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08
胡扯,但卻又找不到更好的反駁理由,都只噙著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至于內心想什么,高銘就不得而知,但肯定沒好話。高銘發現耶律淳和趙楷都基本不說話,大佬果然都是坐鎮的,叫下面的人唇槍舌劍地交鋒。高銘道:“我上次穿越幽州的時候,發現幽州城的對南的城墻修繕得不錯,但是對北的防御卻不怎么樣,榆林關更是馬馬馬虎虎,日后若是修起來,又是一大筆錢?!?/br>北邊也是遼國境內,遼國自然不會投錢在自家院內修院墻。言下之意,這幽州拿回來也得花錢修繕。剛才張琳不是挑毛揀刺么,他也得禮尚往來。耶律大石深知挑貨的才是買貨的道理,笑道:“有先天屏障勝過人工修繕的高強千百倍?!?/br>榆林關天險天下獨一份,別的地方沒有,這才是最大的賣點。張琳重重點頭,“沒錯,單說幽州一城,就三面環山,對遼國的重要性不需我多言,怎么重申都不過分?!?/br>對遼國重要,對宋國而來,重要程度至少翻幾倍都不嫌多。宋國使臣肯定懂。高銘笑道:“其實這幽州雖然堅固,卻不如咱們宋遼情誼堅固。這一百年來,城墻好歹修繕過幾次,但是咱們宋遼之間可不曾有過兵戈?!?/br>甚至每年兩國統治者之年,適逢對方生辰還會互送禮物。當初仁宗駕崩的時候,大遼皇帝還為他掉淚。一提這茬,兩國人就都笑了,氣氛稍有緩和。耶律大石看準時機,“高兄,你這話說得十分有道理,我國陛下說了,你我兩國這百年情誼,這幽云十六州便是見證,如果兄弟之國真有想法,它的歸屬有洽談的余地?!?/br>終于到正題了,高銘立即裝作感興趣的樣子,“是么,遼國陛下真是有氣吞天下的胸懷,有總覽國際局勢的大局觀?!?/br>先拍遼主幾句馬匹,理應是題中之義。高銘繼續道:“確實,如今女真起事,遼國為了此事煩憂,想必幽云十六州內的情況,多有顧及不到。不如將它們托管給宋國,也可以集中精力對付女真。我相信在這之后,我們兩國的情誼就像這榆林關一樣堅固,任誰都撼不動?!?/br>宋國得幽云則繼續與遼國修好,絕不對遼出兵。高銘此言一出,算是正式提出接管幽云十六州的事了。趙楷目不轉睛地看著對方的反應,就見耶律大石和張琳先互相看了一眼,似乎在對彼此說,重頭戲來了。張琳一笑,滿臉的皺紋,他道:“這個嘛,既然宋國有誠意,我們也不能一口回絕。有些話,我就不重復了,但幽云乃膏腴之地,宋國若想接管,必當有補償?!?/br>這個沒什么好說的,遼國除非瘋了,才會什么都不要地拱手將這些地方白送給大宋。高銘頷首,示意耶律大石繼續說。張琳一字一頓地道:“我們所需不多,只要金五百萬兩、銀一千萬兩、帛一千萬匹作為補償?!?/br>在場的所有宋國人皆愕然,這不是獅子大開口么。趙楷就一個想法,這是敲詐。高銘沉默了下,嚴肅地道:“我覺得咱們彼此都應該拿出真誠的態度,你們說出這么不切實際的數額,顯然沒誠意,既然如此,沒什么好談的了?!闭f完,便起身對其他人宋國人道:“反正免除歲幣的國書簽完了,咱們走罷?!?/br>一副老子不談了的架勢。第144章高銘起身要走,除了花榮外,其他宋國成員卻都還黏在椅子上,就連趙楷也沒第一時間起身,顯然大家到底是想要幽云地區的,似乎怕抬腿走了,真的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了。你們行不行啊,路上不是給你們說過了么,現在宋國是有主動權的,并不像以前那么被動了。遼國怕咱們和金國結盟,他們坐地起價,咱們得殺價!聽到不靠譜的價格起身就走,將主動權牢牢握在自己手里。結果你們一個個的表現出很想買的樣子,人家就吃定你了。可能是這些宋國文臣多是富家子弟,就是一般出身,也專心讀書,不問柴米油鹽之事,哪里曉得買賣里的門道。高銘見這群家伙不走,自己走了,他們不跟著,就拖延時間的哼道:“你們就是把宋國倒過來,也抖落不出這么多銀錢,沒可能支付的。買回幽云之后,我們宋國不用過日子了!倒是你們,切不要抱著金磚挨餓!當年,安史之亂,史思明的兒子史朝興窮途末路之時,被人圍住,他以自己的金腰帶為賄賂,希望對方可以放他一條生路。結果對方說道,不勞你自己動手,等你死了,我們自來取。如今遼國的境地并不比當年的史朝興好到哪里去!”要不等你們遼國死了,我們自己來取幽云!一席話不僅是嚇唬遼國,也是點醒宋國使團成員。果然高銘說完,大宋這邊已經有人開始挪身子站起來了,且越站人越多。遼國眾人見他們要離開座位,臉上露出了緊張的神色,耶律大石趕緊道:“你們能出多少?”“我們今年的三十萬歲幣都是好不容易湊齊的。你覺得我們能出多少?”張琳道:“正因為每年三十萬歲幣,所以我們遼國免除了歲幣又要把幽云十六州給你們,收取百年價格應該不過分吧。并且這一百年來,錢多物品少是趨勢。都算上的話,這些錢已經很少了。要不是看在宋國和遼國百年修好的份兒上,要比這還要高昂?!?/br>真有你們的,連通貨膨脹都算上了。聽張琳的意思,這還是少要了呢。耶律大石也道:“以前的歲幣每年三十萬,一百年就是三千萬,如今幽州永遠歸還你們,索要一百年的歲幣不過分吧,考慮到你們沒有那么多白銀,只要一千萬白銀,剩下的用金子和帛抵扣?!?/br>算盤都打到一百年之后了,關鍵是一百年之后,別說遼國了,宋國是什么樣還不知道呢。高銘哼笑道:“耶律兄,我還是第一次聽說,孩子剛生下來就要把他一生所需的花費都一口氣準備齊的。抱歉,這價格實在叫我們沒法承受,幽云十六州這孩子我們不要了?!?/br>他說完,明顯感到一直表情嚴肅的耶律淳,嘴角露出一個微不可查的微笑。高銘一怔,這種微笑絕對不是什么好兆頭,尤其還出現在他干脆拒絕遼國的條件的時候。難道這耶律淳是個頑固派?寧可抱著祖宗基業去死,也不斷臂委屈求生?這種人是最可怕的,愣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此時就聽耶律淳冷聲道:“不要更好,本王一開始便不贊同割去這些州府給你們南朝?!?/br>耶律大石表面不露神色,暗地里則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