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0
書迷正在閱讀:他們都在覬覦我的酒!、年華賦予誰、風語者(H)、我收養了祖師爺、我把你們當哥們[快穿]、我憑本事單身、套路你的信息素、學霸每天都想要官宣、818我那些突然變成大佬的小伙伴、流量小生他天天換人設
哪怕自知渺茫,雖然有些蠢,但比那些就知道問他求他的酒囊飯袋好多了……“難得啊,姜醫師竟然會在工作時出神?”從外面進來的墨斗頗為新奇地看著發呆中的姜榆,面罩讓墨斗的話音悶悶的,讓他有些不適應地拉了拉臉上的面巾。姜榆瞥了墨斗一眼,重新低下頭:“你來干什么?”墨斗掏出懷中的圖紙,放到姜榆的面前:“看看?!?/br>饒是高冷如姜榆,墨斗的這波cao也成功地讓對方抽起了嘴角:“我這里不是你的工坊……”你給我圖紙干什么?!墨斗笑了笑:“你仔細看嘛,這些東西對斷肢的傷患可能有些用?!?/br>拜上次的折腿所賜,墨斗不僅造出了醫用拐杖,更是想到了義肢的存在,在在這個到處打仗的時代估計會很有用,至少斷了腿的士兵回去之后還能再種個田……姜榆勉強看了幾眼,飛快地將圖紙收了下來,然后繼續冷漠臉:“好了,還有什么事嗎?”沒事趕緊走,別煩我。墨斗有些尷尬地摸了摸口罩,試探地問道,“你那牛痘成功了沒?”姜榆寫報告的手頓了頓:“昨日剛成,怎么了?”難道哪里爆發天花了?怎么偏偏在這個時候,明明已經研制出預防的手段了……墨斗并沒有看出姜榆的緊張,他松了口氣,笑著看著對方:“也沒多大事,就是姜醫師研制出牛痘之方,功比神農,秦國有一筆獎賞,想替全天下百姓道謝姜醫師?!?/br>剛剛被驚嚇到的姜榆:不就是獎賞嗎?有必要你專門來一趟嗎!墨斗表示,這筆獎賞可絕對不普通!……在這個時代的幾千年后,有一種獎項,它每一次的頒布都代表著人類文明的成就:‘墨獎’又稱墨斗獎(墨斗掙扎:不,這是墨家獎?。?。一開始的墨獎因為時代的局限,并不是具有全球影響力,更不能代表整個人類文明,但是它的出生依然不可小覷。墨獎最初的頒布時間在華國大一統前夜,影響范圍也僅僅只是在秦國這一個國家上,當時因為姚賈的存在,秦國在吞并了兩國之后成功地獲得了一個安穩的過度時期,而在這個時期,秦國因為國力與影響的增強,再加之秦王嬴政推崇墨家主義,墨獎在墨斗的主張之下,墨獎便在秦國成功誕生。當然,以上是后世的說法,讓我們將視線拉回到秦國,這個時候的嬴政正在體驗土豪的感覺。姚賈的竹杠敲得非常成功,不僅為讓楚國徹底斷了與燕國結盟的念頭,更是讓秦國不僅免去了外交賄賂的費用,更是得到了一筆‘不義之財’,所以即便是姚賈自己又私吞了一筆巨款,嬴政也只是當作沒看見。而這筆‘不義之財’也全被嬴政投到了墨斗獎,不,是墨獎上。在墨斗的強烈反對之下,嬴政最后終于答應將墨斗的全名去掉,只留下了一個姓,墨斗見此也就松了口,兩人各退一步,‘墨獎’這個名字得以保留下來,不過這里面的含義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至少在墨斗眼里,這個‘墨’字,代表的是墨家,而不是他墨斗。為了讓別人的相信這一含義,墨斗還將墨獎按著諾貝爾獎的項目分成了四類:兼愛獎(主張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相愛)——諾貝爾醫學獎;非攻獎(反對侵略戰爭)——諾貝爾和平獎;明鬼獎(重視繼承前人的文化財富)——諾貝爾文學獎;天志獎(掌握自然規律)——諾貝爾物理、化學獎。其實原本墨家還有一個反對鋪張浪費的節用主張的,原諒他,這個墨斗實在想不來,就只好作罷。其余的幾個獎項都已名花有主,就缺一個兼愛獎,而現在姜榆剛巧成功,那么,第一屆墨獎就可以舉辦起來了!第127章自春秋后,天下的矛盾紛爭逐漸從齊楚轉移到了秦國,尤其是在商鞅變法之后,秦國更是帶著一種一往無前的氣勢,用沾著血腥味的強勢推進著整個秦國的變革,不過這一次的變革,沾滿的卻是一股銅臭味。傳說,秦文公夢見一條黃色大蛇從天上垂下,身體連通天地,蛇口落在“鄜衍”。于是秦文公為祭祀白帝,鑄造了一個名為鄜畤的祭臺,但因為戰局的紛爭,原來的祭臺已無可尋蹤,但是此刻,它借著秦國強大的國力,帶著它以撼動天下時局的方式重新降臨在秦國人的眼前:高聳的祭臺上,橙黃色的巨蛇從天垂下,不可見其尾,它身線柔美而富有張力,口觸大地,仿若想要吞下整個地面一般,僅在嘴邊留下一人高的縫隙可入其內。嬴政站在蛇口處,在眾人的視線下緩緩進入,瞬間引起了海嘯般的驚呼:微黃的琉璃的將白光過濾成魄人心魂的琥珀色,然后借著扭曲的鏡面,將站在里面的人的身影擴張到整個蛇身表面,偉岸富有威嚴,夸張而又怪誕,神秘地令人敬畏。墨斗大概是唯一一個笑出聲的人,沒辦法,雖然小時候玩過不少的哈哈鏡,但是嬴政這個臃腫的身形確實令人好笑,讓墨斗不由得想起了歷史課本上‘雍容華貴’的秦始皇形象……但是旁人不會這么想,這種投影儀一般的效果完全超出了他們的認知,一時之間,無論是平民還是貴族,都紛紛趴伏在地上,只剩下cao持的大臣腳軟地強撐在原地,等待典禮的下一步程序。很快,嬴政便有了動作,只見上面影影綽綽的身形晃動了幾下,一排排略微變形但依稀還能認清的字樣即刻出現在了橙色的琉璃之上,金光閃閃。經歷過嫪毐政變的禮官最先鎮定下來,他壓下發抖的嗓音,跟隨著幻變著的字影字正腔圓地唱聲道:“混沌初分盤古先,太極兩儀四象懸。子天丑地人寅出,避除獸患有巢賢。燧人取火免鮮食,伏羲畫卦陰陽前。神農治世嘗百草,軒轅禮樂婚姻聯。少昊五帝民物阜,禹王治水洪波蠲?!弊?“此皆為古之賢者所為,然自商紂以來,天下紛擾,難覓圣人,白帝不忍,便每逢五年,托四人為大義之行,寡人不才,堪堪覓全,特在此嘉尚四人,以謝帝神?!?/br>毫無疑問,這些話引起極大的震動,潮水般的紛議在人群之中涌開,盤古、燧人、伏羲……這活在些在人們口耳相傳的傳說間的人物是刻在人們骨子中的血脈,這些名字能夠引起跨越國籍的共鳴,所以,無論是來自哪個地方人,此刻都抱著傳承至遠古的信念,抱著不敢置信的態度打量著祭臺上的神跡:天下紛擾太久了,他們渴望出現一個圣人終結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