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88
是我的堂姑。以后,我們倆的關系就更近了! 我替你打聽過了,鄭彥相貌人品都不錯,關鍵是,人家對你的印象不錯,一家人都等著你過門呢?!?/br> 花蕎支支吾吾,不知道說些什么才好,只好說: “害!這還有兩年多時間呢,兩年以后,真定長大了,寧兒也長大了……” 孫貴妃“噗呲”笑到:“真定長公主長大是真的,寧兒才四歲,剛學犟嘴,她能有多大?” 不過,她也是個冰雪聰明的,花蕎不會無緣無故提起真定,怕不是想等將來,來個移花接木、偷天換日? 只要能讓皇上有臺階下,無損皇上顏面,她愿意出面,替花蕎做說客。 兩人心下默契,轉眼間已經來到武英殿。 殿外的周正看見貴妃娘娘和長公主一起過來,也不好阻攔,就讓她二人進殿了。 皇上說過,貴妃娘娘過來,不用通報,直接進去。那也不能只攔寶應長公主一個??? “臣妾給皇上請安!” 皇上聽見貴妃的聲音,一抬頭,還以為是自己眼花,面前站著兩個人。 “花蕎?你怎么也來了?” “我到貴妃娘娘宮里看三公主,見娘娘要過來,我就陪她走走?!被ㄊw趕緊說到。 孫貴妃將甜湯端給皇上,瞥了一眼蕭忠、張樾,撒嬌道:“本宮要和皇上說兩句體己話,你們幾個,都到殿外候著去?!?/br> 皇上含笑默許,蕭忠、張樾、花蕎,便退了出去。 花蕎找的就是和張樾說話的機會,她向著張樾道:“張大人,是否能移步?寶應想問問太皇太后,在潭拓寺的情況?!?/br> “當然可以。不過太皇太后如今法號靜淑,長公主要稱她為’靜淑居士’?!?/br> 張樾邊說邊和花蕎向墻邊走,離開蕭忠十幾步遠。 花蕎小聲問:“呼延師兄他怎么樣?會不會有危險?” “去的路上安全,就看他到了寶應怎么做?!?/br> “怎么做?他不可能殺了吳先生。這么多年來,吳先生并無謀反之心,皇兄為何不肯放過他?” 這一點,花蕎始終想不明白。 張樾想了想說:“這么說吧,皇上不能肯定呼延的身份,吳先生本可以不死,現在,只不過做了呼延的一道測試題?!?/br> “殘忍!” “當皇上,哪有不殘忍的?現在我就擔心呼延,他是個講義氣的人,可吳先生不死,他就得死……那邊什么情況我們也不知道,只能靠他隨機應變了?!?/br> “錦衣衛里沒有你的人嗎?” “都是我的人??!” “不是說你在武英殿,皇上派人去點的人嗎?” “沒錯,那也是我的人啊。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那還用天天交待嗎?” “……” 第402章 到寶應瞌睡遇枕頭 張樾年齡和朱瞻基差不多。 朱瞻基在被冊封為皇太孫以前,也是跟其他皇子、王侯子弟一起上的宮學。 張樾雖然輩分高,可他年齡小,也和他們這些孫子輩的一起玩。 他人是聰明,可最討厭學那些一板一眼的八股文,張家是武將世家,又深得永樂帝信任,張樾一言不合就開打,他可沒少幫朱瞻基打過架。 后來,朱瞻基十歲時封了皇太孫,有自己專門的太孫師。永樂帝挑了兩個世家子弟做他的陪讀,剛好又選中了張樾。 兩人在一起的時間,超過了朱瞻基自己所有的親兄弟。 只不過,十六歲以后,他進了錦衣衛,跟了永樂帝,這才和朱瞻基交往得少了。 然而這次,張樾失算了。 他回去一點,去了一個小旗,剛好十人,小旗隊長叫做盛永華,都是跟了他幾年的人。盛永華知道張樾和呼延錦要好,不可能不懂怎么做。 張樾沒料到的是,皇上還新任命了一個,剛剛入宮的金吾衛為錦衣衛總旗長官,就是那位羅毅。 他是忠信伯羅堅的庶五子,沒入仕之前,誰也不認識。初來乍到,他就只認一個人,那便是皇上。 盛永華也沒轍,官大一級壓死人,在禁衛中尤其如此。他只好帶著手下九個校尉,聽命于他。 他們一行十二人,坐的是官船,上面并沒有漕幫的人。 呼延錦站在船頭,這才剛過了雨水節氣,冷風撲面而來,早春的寒意在船與河水的摩擦中,不斷升騰上來。 “大人,外面涼,您還是到里邊坐,您要是吹病了,我們張大人還不生吞了我?” 盛永華瞅了個空,低聲和呼延錦說了兩句。 呼延錦笑了:“哦?他經常生吞人的嗎?” “也不是經常,偶爾而已?!?/br> 兩人進了船艙,呼延錦頓時覺得暖和多了。 錦衣衛還是與眾不同,他們的船由兩班人換掌,每天晝夜都走,速度快得驚人。 呼延錦問羅毅:“漕河不是不許夜間行船嗎?視線不好豈不是容易出事?” 羅毅從鼻子里哼出來一句:“怕死別做錦衣衛?!?/br> 呼延錦真是感慨,皇上到哪里挖了這么個不怕死的寶? 日夜兼程,才八天時間,他們便到了寶應縣的安平驛。 驛站已經得了通知,早為他們準備好了快馬,他們騎上馬就往寶應縣城里去了。 “盛永華,你去縣衙跟縣令知會一聲,免得發生不必要的沖突,剩下的人,跟著呼延大人到客棧等候,我先到私塾打探,回來再與你們匯合?!?/br> 進了縣城,羅毅也不問呼延錦的意見,直接下了命令。 呼延錦暗叫不好,這是一點沒有給,自己與吳先生打招呼的時間。 他們去的客棧,離望南書院不遠,呼延錦挑了一張臨窗的桌子坐下。 很久不來寶應了,街道還是老樣子,呼延錦想起那時花蕎走在街上,想跑又怕不矜持的樣子,忍不住微笑起來。 果然,愛笑的人會有好運氣,呼延錦看見路上走來了一個人,那人比以前更胖了些,胳膊底下夾了個書袋,想不到,他真的還在準備明年的鄉試。 “徐二哥!”呼延錦笑著招呼到。 徐之衡偱聲望來,不禁大吃一驚!這可是比三弟還大的官。 他家因為徐之錦在京城做官,城里的生意全都放在大哥徐之華名下,與他們分了家。 徐之衡帶著父母住在老宅里,靠田租、房租過日子。 可這也讓他們這一農戶,穿上了錦帛料子的衣服,母親簡直是感激涕零,除了將全家人四季衣裳換了個遍,還天天催促徐之衡溫習備考。 “啊呀呀!呼延……” 呼延錦做了個“噓”的姿勢打斷他,朝他勾勾手指,徐之衡便屁顛屁顛的跑了進來。 他壓低聲音,興奮的說:“大人,您這是來端縣令的窩的?來的好??!寶應人民有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