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11
,一次談不攏就再來。但妥協一次,下次就更難了?!?/br>這次談失敗了,也未必就是壞事。趙楷比官家和太子可強多了,至少有脾氣,那倆父子一點血性都無。很快,第二天就到了。高銘等人整好行囊,動身離開使館,朝城外走去。遼國本應派人互送,但此時也沒動靜,連個人影都沒有。“這、這真的走了?”有人苦著臉看趙楷,“還是再想想吧,不是還有商量的余地么?!?/br>趙楷冷著臉。高銘已經騎到馬上催促大家,“快點,別磨蹭,天黑之前一定要出城門。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處處不留爺,爺去找兀術?!?/br>眾人見趙楷和花榮都已經上馬,他們再不想走,也架不住上面的去意已決,都怏怏不樂地上了馬,離開使館出城去了。此時,一個躲在暗處的人影將這一切都看在眼里,待高銘他們走了,馬不停蹄地去了幽州留守衙門,直奔耶律淳等人匯報。“走了?真走了?”張琳吹胡子瞪眼,“我還以為高銘只是說說,他來真的?”耶律大石問負責探查的人,“他們真的走了?你確定看到的是宋國使團的正副使三人?”“不會錯的。那個正使高銘上馬后還說,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處處不留爺,爺去找兀術?!?/br>遼國自然知道完顏阿骨打那幾個兒子都是誰,其中就有個女真名字叫兀術的完顏宗弼。“不好啊,不好啊?!睆埩瞻β晣@氣,身為一個漢人,不敢太積極,怕遼國人認為他通南朝,可他自己清楚,他是真的為了遼國著想,叫宋跟女真結盟,便功虧一簣了。耶律淳聽了,只是冷哼,“叫他們走!”耶律大石無奈地開口,“殿下……”耶律淳道:“大石,你是太祖八世孫,不要當辱沒祖先的軟骨頭!大遼的要求合情合理,是宋國沒誠意,乘火打劫,回去稟告陛下,陛下也不會怪咱們?!?/br>如此過了一天,下人來人報,“他們出了幽州城了?!?/br>“快到涿州了”“宋使們出了涿州了,往邊境白溝去了……”張琳和耶律大石齊聲道:“殿下——”耶律淳不為所動,“叫他們去!”——前面就是遼國出境的關卡,宋國使臣們陸續下了馬,多數都垂頭喪氣,難道就這么離開遼國,無功而返么。許多人不停地往后看,希望看到遼國人騎駿馬來追他們,望穿秋水。高銘瞅著前方的關卡,心里也罵遼國人,你們行,真的行,能沉得住氣。他之所以沒勸趙楷,也是因為覺得遼國人在最后關頭會后悔。誰成想耶律淳是個狠人。他能看出趙楷也有點后悔了,但離都離開了,關卡就在眼前,也不能再轉頭回去,那就不止八十萬兩了,就怕變成一百八十萬兩了。趙楷騎虎難下,硬著頭皮繼續走,并叫其他人,“跟上!”他掃過高銘,見他朝自己堅定地頷首,顯然仍是支持他的決定的。趙楷深吸一口氣,朝關卡走去。出了關卡,使團中有人看著前方的景色,喃喃自語,“咱、咱們真的回來了?”宋國使團就這么回到了自己國家,期待中的阻攔沒有出現。見到趙楷悵然若失的樣子,高銘適時勸道:“殿下寬心,歸屬問題下次再談就是了?!?/br>“你也看到耶律淳的態度了,就怕下次也……”“大宋兵不利,耶律淳才覺得他可以宋金兩面御敵。只有大宋強兵練兵,下次談判時,拿出大宋實力給那耶律淳看,到時候別說東部防線,就是整個幽云也是唾手可得?!?/br>“練兵?強兵?”高銘頷首,這次談判,他都想清楚了,遼國答應固然好,不答應的話,正好借機會勸說趙楷向皇帝提議練兵。第145章強兵這事,由趙楷提出來,他那個沉迷于藝術創作的老爹還能聽聽。如今趙楷在遼國這邊受了氣,憋了一股勁,有充分的行動力。果然趙楷聽了他的話,本來站在出使失敗的深淵內,難免失望和憤怒,但高銘的一席話,如同拋下來一根救命的繩索。“沒錯!一定要叫遼國人見識見識咱們大宋的雄兵!”趙楷回望白溝的過境關卡,“早晚再去幽州,不需再過此關卡!本王一定要親眼見到它拆除!”其他宋國官員見趙楷志氣凌云,也受感染,剛才低沉的情緒一掃而空。眾人回望國界,碧空白云,叫人心潮澎湃。高銘卻很冷靜,因為他太知道這些官員的德行了,志氣能維持到汴梁,都算他們厲害。回到了東京后,八成又沉溺于安全區內的悠閑,懈怠起來了。他看向趙楷,不知道你這位皇子能不能堪此大任呢?希望老天不要對大宋太殘忍,賜一個好點的統治者罷。離開遼國,回到東京的頭一天晚上,高銘和花榮都歇下了,趙楷卻來敲門,“本王睡不著,想找你們談談?!?/br>高銘和花榮還能怎么辦,接待唄。趙楷進屋坐下,在燭光下,對高銘嘆道:“本王這幾日都在想,回去跟父皇提練兵強兵一事,但就怕父皇沒有此意?!?/br>趙佶屬于那種火沒燒到家門口,都不會讓水缸存水的人。高銘看出了他的顧慮,跟著嘆氣,“如果殿下都勸不成,別人就更難了?!?/br>趙佶那樣的,光免除歲幣一事都夠他高興幾年不動彈的,沒事折騰不是他的性格。花榮亦道:“殿下,您也看出來了,遼國眼下情況都這般了,但骨子里還看不起大宋,不就是因為過去百年一直給他們留下的弱勢印象么。想要扭轉,非露出真正的實力不行?!?/br>“本王知道,所以本王在想,先上疏父皇,撥一些士兵進行訓練,如果真能出效果,父皇才能下決心大范圍練兵?!?/br>高銘頷首點頭,趙楷的思路是對的,有點到面,先搞試驗田。花榮有點猜出趙楷的意思了,“所以,殿下的想法是……”“本王想將要來的兵交給花將軍來練,不知道你能否承擔起此重任?”這個練兵,肯定不是常規cao練,按照現有的方法,練出的也是現有能力的士兵。而且,不會給好的兵苗子,否則怎么能產生對比效果呢。用劣質兵源練出優質的士兵才行。如何完成這個轉化,需要創新訓練手段,可不是那么簡單的。這基本上屬于名將的級別的任務難度了。花榮如何不明白趙楷的意思,他現在統帥的是大宋最優秀的四支禁軍之一的神武軍,給他下等禁軍訓練,就不知道能不能出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