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4
“自然是厲害的。你這豎子,既然知道了就把我們給放了!給爺爺們磕個頭,爺爺就繞了你們兩個?!?/br> 謝棠笑的更歡了,他扶著王陽明的肩頭笑個不行道:“伯安,他們說讓我磕頭,還說要饒了我們。哈哈哈!” 王陽明無奈地道:“我說了,我們兩個的字都是伯安,你不要老是叫我的字。挺怪的?!?/br> 謝棠道:“好了好了,我的王主事。我不叫了還不成?” 王陽明早都習慣了他的打趣,這時候還能回上一句:“那你叫我王主事,我是不是還要叫你一聲謝侍郎?” 謝棠道:“哪里哪里,王兄愛叫我什么就叫什么。我都是不在乎的?!?/br> 那幾個人聽到王陽明的那句謝侍郎后就覺得不妙。 但心里還存著一分僥幸,家里長輩說不要得罪的那位哪里會來這樣的荒郊野嶺? 結果謝棠走上前,一句話打碎了他們的僥幸:“幾位的父祖的確是十分厲害!但是我二人亦然不是白身!我阿翁是東閣大學士,王兄的父親乃禮部尚書!那么按照你們的邏輯道理。幾位對我二人出言不遜,對我謝王二家的宗子肆意侮辱。這應該讓你們磕幾個頭?” 85、第 85 章 謝棠問道:“你們是哪個大營的?” 那位自稱是魏國公府的三公子的青年閉著眼睛不說話。明顯是不合作的態度。 謝棠見了此景, 對親衛道:“既然不說,你們就搜一搜他們身上的令牌!” 那幾個公子里有一個容長臉的,道:“不要搜身!我們是耀字團營五軍營曾將軍標下。我說了, 你們不要搜我的身!” 謝棠笑了:“早點說出來不就好了!走吧, 守仁兄。我們去京畿大營看看。你這個武選司的主事也好好實地考察一下?!?/br> 王陽明自己也是想去的。因此笑道:“那我們就走吧?!?/br> 因他們本來就在京郊, 因此很快就到了京畿大營。 他們到了后派人跟著大營的護衛一起去見在營盤里的都督,沒過多大會兒,三千營的總兵從迎世就出來了。 幾人互相見過禮后去了中軍主帳。謝棠笑道:“老世叔, 我和我守仁賢兄來此沒有別的意思。就是路上遇到幾個五軍營的兵。不在營盤訓練,反而去了酒家吃酒。因此把他們給你送過來?!?/br> 王守仁最佩服謝棠的一點就是, 不管對面的人他見沒見過, 熟不熟識。反正只要他想, 他總是能夠以一種特別熟悉,關系特別好的語氣叫人家世叔世伯,賢兄賢弟。 現在他又用這樣的手段跟人家套近乎了。 “我知道?!敝x棠笑道?!斑@幾位都是極為爵爺的子孫。老世叔不好管教,也不好對他們施加軍刑?!?/br> 從迎世不由自主地點頭。 可不是嗎!軍營里這些勛貴家的紈绔子弟, 不收拾不是那么一回事,收拾了后他們家的老夫人就會他家里找他老祖母哭。真真是讓他頭大。 “但是軍紀荒馳。我是管著倉科的侍郎, 守仁兄是武選司的主事。說起來我們的職位還真的與軍隊有些關系。見到軍紀馳廢,不報之于天子,著實心中不安?!?/br> 可不是有關系, 都是卡這軍隊喉嚨的職位。倉科管理軍餉, 武選司管著軍官調動升遷。無論是哪個方面, 對于軍隊中的這些大老粗來說,都是要命的事。 從迎世聽了他的話,心里咯噔一聲。 這兩位要是真的去和皇帝告狀,他們還真的不能把這兩位怎么樣。 要是他們想要下黑手, 這兩位日后給他們穿小鞋,可就真有他們受的了。 難道他真的要打這幾個紈绔一頓表示軍紀嚴明? 可是若是那樣,他們家又要天天被那些夫人的淚水淹了。 “但是棠今天只是把這幾個違反軍紀的送到了大營,至于從都督到底是怎么處置他們的,我與守仁兄一概不知?!?/br> 從迎世聽到這里眼睛一下亮了起來。那就是說,不用他處置這幾個小子了? 而這兩位上書,也只會寫有人違背軍紀。而不是有人違背軍紀后主官還不管,聽之任之。 他看向王守仁,這是在問另一位的意思了。 王守仁此時已經看到了謝棠給他使的眼色。 遂笑道:“自然是聽從棠弟的意思。我和阿棠來此,一是為了把違背軍紀的人給送過來,二則是為了看看京畿大營。我和阿棠都對軍事很感興趣?!?/br> 謝棠附和他道:“可不是嗎!我當年游學的時候,就喜歡觀察宣大的布防。守仁兄年幼時更是自己跑到居庸關過。從將軍家學淵源,英勇敏達。還請將軍帶我們參觀參觀京畿大營?!?/br> 不得不說,文官就是會說話。奉承話都說的那么好聽。 從迎世笑道:“好,既然你叫我一聲世叔。那就由我帶著兩位賢侄參觀?!?/br> 這時,謝家的親衛也把那幾個被他們綁著的紈绔子弟帶到了中軍主帳。 從迎世見了,對謝棠道:“賢侄,你看你能不能……” 謝棠知曉他的意思,也知道今日處置這幾個紈绔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也有意賣從迎世一個好。 遂止住了從迎世的話頭。笑道:“韓一,把他們幾個身上的繩子解了吧?!?/br> 那幾個親衛聽了他的話,立刻解開了那幾個紈绔子弟身上的繩子。 剛解開繩子那個魏國公府的三公子就要口出不遜,卻被從迎世一個冷冷地目光把話打回了心底。 “世叔,請?!敝x棠伸手道。 從迎世笑道:“兩位賢侄請?!?/br> 謝棠觀察的很認真。無論是五軍營、三千營以及神機營的訓練,還是中軍和左軍、右軍、前軍、后軍之間的區別。行伍的精神面貌。以及十二團營的戰陣和配合情況。 越看他心底越沉重,除了神機營和中軍外幾乎沒有能打的。 尤其是右軍,堪稱災難。這里面有數不清的北長輩扔來鍍金的紈绔。只有少數認真訓練,大多數都是害群之馬。 大明的精銳已經折在了土 木堡之變。成化年間幾乎沒有恢復很多。 弘治年間因為火炮的研制神機營煥發了生機。但是其他的部隊還是不行。幾乎是打不過韃靼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