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58
戲,還是年輕人的膽子大!” 呼延錦已經看出,徐九公的內力已經大不如前,人也老了很多,只不過是比尋常八旬老人好些罷了。這都是當初為了救他…… 他滿心感激的扶著徐九公手臂道: “九公,既然來了,就別急著走,這里離京城近,交通又四通八達,您安心住下來,有事阿錦替您跑腿?!?/br> 徐九公哈哈大笑道:“我就是來找你,幫忙跑腿的!” 他們不愿意去莊上,就在馬場住下來, “阿錦,你還記不記得,我曾跟你講過,大明的丐幫,比以往歷朝歷代,人數更多更龐大?” 九公和呼延錦坐在樹下。 不遠處,米雷一幫人正在烤雞,陳長老正在指點他們如何裹泥。 “我記得,您說過,起源于太祖皇帝對丐幫的包容?!?/br> 九公點點頭又問:“那你知不知道,丐幫為什么只有長老才習武?也就是說,大明的乞丐人數雖眾,可武力卻沒有擴張?!?/br> “難道也是太祖皇帝……” “你很聰明。太祖皇帝給丐幫的包容,不是白給的,用作交換的就是,丐幫要去幫助皇帝制衡流民,但又不能過于強大。 這正是他的高明之處,賤民以流民、乞丐為主,兩者之間的平衡,讓他有更多精力去對付外族與政敵。 但后來,靖難與北遷,讓流民與乞丐急速增多,導致這個平衡越來越難。丐幫武力不足的弱點也就暴露出來。 你看,你親身經歷的官臺山流民起事,就已經暴露無遺?!?/br> 徐九公嘆了口氣,搖頭道:“我老了,沒辦法管太遠的事,離開鳳凰寨,我去了廣東,就是想解決這個問題。 這次在粵閩,丐幫在對抗倭寇進犯中,損失巨大,幾個長老都獻身戰場…… 我趁此機會,把南丐幫的幫主換了,長江以南,正式交給了新幫主。北方,我也想找個人接替我?!?/br> “您是說陳長老嗎?他人很不錯,在幫中也很有號召力。多次行動,他都給了我很大的幫助?!焙粞渝\眼光投在陳長老的身上,笑道: “若是他有事需要我幫忙,必不推辭?!?/br> “陳長老好是好,卻只是個將才,不足以為帥。老夫……看上的是你! 你以為他們為什么拼了命的幫你,從知道你是吾將軍的兒子,我就告訴他們,你是幫主繼承人!” 他看見呼延錦滿臉驚異,也朝他瞪大眼睛,又笑道: “你怕什么?又不要你和阿蕎兩個,穿上破爛衣服去蹲城門!那些小事,你還讓陳長老、古長老去負責?!?/br> “九公……我……” “你你你,你什么你?你也不可能再回朝廷為官了,劫富濟貧的時候,順便管管乞丐有什么難?” 九公用綠玉杖的杖頭,在呼延錦頭上敲了一下,又說: “你數次開倉放糧,施粥贈藥,丐幫子弟參與的不少,人人都替你立口碑,丐幫中基本沒有不服你的人,有不服的,老乞丐替你打到他服!” 這事來得太突然,呼延錦還在七上八下,徐九公說: “你看看你的手心,里面有什么?” 呼延錦自然的攤開右手,正想說啥也沒有,徐九公飛快的將綠玉杖放在他掌上,笑道: “看見沒有?你手心里有責任!……好啦好啦,老乞丐聞到雞烤香啦!” 九公站起來拍拍屁股走了:這下終于空出手來,可以好好吃雞了。 留下呼延錦一臉苦澀:責任?我富家翁的美好生活才剛剛開始,這就結束了? 現在看,應該是九公早已告知皇上,他將丐幫幫主之位,傳給了呼延錦。否則,皇上哪會放任銀面魔君,從不過問? “草民愿遵皇上旨意?!焙粞渝\再次抱拳道。 丐幫與皇族的關系,只有幫主一人知道,這也是當初朱元璋與徐九公的約定。 皇上今天真是高興,有了皇長子,找回了meimei,又再次得回自己親自培養出來的助手。他笑哈哈道: “想不到,朕與你緣分未了。朕給你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十六抬大轎把朕的皇妹娶回去,又不能暴露你們的皇族身份,你能否做到?” 原來是這個秘密任務……花蕎松了口氣,張樾嗤之以鼻: 皇族?你有人家有錢嗎?再說,皇族就一個身份值錢,你這“秘密”的皇族,這身份也發揮不了作用??? “遵旨?!?/br> 呼延錦終于安了心,這等于是皇上已經答應了他們的婚事。 花蕎心里甚至有些小小的激動,皇上是她的長兄,現在有長兄的祝福,她便沒什么遺憾了。 “皇上,您這‘秘密皇族’,人家除了自己花錢把八抬大轎,改成十六抬大轎,好像也沒什么實惠,搞不好,還會被人說僭越……” 張樾好心提醒皇上,十六抬大轎,本就是皇族才用。 皇上手指在茶幾上彈了彈,眉毛一挑,笑到:“這有何難?朕下一道圣旨,姑娘在宮里為貴人治病有功,賜你姓朱,大婚能用十六抬大轎,這不就妥了? 到時,朕再賜你們一對皇令牌,就叫做……鳳花令,‘見令如朕親臨’。呼延,這份賀禮你滿意了吧?” 呼延錦臉上掛著笑容,心里卻罵罵咧咧: 皇上,這明明是你的套路。鳳花令能用嗎?天下獨我們夫妻倆有,令牌一亮出來,不就暴露身份了嗎? 張樾也心知肚明,皇上太陰險,圣旨和令牌,都是隨時可以廢止的東西,說了半天,還是在限制呼延錦。 只有花蕎歡歡喜喜,姑娘執意進宮,救下了皇長子,還順便把賬跟兄長算清了。 不過,總有些賬,已經永遠也無法算清。 就像是陶青羽、高興、馬平川…… 第474章 家主大婚八方來賀 劉管家手上的賀禮單子越來越厚了。 三河縣縣令忽然聽聞,皇上傳圣旨的隊伍就要進三河縣了,趕緊帶著縣丞到縣衙門口恭迎。 很快隊伍敲鑼打鼓的過來了……這是點了殿試前三甲才有的陣仗,難道……三河縣里有喜事了? 縣令正在胡思亂想、心潮澎湃,傳旨的隊伍拐了個彎,從縣衙前面繞過去了。 “哎!哎!怎么繞過去了?這是去哪家???師爺!快,快跟過去看看!” 縣令忙不迭的催促師爺過去,自己搓著小手在縣衙門口來回踱步。 “大人!大人!是表姑娘!表姑娘那日進宮去給貴人診病,得了皇上的厚賞,還賜她國姓,明日表姑娘大婚,皇上給賜了十六抬大轎!” 師爺抓著袍子,跑得上氣不接下氣。 縣令家姑娘站在后面眼睛瞪得老大,結結巴巴的說:“賜、賜了國姓?她……她不是沾了癱子的光才……” “什么癱子癱子,快叫你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