未交還浮云地紀,這會兒他獨自回來,凌燁并不意外。見蘇朗帶著劍匣進來請安,他抬頭看了一眼,笑道:“免禮?!?/br>天子影衛上前取過劍匣,蘇朗卻沒起,反而俯首拜了下去:“臣向陛下請罪?!?/br>凌燁訝然從折子上移開視線看向蘇朗,過了片刻,復又笑道:“犯什么事了?”蘇朗抬頭:“臣越權矯詔,欲擅自調動寧州駐軍?!?/br>凌燁扔下手中折子,笑容微斂,只淡淡“嗯”了一聲。蘇朗跪在下首,見陛下目光沉靜,落在自己身上,卻許久不語,一時間也拿不準陛下是什么意思。過了半晌,才見皇帝面無表情地緩緩道:“你沒讓朕失望?!?/br>蘇朗心里一驚。剛才的深沉顏色仿佛只是個須臾閃過的幻影,一眨眼間皇帝又是和顏悅色,聲音里甚至還帶了兩份笑意:“行了,事急從權,不算矯詔,起來吧?!?/br>蘇朗借浮云地紀在昌州做的事,他當然知道,只是沒有提。盡管天子影衛出身的懷澤總兵以及謝嶙的部隊在寧州駐軍被浮云地紀調動以前,都已經到達了穎海,但這并不能抹去蘇朗曾經的越線舉動。他不提,是因為他在等穎國公府自己選擇說與不說。皇帝的信任從來沒有理所當然,容忍有限度,所以臣子才不可驕。那時蘇朗并不知道,今日他御前請罪,此后百年,穎海城依舊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作者有話說:完結章只寫好了一半,明天中午來看。越到完結我腦子越卡T_T,就是要寫什么都知道,但每句話都不滿意的那種,我可能有毒。第112章歸海(正文完結)宣熙十一年是一個不太平的年歲。二月,昌州鬧了一出驚天動地的州試舞弊案,本以為只是一場世家爭權引發的鬧劇,卻不想九州一切風浪自此而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