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36
的時候,叫蘇掌柜送口新鍋給你,帶回去自己做?!被ㄊw給她示范了一下,蘭溪很快就開始給張樾燙菜了。 “高興,今天是你十九歲誕辰,師傅也沒什么送你的,這是一張方子,陳大夫也不知從哪里得來的古方,我看了一下,應該會對你有幫助。你且收著?!?/br> “師傅……” 小高百味雜陳,又驚又喜。 張樾一拍桌子笑到:“來來來,我們來玩游戲,不能讓高興一個人高興,大家都能高興?!?/br> “玩什么游戲?擊鼓傳花還是投壺?我叫人準備去?!?/br> 蘇掌柜正好端著一碟切得薄薄的牛rou進來,聽見張樾說玩游戲,趕緊問。 “上次在家里喝酒,師傅不是交了一個’剪刀石頭布’的游戲?我們就玩這個,什么也不用準備?!?/br> “對!就玩這個,我和蘭溪也參加!”花蕎高興的叫到。 蘇福哈哈笑到:“老哥,你倒提醒了我,現在大明朝代變了,對娛樂抓得也沒那么嚴了,我可以在店里推行猜碼這個酒桌游戲,酒水保準好賣!” 蘇福屁顛屁顛的走了,花蕎趕緊問:“阿爹,什么叫猜碼?” “’剪刀石頭布’就是猜碼的一種,只不過還有很多玩法?!?/br> 花有財上次在家里見他們光喝酒,教他們玩了這個最簡單的游戲,這樣花蕎也可以參與。 沒想到,張樾還玩上癮了,愣抓著呼延錦不許走,玩到兩人摟著倒地睡了半宿。 “那咱以后再學別的,今天我一定要贏了呼延,省得說我大師兄學藝不精!” 張樾說著就把兩個酒杯擺出來,讓蘭溪倒上酒,手就朝呼延錦伸了過去。 行酒令蘭溪經常玩,看他們叫了兩回,她不問也看明白了,這和以前的手勢令很像,都是一物降一物,只不過叫的名稱不一樣罷了。 兩個姑娘也加入了進來,小高最不擅長,被呼延和張樾兩個灌了不少酒。 誰叫他今天過生辰?生辰哪有不被灌酒的? 花蕎的酒都被呼延喝了,蘭溪就沒輸過,花榮年紀還小,酒量又不行,才玩了三兩回就趴了桌子。 最后還是鄭寬替他們叫來兩輛馬車,才把攀肩搭背唱著歌的兩個人送了回去。 “師傅,您說的這個藥方……” 小高趁他們都進屋了,小聲問花有財。 花有財笑著點頭道:“你那個情況是可以改善的,歷史上也不是沒有成功的例子。說不定,將來還能正常娶妻生子?!?/br> “我也不是想娶妻生子……就是不想……變成娘娘腔……” 這事梗在小高心頭很久了。 “你不會的。不信你摸摸,你下巴上是不是會長胡子?這你可別讓人發現了,師傅一會給你把刮胡子刀,比你用匕首刮得干凈?!?/br> 小高聽師傅一說,更是喜出望外,進宮這兩年,雖不后悔,終有遺憾。 現在,師傅又給了他重新做男人的希望,不禁歡喜得就要仰天大笑起來。 這個特殊的生辰禮物,重新點亮了高興心中,對未來生活的無限向往。 第349章 呼延錦再被委重任 又到了歲末年初,皇上卻顯得有一絲焦躁。 漢王雖然一直在封地沒有離開,皇上卻聽說,他違反封王衛軍定制,擅自招兵買馬。他的家將本就不少,這下更加兵多將廣。 上次死了個齊明珠,易呈錦卻跑到了廣東。最近廣東都司指揮使發來急報,說發現有人在暗地里招兵買馬,而且,在廣東與福建交界處,已經聚集有近兩千人。 但他們還沒有查出來,為首的是些什么人。 “招兵買馬!又是招兵買馬!這些人腦子里除了想造反,還能想些什么?” 朱瞻基登基已經半年,可能是因為年輕無子嗣,而且他的父皇,還沒能花更多的時間來清理朝堂,就殯天了,丟下個千頭萬緒的大明給他。 故朝堂中,仍有一些頑固派、墻頭草,屁股坐在朱瞻基的臣子位置上,臉卻向著朱高煦。 “陛下,微臣以為,這兩年軍隊疏于管理,衛軍因屯田與地方起了不少爭端,軍隊的松散,導致對各地勢力的震懾不足。 您何不趁此機會整頓衛軍?既能軍中立威,又能有效提高戰斗力,以備不時之需?!焙粞渝\奏道。 他覺得,從軍隊入手清理,會讓新皇的政權更穩固。 朱瞻基手上正拿著,呼延錦呈上的一本軍伍軍官督察筆錄在翻看。 他沒有料到,在衛軍中,竟然出現了如此之多的違紀枉法,衛所屯田私有化,軍籍世襲,使得衛軍也成了衛指揮的私人奴隸。 甚至有些衛軍寧愿逃逸去做流民,也不愿意留在衛所里被盤剝,導致衛所缺額嚴重。 人少了,衛所從兵部領的軍餉卻不少,這些多出來的銀子,也不知流到了哪里。 “呼延啊,這都是實情嗎?朕怎么看了背脊都發涼……” “陛下,呼延自知年輕難以服眾,所有材料,都是呼延親自調查所得,絕無半分虛假?!?/br> 為了實地調查,呼延錦已經出門半個月,進宮前,他已經迫不及待的叫李赫去找海華,讓他去告訴花蕎,自己回來了。 朱瞻基合上奏報冊,皺著眉道: “張輔雖德高望重,但朕不能用他打頭陣,以免將來沒有回旋的余地,其余武將,皆是善戰而不善管,不知愛卿可愿意,為朕去做這件吃力不討好的事?” 呼延錦心中早有準備,他的想法跟皇上高度一致,英國公張輔,是朝堂中武將里的定海神針,輕易不能拿去底部針尖對麥芒。 其余文臣難管武將,武將擅領兵打仗,卻鮮有和平時期,治軍之人。 “微臣愿為吾皇分憂?!?/br> “好!朕給你挑十五人帶隊,分赴大明各軍伍,將屯田、缺編、領空響等問題逐一清理。你可做得到?” “臣領旨!” 吏部侍郎黃宗載、戶部侍郎郝鵬、刑部侍郎樊敬、大理寺少卿徐之錦等,十五名新一代官員,成了呼延錦的首選。 不但便于自己約束,這些青年官員的積極性也很高,經過一番鍛煉,還能為新帝儲備人才。 皇上看了一遍名單,立刻朱筆勾簽,讓吏部進行臨時調派。 人找齊了,呼延錦就帶著他們,根據自己調查回來的情況,擬寫“清軍例“。每天撰寫出來之后,還要分幾種情況推演,要使這些條例,真的具有可實行性。 呼延錦每天忙忙碌碌,花蕎就在宮里游手好閑。 自己偷偷跑出去兩次,都沒見到阿爹,只有花榮在醫館里跟著陳大夫學習。 “阿榮,阿爹最近都在忙些什么?老是不見他人影?!?/br> “他好像經常去找他的那個同鄉,不知他們鬼鬼祟祟做什么,也不許我跟著?!?/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