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
連選手搖號順序實際上都經過巧妙安排的節目,是不可能沒有臺本的。suesue對洛九江提出這種現場取麥的要求,實際上就出自于臺本內容。但就連她也沒想到,洛九江會做到這個地步。她向洛九江確定這件事:“我確認一下,你會隨著觀眾的要求隨時變化口技內容,是這個意思嗎?”洛九江補充說:“現代科技方面的可能還不太行,比如火箭發射什么的不行——還有就是我沒聽過的沒法模仿?!?/br>“好?!眘uesue對臺邊做了個示意,很快就有工作人員走上前來,去掉了洛九江身上的麥克。洛九江今天穿得還比較簡單,和其他華夏風選手重重疊疊的漢服不一樣,他的白襯衫甚至薄得有點透rou。在他當眾翻了翻自己的領子和袖口之后,大家都對是否造假的情況沒有絲毫懷疑了。-“這小哥真的慘,演個口技都要按照魔術待遇來防范了?!?/br>-“所以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哈哈哈口技模仿火箭發射,之前他沒說我真的沒想起來?!?/br>-“嘻嘻嘻那能不能點名要求模仿登月車引擎聲啊”-“樓上你不要搞事情!”直播現場的彈幕很快就實時投映到洛九江身后的大屏幕上,洛九江回頭看了一眼被彈幕遮蓋的畫面,自己都覺得有點意思地笑了。首先表演的是內容。這本來是華國課本上的必修課文,一直以來,不知道讓多少學子們對課文中描繪出的神奇場景心向往之。如果說之前洛九江表演口技時,全場安靜得無細語聲,那此刻就簡直靜到屏息凝氣的程度。隨著洛九江嘴唇翕動,跨越歷史的長河,曾經出現在先人筆記中、經過精妙文字加工的聲音,終于重現于人們的記憶里。“遙聞深巷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此時此刻,彈幕中齊齊刷過的,不是要求洛九江改換口技內容的提議,而是那篇課文的原文。伴隨著洛九江精彩的口技,隨著他兩片嘴唇的上下翻飛,曾經沉睡在記憶里初見那種描述的震撼,終于也慢慢地蘇醒過來。此時鏡頭遙遙地掃過觀眾席,只見大家全都伸長了脖子,睜大眼睛,聚精會神地聽著洛九江的聲音。當真如同昔年課文中描寫的那樣,是一場“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的”場景還原。隨著洛九江雙眉一挑,大家的心好像也被高高地拋到了天上,果不其然,接下來一人大呼火起,然后夫呼婦呼,兩兒齊哭。所謂百千人哭,百千語做,曳屋雜拉潑水搶奪聲的場景終于再現世間。洛九江氣脈洪亮,不用麥克風揚音,也清清楚楚地把這嘈雜的一幕,只用雙唇舌頭展現得活靈活現。看著他那幾乎翻動出殘影的雙唇,依舊有人不可置信,那樣生動、喧囂、凌亂如同親臨其境的聲音,竟然都是從這一張口中發出來的。什么是技藝,什么是傳統,什么是曾經在過去,也依舊可以在今日打動我們的震撼。此時此刻,所有人心中都只留下一個念頭。百年前的文字,和百年后的心聲儼然重疊。-“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聲,不能名其一處!”除了這條彈幕外,還有另一條內容,不知何時興起,卻也占了屏幕的半壁江山。-“華夏!華夏!華夏!”掌聲如雷鳴般響起,甚至壓過了洛九江單口表演的這場火災。然而此時此刻,沒有人顧得上這些。每個人感到自己心靈受到強烈的沖擊,心中洋溢起近乎震撼的感動。這不僅僅是因為洛九江口技表演的精彩,更是因為一直靜靜沉睡在他們血脈之中的,屬于文化的種子微微露出了頭。千年來,他們被這種文化滋養,在這種文化的氛圍中長大,即使厭惡過它,隔絕過它,哪怕至今也仇恨它的某些陳腐迂舊的部分,可當看到它再次興起具象化時,依舊不能不為它感動。這是血脈中的根啊。…………最終,還是寒千嶺出言打斷了這種莫名肅穆而感動的氛圍。他主動要求道:“變胡姬舞蹈聲?!?/br>洛九江嘴唇一翻,再開口發音時,便已從混亂囂雜的火災現場,一轉進了販賣綠蟻新醅的胡姬酒肆。帶著異域風情的鼓聲、飲酒觥籌交錯聲,以及背景中最清晰的腳腕上金鈴作響聲、光腳板有節奏地踏著木質舞臺聲……觀眾們看著洛九江,一時之間竟不能從這種強大的落差感中掙脫出來。-“我竟然有點恍惚”-“不知道為什么,剛剛眼眶突然就紅了”-“精彩,真的太精彩了。要不是寒千嶺老師提醒,我就忘記要點單了”-“要聽兵臨城下!聽冬天鑿冰打魚!聽華山論劍!”伴隨著隨即抽取的彈幕內容,洛九江的口技內容也一變再變。但是無論他如何變化,今天有四個字已經深深留在大家的印象里,是怎樣都改不掉的了。那四個字就是——神乎其技!洛九江一夜成名。第十一章時間回到洛九江表演的現場。四位導師都對洛九江的表演贊不絕口。一般來說,普通選手表演完畢后,導師總是會對于其中的弱項和缺點給予中肯的點評指導,幫助選手們更進一步。然而即使節目組請來了著名的越劇大家宋文鶴來負責華夏風這一塊,但洛九江表演出的口技內容也依舊有些超綱。——這也是華夏風的綜藝選拔難做的原因。畢竟普通的練習生選拔,或者歌曲綜藝,導師分成跳舞、唱歌、rap幾個部分就行了。然而華夏風不行。畢竟,華夏是個特別古老,特別宏大,特別精深的文化寶庫。節目組或許能請來古琴大家、越劇大家、文玩大家……可他們照樣沒法從專業角度來點評??軕虻?。但即使如此,真正出神入化的技藝,就是能讓外行也為之折服。四位導師都對洛九江下發了導師券。他們在這件事上異口同聲地一致:我或許不能在這方面給出你專業的指導,但我被你的表演征服了,導師券是給你的認可。沒有人覺得這有什么不對,所有人都認為,洛九江名副其實。…………而在同一時間,位于現場后臺,正在備場的許涼安側耳傾聽一墻之隔透過來的重重聲浪,硬是把自己緊張的雙手發涼。那個沈清江,他究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