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2
詢問道:“希丫頭,這位是?” 還不等魏希介紹,鄭既明先站起來,他有些激動,“趙隊長,我是既明??!” 趙柱國先是愣了愣,過了半響才像反應過來,“你是……既明?”趙柱國原先還有些遲疑,他印象里的鄭既明分明是一個年華大好的青年才俊,可對方雖然樣貌疲老,但是眉眼卻是自己熟悉的樣子。 趙柱國不再遲疑,大步迎上去,“真的是你,既明,自從九年前我們分別之后,就沒再見過,我還打聽過你的消息,他們說你被下放了。你這些年過得還好嗎?其他人呢?動蕩過去了,也都該回來了?!?/br> 聽到趙柱國問其他人,原本見到故人,顯得很激動的鄭既明,一下就哽咽了,“哪還有其他人,博承和子松受不住羞辱,沒撐住,一個投了湖,一個關緊門窗燒炭,都沒了。 懷明下放的時候,積勞成疾,醫療條件也不好,沒能等到動蕩結束,就離世了。只剩下我和斯仁,斯仁因為下放的環境問題,得了矽肺,現在在醫院休養,受不了長途跋涉?!?/br> 一想到原來意氣風發的青年們,最后成了現在的樣子,趙柱國一時也不知道說什么,嘆了口氣,拍了拍鄭既明的肩膀。 “那你現在怎么樣了?”趙柱國問道。 提起這個,鄭既明倒是精神了些,“我原本是學建筑的,動蕩結束后被調到首都,擔任研究院院士,首都大學建筑系主任?!逼鋵嵾€有一堆職位和名頭,但鄭既明只輕描淡寫的提了兩個。 趙柱國點點頭,寬慰道:“也算是苦盡甘來了?!?/br> 故人相見,總歸是高興的,魏希也因此等到下午才回的縣城,坐的是小汽車,是縣政府派來接送鄭既明用的。其他人雖然不在了,但也有家人在世,書房里的書最后還是分作幾份,送歸原主。 魏希和鄭既明坐在小汽車里,剛剛聽到鄭既明提起故人,又提到書,魏希莫名想起被魏奶奶藏在床頭的日記本。魏希試探的問了句,“鄭伯伯,您聽過顧得深這個名字嗎?” 鄭既明微愣,良久,他才道:“幼時好像聽我母親提起過,似乎是魏奶奶的丈夫,是一名軍人,在抗日戰爭中失去了消息,生死未卜?!?/br> 魏希點點頭,鄭伯伯的話和魏希在日記本中看到的相差不離。 鄭既明有些好奇,“對了,你問這個做什么?” 魏希眉頭微蹙,搖了搖頭,她解釋道:“沒什么,只是突然想起來,就想問問您?!?/br> 鄭既明感慨道:“魏姨為此等了一輩子,如果有機會,至少也要找到對方的消息?!?/br> 魏希點頭,“您說的對?!?/br> 魏希想起魏奶奶 * 留下的日記本,還有她珍藏的那枚戒指,心下微嘆。 第54章 魏?;匦V?,鄭既明的…… 魏?;匦V? 鄭既明的來訪似乎漸漸淡化在魏希的生活中,她又開始普通的校園生活。 和陳欣可她們一起上學,擠食堂, 在宿舍里學習, 魏??臻e之余,還要翻閱江爺爺寄給她的和醫學相關的書籍, 日子過得忙碌而又充實。除了和徐衍相隔兩地, 一切似乎都顯得平淡而又寧靜。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六月中旬, 盛夏時分,距離她們畢業,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家里有點關系的同學都開始為畢業后的分配而奔走了。 徐衍的信就是在這個時候寄到的,一如此前, 徐衍在信中寫了他的生活瑣事,零零碎碎,事無巨細,一一記錄其中, 撫慰相思之情。除了他在信末提到了恢復高考的事,這幾乎可以看作一封再普通不過的書信了。 他在信末寫到“我此前聽聞, 中/央領導人似乎有意恢復高考,雖未落實,但也被安排上了行程。我寫信問過家里,確有七八分可信, 想來不假。你若有意高考, 或可提前準備?!?/br> 魏希一直想要進入大學學醫,現下高考似乎有望恢復,又怎能不讓人高興。但關于這件事, 魏希心里還有些猶豫,要不要告訴其他人。 倒不是自私或是想獨占消息,而是這件事并沒有實打實的確定下來,如果最后沒有恢復,豈不是叫人空歡喜一場,白白做了準備。 但徐衍不是空口無憑,隨便捏造消息的性格,他既然來信提起,并寫下有七八分可信,那基本上就可以確定這件事是真的。 魏希把這件事縈繞在心頭兩天,最后還是決定告訴其他人,如果能提早準備起來,無異于是種極大的優勢。所以魏希不但把可能恢復高考這件事告訴給了舍友,還寫信寄給了赤溪村的知青們。 但魏希也明確說明了,這件事并沒有十足的把握,大家可以準備,但最好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哪怕知道事情并不一定是真的,可是一石激起千層浪,陳欣可幾人還是很激動,這里面表現最明顯的大概是趙婷婷。 自從得知這個消息后,302學習的氛圍明顯達到一個新的高/潮,每個人看書學習的時間都默默延長,趙婷婷原本就學的很晚,這一次幾乎吃飯的時候,手里都拿著書。 趙婷婷一直希望能靠讀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她出生農家,但是心氣高傲,如果能考上大學,她就算真的走出來了。 魏希從入學開始就是極為努力的在學習,當然,倒也沒有時刻抱著書這么夸張。魏希的好處是,她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再一個,她的效率很高。魏希在學習方面的技巧還要歸功于徐衍,花時間很重要,但是學習效率也要高。 魏希來這個時代的第一位老師就是徐衍,所以在學習方法和態度 * 上,她或許會更偏向徐衍一些,就顯得更游刃有余。 而另一邊,赤溪村里,住在魏希家中的知青們也默默的將書撿起來。魏希的信是寄給陳實的,按關系,魏希和蔣英會更親近一些,但是陳實辦事妥帖,更通人□□故,要穩重一些。 這件事畢竟干系比較大,事情也沒有明確的定下來,由陳實傳達或許會更恰當,其他人也能有更合理的理解。畢竟這是高考,在純靠工農兵推薦的情況下,上大學幾乎是所有知青,還有應屆學生的夢寐以求。 哪怕魏希在信中著重說了,只是有消息說,領導人有這個想法,可是不代表高考就一定能恢復,可以做準備,但最好不要抱太大希望。知青們依舊被燃起了滿腔熱血,為了找到高中時的課本,或是托關系,或是寄信,總之不消一個星期,赤溪村的知青們幾乎都手握課本。 不管上工有多累,到了夜間,魏希的家中始終燈火明明,知青們都聚在一處,挑燈夜讀。 到了六月末,離畢業只有寥寥十幾天,高二學生的工作分配結果基本都出來了。魏希宿舍里的工作分配基本都不算太差,有被分配到工廠里做干事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