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3
…… 她不能再失敗了。 這次因為運氣好,正好弄斷了他的手臂延遲了他的作案時間。下次如果再出意外,很有可能會出現不能拯救的被害者。 “你不用太擔心,下次穿越前,我肯定會做足準備的。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這段時間,我會讓劉叔叔調查他所有的個人信息,并且監視他的一舉一動。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我還想在這個世界將他繩之以法?!?/br> 虞瑾佳嚴肅地說:“如果在過去就抓住黎良平,就無法知道他殺人的真實原因。他為什么要殺害那些被害者,又為什么要栽贓給宋嘉德……他還是我的殺父仇人,爸爸臨死前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我不能讓這件事就這么輕易地在過去了結,我需要知道全部的真相?!?/br> 作者有話要說: 不是還有4次穿越嗎! 實話說,大綱曾計劃過男女主互相死一次的世界線(反正穿越次數多著呢……正愁怎么用掉)如果不要看虐,那就讓男主繼續醫院里躺著吧(背景板工具人男主:???老婆救我?。?/br> 沒人理我,我就自個兒看著辦了~說不定寫著寫著又想了其他世界線……其實我也不忍心開虐,貓貓嘆氣.jpg 117、調查與接近 在和封景曜結束通話后,虞瑾佳立刻打電話給了劉超。 為了讓劉叔叔相信自己,她謊稱再度催眠后看到了兇手的容貌,十分肯定地表示真兇就是黎良平,希望劉叔叔能給她黎良平的詳細資料,并讓警察暗中監視他的一舉一動,調查他所有的不在場證明。 懷疑兇手認識宋嘉德的爸爸在調查宋嘉德人際關系時,也曾把班主任黎良平考慮在內。但是,第二案中,黎良平有不在場證明。 第二位被害者與丈夫最后的聊天記錄是晚上九點,說還有半小時到家,但九點,黎良平已在家中,有鄰居作證。而這之前,寧南小學的教職工正在聚餐,一直吃飯到八點半。隨后,黎良平駕駛面包車送喝酒無法開車的孫武明回去。 將孫武明送到再回家就十分鐘的路程,考慮到殺害并埋尸體的時間,以及被害者的家離黎良平居住地足足一個小時的路程,所以黎良平沒有被考慮在嫌疑人的范圍里。 但知道黎良平是兇手后,虞瑾佳仔細推敲就發現這其實是一個障眼法。 被害者最后的聊天記錄真的是被害者親自發出的嗎?如果不是,那九點被害者可能已經被殺害或者被迷暈了。半個小時到家也是一個迷惑警方推測被害地點的手段。 那么,孫武明的人證經得起推敲嗎?有一個關鍵詞是“喝酒”。 如果孫武明不是共犯,完全有可能是被黎良平下藥,讓他誤以為自己喝醉了酒才睡了過去。其實很可能在路上就遇到了被害者。 為了給自己設計一個完美的不在場證明,黎良平可能是把尸體放到后備箱后先送孫武明回去隨后再返回家里讓鄰居目擊到自己。最后再趁著夜黑風高的深夜里處理尸體。 當然,這個只是虞瑾佳從結果反推回去的一場猜測,具體黎良平是如何給自己做到這個乍看下來非常完美的不在場證明,還是一個未知數。 而且離第二起兇殺案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六年,現在再想重新調查黎良平不在場證明的真偽性,也是一件幾乎不能完成的事情……但虞瑾佳還是抱著或許有一絲破綻的心理,想要把黎良平這個人從頭到尾地調查一遍。 而且爸爸不清楚黎良平平日里也能駕駛學校的面包車,所以沒想到他有藏尸和運尸的手段。就像虞瑾佳最初,也被他的電動車給忽悠到了。 畢竟誰會想到他膽子那么大,竟然用學校里的面包車殺人埋尸! 更重要的是,誰會想到一個是家長們眼中異常敬業的好老師會是一個道貌岸然的殺人兇手!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虞瑾佳也不愿意相信這個讓人難以置信的事實。 所以,當她把黎良平是真兇這個事實告訴劉叔叔時,劉叔叔顯然也是不敢相信。 在他眼中,黎良平同樣是沒有任何疑點的。他外表溫文爾雅文質彬彬,看上去十分的斯文,為人也非常和善,讓人無法與那些殘忍變態的罪行聯系在一起。 但高智商的殺人犯看上去就像是好人,哪怕他們說謊,也容易讓人輕易地相信他們的話。因為他們會蠱惑人,就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在我們中間,不讓任何人懷疑上自己。 所以哪怕不敢相信,劉超也在虞瑾佳信誓旦旦的肯定中將黎良平列為了頭號嫌疑人,并在最短的時間內為虞瑾佳查出了黎良平的生平資料。 根據一項聯邦調查局對連環殺人犯的研究:他們大都童年有過悲慘遭遇,其中有74%受過心理虐待,42%受過身體虐待,43%受過性虐待,超過一半人的父母有精神病史或犯罪記錄。甚至大腦內部的成像圖顯示,暴力罪犯前額葉皮層的腦細胞數量比正常人少11%。 這部分大腦負責移情作用、幽默感和人格。前額葉皮層受到很大損傷的時候,可能會導致這個人冷酷無情地虐殺他人。 但黎良平的資料中,并沒有遭受過任何虐待,甚至在外人眼中,黎良平還是個模范大孝子。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黎良平出生在一個很普通的農村家庭,父親在他十歲時逝去,他母親隨后改嫁,一年后與繼父生了第二個兒子。而在他十八歲高考前,繼父和七歲的弟弟出車禍去世,隨后母子兩人相依為命。 外人眼里,無論是親生父母還是繼父都不曾虐待過他,與弟弟關系也很融洽。而他從小學習成績就很好,尤其是理科,是村子里少有的考上名牌大學的高材生,可謂是家門榮幸。 而大學期間,他加入了學生會,積極參加各種活動,一共獲得了十二次獎學金,其中還有兩次是國家獎學金。甚至在學習之余,還學習了一段時間的散打。 很多農村地區出來的孩子在接受了高等教育、見識了大城市的豐富資源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后,基本都不愿意回到消息閉塞、貧窮落后的農村里工作。 但黎良平畢業后由于母親生病直接返回了村子,并且因為需要照顧生病的母親,就近在他的小學擔任起了數學老師,也就是寧南小學。 小學里,男老師本身就少,優秀的男老師更是少上加少。 師資難招難留、待遇地位低下、成長空間狹窄等痛點仍困擾著農村教師群體,很多老師教著教著就去了市里,但黎良平還是義不容辭地留了下來。 而在家長和學生的眼里,他愛崗敬業,有著良好的師德,作為班主任有著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非常關心和幫助自己的學生。 甚至在寧南小學從教的二十年里,他多次被評為縣、市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