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33
人念,不知道高大人可否愿意幫一下?”高銘心想,你就變著法兒的折騰我吧,是不是好了傷疤忘了疼,又要找我麻煩?趙楷皺眉,“你就幫他念一念吧?!币姼咩扅c頭答應就離開了,但走之前,凝眉瞅了半晌弟弟,不過最終還是什么都沒說,轉身出去了。高銘憋著一股子勁兒,坐到趙楫榻前的椅子上,接過太監遞來的邸報,心里自我開解,順便看一看這些日子朝廷都發生了哪些事也好。在趙楫靜靜地注視中,高銘開始給他念著邸報上的消息。忽然,高銘的余光瞥到了一條旮旯里的消息,占的篇幅不大,但是每一個字都重錘著高銘的神經。因為上面寫著,皇帝吩咐各州府張榜征召能夠辨識蝌蚪文的人。還寫明了,要辨認的蝌蚪文的來歷。原來上個月初五,山東梁山突然降下落雷,事后,在落雷的地方,挖出了一塊石碑。這石碑上的文字曲曲彎彎,是用上古的蝌蚪文字所寫,認識的人并不多。而這塊石碑的出場方式,在深信道教的趙佶眼中,肯定有特殊的意義,所以叫州府征兆能看懂的人。高銘心里大驚,這個石碑,不就是原著中被宋江在公孫勝的設壇作法下,挖出來的刻有梁山好漢排名的那塊么。他一直以為這玩意不會出現了,沒想到一道雷給劈出來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花榮榜上有名,而且排位還不低。他引袖擦了下額頭的冷汗,趙楫見了,趕緊拿出扇子,跪到榻上給他扇風,關心的問:“高提點,還熱嗎?”高銘一邊搖頭說:“不熱?!币贿厖s奪過扇子,使勁給自己扇風。怕就怕這塊石碑被解讀出來后,皇帝聯想到之前關于被放走的一百零八的魔君傳聞,對記錄在石碑上的花榮心生嫌隙,不再重用。那么,他們迄今為止的努力都付諸東流了。他得想個辦法。第120章趙楫見高銘的眼睛,直勾勾的盯著邸報,也好奇的去看。但是看來看去,除了官員的正常升遷消息,他沒有發現任何異樣。所以他認為高銘可能真的只是熱了,叫太監給他倒茶。高銘喝了一口茶水后,逐漸冷靜下來,將這邸報上的消息都念完了,“殿下,還有別的吩咐嗎?”趙楫見他臉色不好,也不敢再留他,“沒了,對了,本王的這把扇子贈給你了,當做你給本王念邸報的獎賞?!?/br>高銘一點兒,不客氣的收下了,“謝殿下?!?/br>這是他勞動所得,沒道理不要。“可惜咱們馬上就要到東京了,本王就是想叫你念底報,也不方便了?!?/br>難不成你還想天天折騰我,高銘態度冷淡的說道:“回到東京殿下,身邊自然不缺人手,還缺個把人幫您念報紙嗎?”趙楫卻突然岔開一句,“你跟花榮真的很要好啊,甚至在他的營帳中休息?!?/br>高銘覺得趙楫大概率是要開啟另一波嘲諷,拿他和花榮的男男關系說事兒。不過高銘也不在乎,畢竟他這一路也是從各種流言蜚語中走過來的,根本不想搭理趙楫這個段位的選手,“殿下,如果沒有其他的事兒,我先告退了?!?/br>說完轉身走出了營帳。花榮在營帳中等著高銘好一會兒,才見他臉色略顯慘白地走了進來。花榮趕緊走上前來關心的道:“怎么了?發生什么事了?”走近后,他甚至看到高銘額頭有一層細汗,他忙拿出帕子給他擦了擦。他的第一個反應是,“趙楫為難你了?”也不尊稱荊王殿下了,而是直呼其名。“不是。我被他叫過去給他念邸報,我在邸報上看到了一條消息,說是從梁山泊里挖出了一塊上古蝌蚪文寫就的石碑。我擔心那石碑上的文字對咱們不利?!?/br>花榮失笑,“你這個擔心毫無緣由,為什么你會這么想?”“你也知道有一些碑文上,就愛記載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萬一那石碑上記載說以后會在這個地方出現危害一方的妖魔?!?/br>“你怕牽連到咱們?不會的。官家知道你是被虜劫上梁山的,我是為了救你,才去的。就是那石碑真的記載了什么,指向的也是真正的梁山賊寇和咱們有什么關系?!?/br>高銘心想,如果只是單純的記載,以后梁山這個地方會出現危害一方的魔君,那確實不用擔心。就怕這石碑上清楚的記載,以后在梁山為禍一方的人是當初,天師關押的魔君轉世。并詳細的附贈人員名單,那就完全不一樣了。如果沒有名單,皇帝當然會以為,這些魔君指的只是宋江他們那些真正的強盜。但如果有梁山一百零八個好漢的詳細名字,還說他們是轉世的,那對篤信道教的趙佶來說,破壞力可想而知。就算花榮忠君愛國,但在趙佶看來,恐怕他也是一個隨時會變異的不安定因子,不可重用。花榮語氣更加溫和的勸解,“你太緊張了,沒有必要,那些上古的蝌蚪文字能破譯的人鳳毛麟角,或許你等一輩子都等不到能解讀的人。就算里面記載了修仙的要訣,也難被世人窺破,所以你就不要瞎擔心了,倒是你的語氣很有意思,好像十分肯定里面記載的東西一定會在對咱們不利似的?!?/br>高銘一驚,怕花榮察覺到什么,裝作釋懷的道:“是啊,我想太多了?!?/br>嘴上這么說,心里還是放心不下。他記得原著中破譯蝌蚪文的是個姓何的道士,至于叫何什么,他記憶淡漠了,只能絞盡腦汁的回憶,就這樣,一路回到了東京。回到東京的當天,朝廷舉辦了盛大的歡迎儀式,在這個儀式上,花榮作為將領的代表,親自向皇帝獻俘。之所以選他,而不是主將王稟,這里面也很有學問。除了方臘是花榮本人擒獲的這點之外,剩下的全是人為因素,比如趙楷更賞識他,比如他身后有太尉府,再比如看他外形玉樹臨風,英姿颯爽,讓他作為代表,才能更好的展現大宋威武軍將們的精神面貌。高銘也覺得派花榮完成這個獻俘儀式,效果翻番。高銘偷瞄不遠處的父親,見他對花榮的眼神也是贊許有佳,心里不禁想,或許看在花榮這么優秀的份上,沒準老爹就同意了。但他很快就打消了念頭,搖了搖頭直嘆氣,不會這么容易的。獻俘儀式結束后,朝廷舉辦了盛大的歡迎宴會,犒賞三軍。高俅在宴席上不敢表現的感情太外露。等到宴席結束,高銘和花榮回到太尉府,高俅才終于忍不住的舉掬了一把淚,上下打量兒子,恨不得把他的頭發絲都數一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