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25
刑部大獄中。 呼延錦他們商量決定,由三法司分開提審。 他們各審了兩人之后,基本有了案宗外沒有寫上的起因: 因為出家做和尚便可以免于交稅,一些交不起稅的平民,便選擇出家。除了稅收,更重要的是出家人沒有子嗣,這勢必會影響人口增長。 太祖皇帝為了限制僧人過多,便對各地出家為僧做了一些限定。 長安咸寧縣廟宇眾多,當地的府衙為了收稅,已經很久沒有開放各廟宇的新和尚錄用。很多廟宇都出現了只有老和尚,沒有小和尚的狀況。 大明的廟宇主持,都是由朝廷任命的,相當于廟宇也是由朝廷管轄。 這些主持們看到咸寧縣為了自己的利益,故意歪曲朝廷的法令,便想聯合以來到府衙去抗議。 誰知還沒有出發去長安府衙,就被一個僧人檢舉,碰頭的二十四位僧人被縣衙一鍋端。 這兩年朝代更迭,皇上最看重的就是平叛的官員,這是首功。陜西行都司的李英,就是一個平叛獲擢升的榜樣。 咸寧縣令立刻將這些僧人聚眾抗議,定性為造反,判了死罪。就等著拉到北京師斬首,皇上給自己加官進爵。 “大人,我們無意反抗朝廷,我們要抵制的是當地官員,他們濫用職權,曲解法令,使得廟宇僧眾青黃不接?!?/br> “大人!我們只是要維護寺廟的權利,難道這就是造反嗎?” 刑部吳中吳尚書和呼延錦一起往外走,吳尚書道: “哪怕他們只是自證,我們也應該讓皇上知道這個真相。若是縱容了咸寧縣的這個行為,那和鼓勵殺良冒功有什么區別?” 呼延錦點點頭說:“不錯,這不是砍二十四顆腦袋的問題,督察院也會派人到長安府進行調查核證,只是,要說服皇上,先放棄行刑的決定?!?/br> 吳尚書走后,呼延錦站在刑部門外,等著徐之錦整理完訊案出來。 忽見滕定、李英二人,腳下生風的大步朝他走來。 第338章 李都督出手助呼延 呼延錦與這位新上任的,陜西行都司左都督李英并無交往,看見兩位將軍走過來,他微微一笑,似乎已經猜到了他們的來意。 滕定笑道:“呼延大人,我知道您愁的是什么。您對滕家有恩,我自不會袖手旁觀?!?/br> 滕將軍說這話,當然是因為兒子滕子俊。 他已經知道,呼延錦是寶應長公主的師兄,長公主那個醫館,也是呼延大人幫著開起來的。 滕子俊做手術當天晚上開始發燒,送到醫館里住了幾天,現在已經度過危險期回家了。 呼延錦道:“見過二位將軍,呼延確實在發愁。眼見地方官的蒙蔽,就要使皇上陷于失察,做為臣子,卻不能在短期內拿出證據……” “您忘了?這位李英李將軍,亦是來自陜西,行都司就在長安,對此案剛好有些了解?!?/br> 李英少年英雄,戎馬十來年,帶著一身豪氣。 他拱手道:“李英昨日大殿上聽聞長安幾十個和尚造反,就覺得十分詫異,幸好呼延大人向皇上申請核查,總算有了矯正的機會?!?/br> 正說著,徐之錦從刑部出來,一聽李將軍的話,喜出望外道:“大理寺就在后面,不如幾位大人移步大理寺詳談?!?/br> 陜西行都司與陜西承宣布政使司,向來進水不犯河水,若不是滕定將軍相求,李英必不會趟這趟渾水,畢竟自己還要待在陜西的地頭上。 僧人造反這件事,就算去查,布政使司不過是拿長安府,甚至只是咸寧縣令頂過去,動不了他一分一毫,可仇就算結下了。 李英幫呼延錦翻案,可以說是百弊而無一利。 可他也是個熱血漢子。 先是將呼延錦、徐之錦在朝堂上,為一件與己無關的事,與皇上據理力爭,又是與自己同為武官的滕定苦苦相求,他這才決定助呼延大人他們一臂之力。 “陜西天高皇帝遠,當初太子朱標到長安考察,說是圣上有意遷都長安,大家都很高興??珊髞矶ǘ寄暇?,又遷都北京,早就把長安忘在腦后。 當地三司各有各的算盤,哪怕是我們行都司,也不可能獨善其身。只求不去荼毒百姓,就算是功德了。 我能做到的,就是到皇上面前,將我知道的實際情況,稟明皇上。其他問題,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還望呼延大人、徐大人體諒?!?/br> 李英一番話,呼延錦才知道,抓了鬧事和尚當做造反,這不過是一葉知秋罷了。 “這已是難能可貴,能夠佐證和尚的供詞不是一面之詞,呼延感激不盡!” 事不宜遲,他們約了吳尚書,四個人共同進宮面圣。 潭柘寺里,花蕎正和小七、燦兒、小高走在通往觀音廟的小道上。 今天長公主們自由活動,她問了一下,沒人愿意大熱天去登山。張樾要在佛堂守著太皇太后和張太后,花蕎只好自己往潭柘寺最高處的觀音廟走。 “這一路都是樹蔭,并不是很熱啊,為什么都不愿意出來?” 小七笑道:“長公主們都是金枝玉葉,行不回頭、笑不露齒,哪有像您這樣步履如飛的?您上山這樣快,當心下山的時候腿打飄?!?/br> “長公主,我還聽到有和尚說,這山上有野豕出沒,我們還是小心點?!睜N兒一臉緊張的說:“野豕發起狂來,連黑瞎子都怕?!?/br> “這都是人來人往的路,哪來的野豕?上次嘉興不也跟著小七、小高上去過,就什么也沒遇到……到……” 花蕎話沒說完,就已經被小高擋在身后,路邊樹林的草叢里悉悉索索,像是隨時有什么要跳出來一樣。 小高低聲說:“你們原地不要動,我過去看看?!?/br> 說著,他外衣袖子一翻,露出里面的袖劍。小心翼翼的,向著樹林里有響動的草叢走去。 誰知他剛靠近草叢,就有兩個手持樸刀的大漢跳了出來,同時,他聽到了小七的尖叫聲。 小高回頭一看,花蕎她們旁邊也有個持刀大漢,他已經將擋在花蕎前面的小七推到在地,小高顧不得眼前這兩個人,轉頭就往花蕎那邊跑去。 可這兩個人本來就是要引誘小高,隔開他與那幾個女人,又怎會放他回頭? 兩人舉著刀一起向小高砍過去。 小高沒法,只好先應付這兩個歹徒。他的袖箭只有不足上臂長,這樣才方便折疊,伸出去就比手背長出幾寸。 就是一把匕首的長度。 只見小高轉身迎著他們一矮身,直攻他們的下盤,跟著手握著拳頭沖出去,看似要用拳擊,可拳頭未到,袖劍已經刺入對方身體。 佛門圣地,他不想殺人。 丟下那兩個倒在地上干嚎的歹人,他轉頭奔向花蕎,花蕎已經用袖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