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34
逃。整個禁軍流行的思維是拿錢打仗,逃跑的時候毫無心理負擔,大不了老子不賺你這份錢了。體能訓練不足,加上思想武裝不夠。高銘覺得花榮的士兵獲勝一點不意外。但是其他人不這么想,對他們來說,這個狀況是完全沒料想到的。尤其是趙楷,他一開始的預期,只是別輸得那么難看而已。現在,不禁沒輸,反而贏得很漂亮。他不知該怎么表達自己的喜悅,“賞,重重有賞!”本來獲勝的士兵們就在興頭上,又聽鄆王有賞,場內一片歡呼雀躍。高銘則和花榮隔著人群遙遙相望,對視彼此,嘴角都蕩開了笑意。都為對方感到驕傲。趙楷實在太高興了,走下演武廳的臺階,來到校場內慰問花榮和士兵們。見他走到了士兵中間,其他人自然也都跟隨著下來。童貫見捧日的統帥,恨鐵不成鋼地氣道:“你還不躲遠點,不要礙了鄆王殿下的路!”臉都叫你丟盡了。趙楷則道:“不用走,一并過來,聽聽花將軍的練兵之法?!?/br>既然下等兵都能訓成這樣,那么原本就優秀的捧日更能出成績了。高銘附耳在趙楷旁邊道:“殿下,這練兵之法很復雜,不是一兩句能說明白的?!?/br>趙楷笑道:“這樣啊,那本王得好好聽聽!你們以后來講,講得越詳細越好?!?/br>這時,滿場的士兵都看著他們,尤其是鄆王,身為極為尊貴,他下來接見他們,不管是勝利,還是失敗的一方都期待地看著他。高銘覺得這時個絕佳的時機,便對趙楷道:“殿下,對大家說幾句話吧?!?/br>籠絡兵心的絕佳時機。趙楷也意識到了,便鼓舞道:“你們都是大宋的好男兒!希望你們更加勤加苦練,盡忠報國!”一時間氣氛熱烈到了極點。趙楷蒞臨視察講話,毋庸置疑的在士兵中有了好印象,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個良好的開頭。高銘其實特別希望上位者能多下來視察,多跟士兵聯絡感情,躲在深宮神神秘秘的,士兵見不到人影,而聽到的又都是皇帝的花邊八卦,皇帝哪里有皇威可言?誰愿意替這種人賣命?沒錯,說的就是趙佶。但是趙楷不一樣,他身上可沒趙佶那些黑料,除了不是嫡長子外,他沒任何缺點,十分適合打造一個嶄新的明君形象。不過,現在提這個還太早,雖然他爹有意傳位給他,他目前連太子都不是。趙楷視察完士兵,叫他們都撤下去了。叫蔡京童貫他們也都先行離開,他則跟花榮、高銘回到演武廳內,討論今日檢閱的情況,對花榮道:“你所說的練兵之法是什么?”花榮從袖中取出一個冊子來,雙手捧上“其中一部分在這里了?!?/br>正是李綱編寫的讀本。趙楷接過來,先翻了翻,發現不是排兵布陣之法,更像是一本叫人明事理的課本,“這是……”“要讓士兵們知道為何而戰,為誰而戰?!备咩懺谝慌越忉尩?,并把編撰的來龍去脈都說了。趙楷豁然開朗,“原來如此,強兵先強心!開篇的一句話說得太好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br>高尚的情cao不應該只有士大夫擁有,所有人都是天下興亡的肩負者。高銘接著趙楷的話茬道:“話雖如此,但好比所有人都在一條大船上,每個人都該為大船的安全擔心,但是最重要的是還是船長。船長是引領船只去往充滿寶藏的島嶼,還是觸礁沉船?這個船長的人選,實在太關鍵了?!?/br>趙楷聽了,也不覺得有何不妥,他想做太子,早就是明白的事情,對高銘和花榮而言,更是無需隱瞞。他平靜地道:“……可太子并無過錯……且不急,等待時機?!?/br>趙楷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么,當然不急,但是高銘急啊,哪有那么多時間慢慢經營?唉,你也真沉得住氣,你看人家唐代的斗爭水平,再看看你們。太子縮在太子府養金魚,不惹事,你竟然就真的拿他沒辦法。“如今天下風起云涌,遼國強弩之末,金國虎視眈眈。殿下應作出決斷?!备咩懙溃骸盀榱艘粋€最高尚的目的,用最卑鄙的手段又如何?況且傷害一人,而救天下,何錯之有?!?/br>再說了,帝王家就別拿一般的道德進行評價了,太子能守住自己的位置是能耐,被人干掉也不要有怨言。皇家本就是爭權奪利的,現在太子為皇帝不喜,能力又平庸還沒被廢,只能說一是大宋特殊的文化環境,第二則是趙佶和趙楷都不夠心狠。趙楷自然有自己的顧及,“可是……”“怕史書中記載下您這個污點,遭到后世唾罵?”趙楷默然,普通人做事都要顧及風評,何況是皇家。高銘搖頭,“殿下不必考慮那么多,要知道,史書都是讀書人寫的,你只要不得罪讀書人,誰會在乎你是不是奪嫡呢。秦皇被罵千年是不夠雄才大略么,還不是焚書坑儒,被掌握筆桿子的記恨上了,史書上自然沒好話。殿下他日若能登上大寶,只需裝作虛懷納諫的樣子,找一個有名望的清雅大儒,如論他怎么罵你,你都不要動怒,反而嘉獎他,說他是自己的魏征。但其實他說的,你一句都不要聽,該做什么就做什么,歷史評價絕對不會差的。何況,殿下終將有所作為,還愁不能名垂青史么?”就連大宋,也因為善待讀書人,在后世的評價上拉高了不少分。皇帝的評價,基本上跟大臣和讀書人對著干的,就沒幾個有好評的。被大臣左右cao縱的,窩窩囊囊的皇帝不少都有好評,反而有所作為,動了文臣和讀書人奶酪的,被各種抹黑。百姓沒人關心皇家奪嫡與否,讀書人其實也不關心,本質上都關心自己的利益。只要做個明君,滿足百姓的生存需求,再做出尊重讀書人,聽他們的聲音,虛懷納諫的樣子,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討好他們,還愁帝王生涯沒好評嗎?趙楷顯然有所觸動,眼神直勾勾地看高銘,只有一個感覺,說得好有道理,竟無言以對。高銘這一番言論,花榮在一旁聽得也是極為吃驚,都說深諳官場之道的是老狐貍,那么他家這個衙內,可以稱得上是狐貍成精了。第153章高銘說得不能再明白了,趙楷就是傻子也能懂,何況他不僅不是,相反還很聰明。趙楷沉吟片刻,淺笑道:“你的良苦用心,本王心里都明白。不過,你連這種話都對本王說了,真是對本王托底了?!?/br>高銘道:“臣只是不想所有的努力付諸東流?!?/br>高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