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0
” “老夫當年鎮守寧夏,看到如今的戰報,清清楚楚地知道如今已是危局。諸君不懂兵事,就請安然聽訟,莫要如同坊間老婦,嘰嘰喳喳絮語不休!” 楊廷和道:“應寧兄說的不錯。如今局勢,抽調各地軍隊已經來不及了。除此之外,就算匆匆調來各地守軍,但如今卻沒有練兵的時間。要第一時間趕赴戰場。各地守軍如同一盤散沙,怎么比得上京軍和直隸軍隊,政令一統,軍紀嚴明?” 楊一清和楊廷和都力挺謝棠此時的決斷,那么這件事情基本上就是定了下來。 他們三人有了統一的意見,誰要反對木九十在反對整個內閣。 謝棠直接道:“多謝兩位大人高義?!彼?長袖飄動只見帶著肆意風流?!安睬巴苯?,寸土必爭!” 顧晰臣亦是心情激蕩:“大人放心,下官自會為大人看好兵部衙署。定會萬無一失,不會有小人作祟!” 威脅的話竟是被這個老好人說出口來,他這話的意思,分明是在說,誰要是敢對謝伯安的出征動了手腳,他就會在后方剁了誰的腦袋。 皇帝很快通過了楚恩波和平允安的入閣,圣旨被天使送到兩府。 宮中出來傳旨的太監被管家送走之后,平允安露出了一個譏諷的笑意。呵,這樣的帝王! 這個時候下達旨意,分明是在告訴小師叔,為他賣命才有好處。 連楊應寧那個死對頭在北疆大事之時,都能放下成見,和小師叔并肩作戰。而這個國家的主人,在生死存亡之際,居然還不忘這些算計,這些手段。 著實不是明主。 謝棠在走出奉天殿后,立刻向楊廷和與楊一清執晚輩禮。他深深一揖:“伯安多謝兩位大人深明大義?!?/br> 楊廷和笑呵呵地應了,然后扶他起身。楊一清嗤了一聲:“好歹我也算個直臣?!?/br> 不論彼此之間的成見,不論朝堂之上的爭斗,他楊一清在北疆多年,看了那么多的子散妻離,那么多的離合悲歡??倸w是不希望這個國家壞下去的。 感情于利益而言,不值一提。但是比之國之大事、天下興亡,那些唾手可得的富貴榮華、那些威風赫赫的朝堂權柄卻也是變得輕若鴻毛,不值一提。 “我是為了北疆百姓,不是為了你謝伯安?!?/br> “伯安知曉。所以伯安才更加感謝大人的深明大義?!?/br> 謝棠召集了所有能夠召集的軍隊,親手把那些趁機作祟、挑撥士兵、心懷鬼胎之人殺了祭旗。 雪亮的刀上染了血,那血是叛徒的,是小人的,是禍國之人的骯臟血液。年輕的閣老身著甲胄,頭上的銀冠映襯著身上的雪亮的盔甲。赤色的深衣在甲胄之下,只漏出微微的一點兒邊兒出來。謝棠玉色的臉上有著剛剛才被濺上的血,讓人知曉,觀音也能一瞬變作修羅。眼前這人,并非滿口仁義道德,一心心慈手軟。 “誰若心懷鬼胎,擾亂軍紀,便如同此僚!” 那些趁機作祟、挑撥士兵、心懷鬼胎之人的頭顱被掛在挑起的旗桿之上,讓人見了便覺得心生寒意。 “此去北疆,保家衛國,建功立業。有我謝伯安在,一絕不克扣軍餉,二絕不侵吞軍功。蠻夷作亂,窺伺我大明江山。若北疆不保,我大明哀鴻遍野,諸君亦是子散妻離!諸君此去,是為了護庇身后的父老妻兒,大明江山!”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 誰的身后沒有父母妻兒?誰出來當兵不是為了那口飯食和那幾塊軍餉? 謝伯安的清名他們都清清楚楚,眼前這位閣老執掌兵部,管著他們未來的前途,他們也都是心知肚明。 這一番言語,燃起了他們保家衛國,保護妻兒的心。也燃燒起了他們對升官發財的憧憬,燃起了對北疆蠻夷的憤恨。 “殺!殺!殺!” 城墻上的楊一清和楊廷和看著那個冷面的主帥,竟是看不出一絲平素的翩翩公子的作態。而城腳下即將開拔的大軍,此時更是被這個年輕人燃燒起了軍心士氣。 “平素錦心繡口,城府深沉。但臨危之時,卻是正大光明,坦蕩無私??删杏诙Y法之中,亦可放浪于形骸之外。謝伯安著實天下第一等人?!?/br> 楊一清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看著城下大軍跟著為首提著雪亮寶刀的男人向北疆開拔而去。鐵蹄奔赴之地,是充滿血腥和生死的戰場。他們后面,是這一座繁華富麗的北京城。 “熟知不向邊庭苦??v死猶聞俠骨香。謝伯安,算是英雄?!?/br> 179、第 179 章 大軍連夜行軍, 很快就抵達北疆戰場。 仇鉞滿面風塵,眼下有了一抹青黑。這些日子他內支外絀,著實稱不上好過。但是為了守住邊防防線, 他只有勉力支撐。 看到援軍前來,他也是松了一口氣。戰死沙場不可怕, 像他這樣在刀尖兒上搶食兒的人雖惜命,卻也早就有了有朝一日戰死沙場的覺悟。但是若是在這個內憂外患的時候失守, 恐怕史書之上, 他仇鉞便是千古罪人。 謝棠在行軍途中便收到來自前線的戰報, 說是玉城失守。仇鉞守在一線的涼城。瓦剌韃靼的軍隊近在眼前, 時刻都有可能兵臨城下。 卻說仇鉞來到北疆, 本來是要攻打沈王唐王兩位反王。結果一朝蠻夷犯邊, 他兩線作戰, 陷入危局。更可恨是那沈唐二王, 竟是趁蠻夷侵邊之機,侵吞北疆土地。作戰兇猛,殺他大明軍伍。竟是為韃靼瓦剌做嫁衣。恨得仇鉞牙癢十分,恨不得提刀登時把沈唐二王給殺了,也好一了百了。謝棠聽了仇鉞的話, 直接問道:“沈唐二王是否勾結蠻夷?” 仇鉞第一反應是不可能。非我族類, 其心必異。沈唐二王不可能不知道這個道理的。好歹也是大明的王爺,是漢人。他們要去爭的天下也是漢人的天下。要是和蠻夷勾結到了一起,豈不是與虎謀皮,數典忘祖? 但是在聽了謝棠的懷疑之后,仇鉞越想越覺得不對。那時他未守在涼城,尚在與沈王交戰。涼城之前的玉城不是那么容易打下來的一座城池,因此他很放心。 但是韃靼的達延汗卻是在他抵抗沈王的進攻之時, 輕而易舉地拿下了玉城。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