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2
,“他之前給您購置禮物的錢,真的是九牛一毛,他每年養他外宅里的小妾都不止這個數?!?/br>趙佶畢竟是藝術家,還有涵養的,這個程度也沒爆粗口,只是道:“傳朕的旨意,叫楊戩卸去一切職務,回家聽用?!?/br>梁師成在一旁趕緊領旨,“是?!?/br>楊戩聽到官家的旨意,差點沒昏過去,因為這絕對不是個好兆頭,如果是以前,他可能還對起復報點希望,但如今來了個高銘,他持悲觀態度。冷靜下來,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找到了李師師。他對李師師有引薦之恩,沒有他的話,李師師如何認得皇帝?“姑娘,你得救救我?!睏顟炱饺沾顜煄熯@個貴人也是極好的,皇帝給她賞賜,他也沒少給她送禮。巴結了這么久,為的就是今日替他說情。李師師見楊戩焦急萬分的模樣,知道官家這次是動了真格的,“你且稍安勿躁?!?/br>“我如何能稍安勿躁?官家已經不許我進宮,在家聽用了,怕是過不了幾天,還會有更壞的消息傳來?!?/br>李師師見楊戩焦急,她臉色也不好看。不幫吧,楊戩的確算是對她有恩。但如果幫吧,她只是個煙花女子,向來不摻和政事。這懂得分寸,官家來她這里,可不是來聽她議政的。他們填詞唱曲,從不問政事。歷史上摻和政事的女子,有幾個有好下場的?她思忖著,到底幫不幫楊戩說情。要么就應承下來,全力去辦,要么就一口回絕,不要給楊戩希望。最終,她選擇了后者,“楊公公,小女子真的愛莫能助,這里是一些微薄的盤纏,如果不嫌棄,你就拿著,希望能解決你一些燃眉之急?!?/br>一揮手,叫丫鬟給他呈上一盤珠寶金銀。楊戩仿佛掉進了冰窟窿里,“姑娘是不打算幫我了?!”李師師苦澀的搖頭,她知道,官家在煙月街這里,還有另一個常常眷顧的女子崔念奴,她并不想給自己惹麻煩,反將皇帝推向崔念奴那里。再說,她何嘗不知道楊戩做的那些事,既然官家要懲罰他了,從某種程度來說,也是報應到了。楊戩咬齒跺腳,連桌上的盤纏也沒拿,轉身就走。李師師給他的那點盤纏,不值得一拿,杯水車薪。楊戩求見蔡京,可蔡京身為太師,是文官之首,而文官普遍反感太監,對楊戩倒臺這件事樂見其成。蔡京作為他們的領袖,為了自己的威信,自然不能出來幫助楊戩。再說,長眼睛都看出來了,官家是真的打算對楊戩下手。蔡京本人都幾起幾落,環海沉浮,沒道理楊戩能一直順風順水吧。蔡京都沒露面,叫門館先生把楊戩打發了。楊戩只能去找童貫。可童貫是蔡京的親信,蔡京那個態度,叫他怎么幫?倒是親自見了楊戩,只說了一點安慰的話,就沒下文了。而梁師成,更是連楊戩的面都不見。楊戩體會到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受寵信的時候,各個追捧他,如今他落難了,都袖手旁觀。他意識到雷霆懸在頭頂,就差劈下來了,至于是什么時候,全看官家的意思。但他等啊等啊,仍不見雷霆降下,不禁看到了一絲生機。果然,官家還是狠不下心,他伺候他這么多年,沒有功勞還沒有苦勞么。高銘也看出趙佶猶豫了,不禁心中嘆氣,真是名副其實的優柔寡斷。就差臨門一腳了,你又猶豫了。行啊,就讓我再讒言一番,叫你下決心吧。這日,高銘覲見,找準機會,對趙佶道:“官家,臣想給您講一個我之前在梁山時聽到的故事。有一戶人家,辛勤耕種,年年豐收,一家人過得豐衣足食,偶爾會覺得家里的糧食好像少了一碗半碗的,但也沒在意,畢竟不缺吃的嘛。可惜,好年景持續了沒幾年,饑饉來了,莊稼地顆粒無收,坐吃山空。到了冬季,米缸見底,家里什么吃的都沒有,眼瞧著就要全家餓死。這時候老母親不忍心自己兒子媳婦和孫子餓死,就偷偷拿了繩子去倉房上吊。就在她把繩子都掛上了,準備一腳蹬掉椅子的時候,忽然看到墻角有個還老鼠洞,洞口竟然有糧食顆粒。她過去一看,可不是真就是糧食,她伸手掏了一把,竟然掏出來滿滿一手的谷粒,她叫來兒子和媳婦,敲碎了墻面。您猜怎么樣,登時像小浪似的谷粒涌了出來,湮沒了他們的腳面。而老鼠們見來人了,呲溜呲溜都跑了。這些糧食都是老鼠這些年從他們家米缸偷出來積攢起來的。這家人就靠著這些糧食,度過了寒冬,村里別人家餓死了許多人,只有他們家都活了下來。官家,您看,這老鼠辛辛苦苦攢了這么多米,還是給主人家攢的。主人家的糧食沒丟,只是換個地方,暫時讓老鼠幫忙照管罷了?!?/br>趙佶豈能聽不懂高銘的暗指。碩鼠是楊戩,而他就是需要錢糧度日的主人家。搗了老鼠洞,收獲一波糧食。高銘繼續獻言,“那老鼠不事生產,老鼠洞內的所有東西都只是它搬來的,早晚要物歸原主。真是老鼠跌倒,主人家吃飽?!?/br>趙佶當然能聽懂高銘的話,楊戩不過是個太監,何德何能積攢了這些財富,還不都是盜竊他趙家的財物。他現在連個辦萬博會館的錢都沒有。說一千道一萬,他需要錢,是時候把楊戩這個儲錢罐砸碎了。趙佶已經拿定了主意,沉聲道:“楊戩欺君罔上,貪墨宮中財物,罪無可恕,責令皇城司即刻逮捕下獄,抄沒家產?!?/br>高銘臉上波瀾不驚的領命,然后低聲道:“官家放心,楊戩家的一分一厘都是官家您的?!?/br>趙佶心道,高銘識時務,也有眼力見,滿意的微頷首。高銘小步退了出去,只要楊戩倒臺,那么地方上便沒人再買他的賬,他制定的那些個租賃灘涂地的政策便也會停止了。抄家一事,勝在速度,高銘領了口諭,便即刻回到皇城司,點齊人馬,直奔楊戩外宅。第98章一百文官貪污,比不上一個武將造反。這基本上皇家的共識,大宋皇帝跟文臣聯合起來,壓制武將,都怪唐代節度使擁兵自重,弄得天下大亂給大家留了下不可磨滅的心理陰影。對文臣尚且如此,那么對太監就更縱然了。本質家奴罷了,能掀起什么風浪。高銘膈應楊戩主要也是因為他搜刮錢財的手段實在太惡劣,直接禍害普通百姓。他在地方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