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98
威脅到了他的皇位,便連自己兒子也要殺?!不過,沒關系,只要到了西京云州,還有希望。遼國的西京留守,并不知道皇長子和大批人馬到此是什么原因,直接開城門將他們放了他們進去。但很快,云州城內就聽到了消息。皇長子謀反被鎮壓,才帥兵外逃的云州。皇帝有令,耶律敖盧斡罪孽深重,人人得而誅之。文妃蕭瑟瑟因為參與謀反,已被誅殺。雖然早有預料,但聽到確切的消息,耶律大石還是一陣揪心,同時不由得更加擔心耶律敖盧斡的狀況。耶律敖盧斡,是個賢明的皇子,但因為太賢明了,以至于他的道德不許他做出謀逆之事。尤其聽說母親和姨媽已被殺,姨父大將軍耶律余睹也被株連,一怒之下,竟然投奔了女真。可是為什么?他明明已經盡可能做到最好,得到的還是這樣的結果?母親死了,姨媽死了,姨父背叛了遼國。宮內所有和他有關系的人都難逃一死。都是他的錯……如果沒有他,就不會有那么多殞命。對不起,大石,我并非你所托之君……——趙楷聽說遼國爆發了內亂,皇長子帶兵逃到了云州,吃驚高銘預料精準之余,意識到這是絕佳的機會。大宋可以暗中支持皇長子耶律敖盧斡另立政權,叫遼國分裂成兩個國家。給耶律大石火器,叫他守城,沒想到竟然叫耶律延禧猜忌他的兒子,爆發了內訌,真是意外之喜。想到這里,趙楷將目光又放在了高銘臉上,“愛卿……”西征大軍離汴梁越來越近,很快就能跟花榮相見。此時北上云州,必然要把重逢推后。不知為什么,或者是看趙楷比他爹順眼,或者是事關重大,高銘內心的負面情緒并不是很重,承諾道:“官家,這件事就包在我高銘身上!”這才是國之重臣,趙楷道:“等你歸來,朕給你相位!”高銘嘴上誠惶誠恐的表示臣受不起,但內心還是挺期待的,不管怎么說了,升官了俸祿也能漲一截。事不宜遲,局勢瞬息萬變,高銘立即動身北上云州。之前耶律大石說他們很快就要見面,沒想到這么快。遼金兩國都有不靠譜的皇帝,一艘船被一個腦子有問題的船長駕駛,后果可想而知。上天獎賞給金國的兩份大禮,趙佶和耶律延禧。如今前面那位已經歸天了,就剩耶律延禧奮斗在昏君第一次線了。不知在云州的耶律敖盧斡怎么想的。君父要他死,他能冒天下之大不韙另立山頭嗎?難啊,不過,高銘心道,所以才有他發揮的余地,使勁忽悠他。到了云州,也就遼國西京大同府,高銘發現這座城池在戰時狀態,氣氛肅殺。這樣難怪,耶律敖盧斡這個謀逆犯在此,遼國大軍早晚會來攻打,大戰一觸即發。高銘被耶律大石安排的人領進了留守府,去跟他見面。“大石兄……”高銘進了房間,竟然聞到一股淡淡的臭味,他下意識的捂住口鼻。接著他就見到耶律大石眼圈發紅的坐在地上,旁邊是一具扇著白布的人形狀的物體。他心里咯噔一下,不是吧?耶律敖盧斡已經死了?他呆怔在原地。耶律大石盡量控制語調,但仍能聽出來哽咽,“他說‘安忍為蕞爾之軀,而失臣子之大節?!?/br>高銘絕望的閉眼,耶律敖盧斡說的是,怎么能為了自己渺小的軀體,而是去作為臣子的大節。“但我知道,他更多的是不想叫這座城的百姓陪他遭遇兵戈的屠殺?!币纱笫锤咩?,“你說過像遼國這樣的大國,從外面是殺不死的,唯有內部自殺自滅……”高銘也感到渾身無力,耶律敖盧斡真是的,何至于求死呢?!拿起武器跟你那個渣爹打啊。不過,他也理解,不是人人都能跳出性格和從小所受教育的框架的。耶律大石仰頭長嘆,問自己,更是問高銘,“為什么你能救大宋?而我不能救大遼?!為什么?!”高銘也沒回答,一陣沉默后,他道:“如何不能?你想過沒有,你也能稱帝,你不是太祖的八世孫嗎?”耶律大石站起身,緩緩搖頭,含淚看向窗外,更是看向遠方,“我聽說你快到了,想要跟你做別,才多等了一天……我要走了,去更遠的地方?!?/br>高銘理解他的無奈和絕望,“一路順風,遠方說不定會有更好的未來?!?/br>看來有些事,還是注定無法更改。耶律大石西走,開啟自己的傳奇和王朝。耶律大石苦笑,“嗯,我相信不會比這里更糟?!?/br>第174章翌日,耶律大石將耶律敖盧斡的尸身火化,抱著骨灰壇子,翻身上了馬。天空陰惻惻的,飄著冷風,并不是一個出行的好天氣,但卻十分契合他的心境。高銘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耶律大石是個很厲害的人物,若是跟這時候的宋軍對上,吃虧的是宋軍,他遠行,對大宋未必沒好處。但同時,他西走,遼國那邊只會變得更虛弱。另外,多次接觸下來,許是都是為了本國命運奔波的人,多少有些惺惺相惜。他眉間浮現著淡淡的愁苦之色,仰頭對馬上的耶律大石道:“你現在就要走了嗎?”高銘看向他身后的隊伍,浩浩湯湯不見盡頭。除了從國都帶出來的兵馬,還有大同本地,對耶律延禧失望,進而想追隨耶律大石的人。而且西進這一路,沿途可能還有漢人、黨項人加入。他會擁有一支人數不少的隊伍,這些人是他西去開疆擴土的基礎。“這就走了?!币纱笫瘮D出笑容,“我有預感,我們會再相會的?!?/br>高銘心情沉重,也盡量微笑,“一路順風,來日方長,終將再會?!?/br>耶律大石單手勒了下韁繩,對高銘重重點頭,似是將這個承諾記在了心中,之后下達了起程的命令。隨著他的號令,大部隊向著遠方出發。等待他們的是未知和兇險。行出了一段路程,耶律大石忍不住回頭看了眼身后。看他的異國好友高銘,也看自己曾經熱愛過的國家,忍不住眼眶發熱。不過,他還是將頭轉了過來,再也沒回頭看過。從今之后,他只需為追隨自己的將士們而戰。耶律大石帶著大部隊離開后,整個云州空虛,對耶律延禧失望,導致追隨耶律大石而去的契丹人不在少數。高銘深知馬上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