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4
阿爺是他最親的人。“汐兒長大了?!碧匣视袣鉄o力一笑,“皇帝,朕大行之后一切從簡,不宜鋪張浪費。你也不要過度悲傷,切莫忘記你是皇帝。人總是要走的,我活到如此年紀夠本了?!?/br>玄和帝抹抹眼淚:“那些個太醫無用,兒臣即刻下旨找醫術高明的大夫來?!?/br>“不用了?!碧匣蕮u搖頭,“我已經用不著了。不凡,答應朕一個臨終遺愿好嗎?”沈晫有種不好的預感,不會是讓他娶六翁主吧?那可不行。心里打鼓,沈晫面上不顯:“太上皇盡管說,但凡臣能做到必不推辭。只是臣已有妻兒,有些事不好答應……”盡管沈晫說的委婉,眾人還是聽出其中之意。遺愿是什么都行,讓他娶六翁主不行。太上皇淡淡笑:“不凡是朝廷的棟梁。朕只愿你守護朝廷,輔佐新帝治理國家?!?/br>此言出,所有人靜默?,F下沈不凡已大權在握,太上皇卻讓沈不凡不要肖想帝王之位,安安心心當個輔佐新帝的臣子。換作任何一個人,面對唾手可得的權力頂峰,誰會答應?沈晫垂眸,輕輕一笑道:“在太上皇心里誰將是新帝?若新帝無能,如何輔佐?”“不凡,新帝必不是無能之輩?!碧匣饰站o沈晫的手,“請你好好輔佐他?!?/br>發現太上皇另一只手顫抖,沈晫不動聲色瞄鄭汐,莫非……不愧是太上皇,臨死還想著給子孫鋪路。若沈不凡沒死,面對如今境地確實只有六翁主才能牽制沈家,可他不是……“哈……不凡……你就答應……我這個……臨死之人……最后的愿望吧……”太上皇突然大口大口喘氣,話也說得斷斷續續。唯有抓著沈晫的那只手握得死緊,似乎沈晫不答應就不放開。他行將就木,能為子孫做的只有這一件事。最后的一件事,他一定要完成……“皇阿爺!”鄭汐忙扶住太上皇快倒下的身子。眾人焦急呼喊太上皇,玄和帝急宣太醫。“不……凡……”太上皇提著一口氣,一定要得到沈不凡的承諾。否則死不瞑目。看著太上皇孱弱卻十分努力的樣子,沈晫很想說他從來沒想過坐上那個位子。他不在乎,也永遠不會在乎皇位。這些已來不及說,他能做的只有讓老人家安心離去:“我答應?!?/br>滿堂皆驚,誰也沒想到沈晫會答應。太上皇只余最后一口氣,拖下去才是好辦法。太上皇笑了,抬頭望著沈晫:“你發誓……發誓永遠……輔佐……沈家……”“我發誓,沈不凡定竭盡全力輔佐新帝?!鄙驎屪⒁曁匣实难?,無比真誠道,“如有違誓,定讓我不得好死。在座皆是見證人,沈不凡言出必行。太上皇,我不會食言的?!?/br>幾不可聞點頭,太上皇含笑往后倒下。緩緩閉上的眼,緩緩倒下的身體,壽命到盡頭。“皇阿爺!阿爺!”鄭汐哭喊。眾皇子皇孫、大臣們跪下,太監、宮女跪下。玄和帝跌坐在地,淚盈滿眶,卻遲遲落不下來。太醫匆匆趕到,檢查后正式宣布:太上皇駕崩。退后一步,沈晫向太上皇磕一個頭。比起虛構人物,太上皇一生才是真正的傳奇。一個太監急奔,敲響喪鐘。宮中所有太監宮女跪下,叩首相送逝去的太上皇。舉國大喪。玄和帝一生皆聽太上皇之命,他視太上皇如父如母,敬愛尊崇著。這次玄和帝沒聽太上皇的,他大辦葬禮,下令禁宴樂嫁娶,舉國哀悼。從此玄和帝不再過生辰,只祭拜太上皇。棺槨放在大殿中,文武百官一一上前叩拜。玄和帝跪在最前面一動不動,仿佛丟了魂。太子、三皇子主持大局,六翁主同玄和帝一樣悲傷至極。駙馬徐緣跪在鄭汐身邊,多次想勸,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嬪妃們皆戴孝跪著,哭哭啼啼不停。十翁主嚴肅跪在白妃身邊。沈晫拜完后退出大殿,無奈一聲嘆。一個戴孝的男子嘴邊還沾著糕點屑,匆匆進殿。沒見過那人,沈晫順手抓個小太監問:“剛剛進去那人是誰?如此橫沖直撞?!?/br>“回沈大人話,那是五皇子?!毙√O躬身道,“一直被關禁閉,剛剛放出來?!?/br>皇上正傷心欲絕,不可能想起這么個兒子。沈晫沉思,如此說是有人……看來后宮也不太平啊。只是不知現在的五皇子,是誰手里的槍。應該和他關系不大,隨便吧。紅硯從殿里出來走向沈晫,他們到無人的地方說話。紅硯好奇:“聽說太上皇……”“臨死前逼我發誓不能肖想皇位,還得好好輔佐新帝?!鄙驎専o所謂道,“反正我本來就沒那打算,就讓老人家走得安心吧。只是他們老防著我,恐怕會遺漏更危險的人?!?/br>【作者有話說:_(:з」∠)_有小可愛將大傻子的幾個弟弟弄混了沈不惑,二弟,妻子有身孕。沈不拘,三弟,已和離,喜歡兵部尚書嫡女。沈不羨,堂弟,二叔沈風凜的大兒子。意中人在邊關。(ps:他是送石蒙國使者進京的,皇上沒讓他回邊關。)】一百五十三、尚書下臺“你的意思是……”紅硯擔心將有一場腥風血雨,“解決外患后,他們還有內憂?!?/br>內憂不過婉轉的說法,實際是內斗。說到底,皇位只有一個,成為皇帝的人也只有一個。既然他們有意上演好戲,沈晫不介意把舞臺讓出來:“接下來我們就等著看好戲吧?!?/br>順便漁翁得利。沈晫一笑,他只答應太上皇輔佐新帝,可沒答應不干涉新帝的人選?;蛟S太上皇認為他和六翁主有情分在,所以不忍心下手。太上皇哪里知道他不是沈不凡……葬禮辦得十分隆重,太上皇入陵寢后皇上還派幾名太監宮女常年守候。當重新上朝,玄和帝再無往日的精神,坐在高位上儼然一個垂垂老者。接連好幾日皆如此,玄和帝甚至不再勤批奏折。奏折全堆在御案上,無人問津。閣老們數次勸說玄和帝,沒得到什么結果。太上皇的死抽去玄和帝的所有精氣神,若不能振作起來,恐怕……太上皇已逝,大臣們可不想再吊唁當今皇上。越來越多的人勸皇上,太監、大臣,在皇宮里,在朝堂上。“太上皇已仙去,還請皇上保重身子?!毙滩可袝ご笕顺隽?,“以江山社稷為重?!?/br>被勸多了,玄和帝終于爆發,罷掉出言勸說的刑部尚書肖大人之官職。全朝文武靜默,有人勸皇上三思,同樣被罷官。玄和帝極其不悅:“誰想提前告老還鄉,盡管說?!?/br>沈晫上前一步也想試試會不會被罷官,他就是對不當官有種莫名的執著。肖大人立即擋在沈晫面前,摘掉官帽朝皇上磕三個響頭。肖大人眼中極為不舍:“草民謹遵圣諭?!?/br>而后肖大人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