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8
的心情,朕跟著謝歸之,進到文淵閣。一連幾天,也許是朕的態度好得讓謝歸之實在不能繼續冷漠臉,也許是謝歸之想起來先前因為謝云洲的事情,他們謝家還欠朕一個人情,也許是謝歸之想通了什么,反正謝歸之忽然就開始給朕講解怎么給折子分類了。什么樣的折子是官員想要緊急處理的事情,什么樣的折子是官員送來試探皇帝心情的,什么樣的折子是下頭人胡亂湊字數,刷存在感的……被有相國之才的謝歸之緊急輔導之后,朕感覺受益匪淺。朕心里惋惜,遺憾大齊并不設立丞相,謝大人的官職已經不能更進一步,做個大學士,還真屈才了。尤其是朕和謝歸之深入聊了之后,朝堂上不茍言笑的謝歸之,竟然是個理想主義者。哦,就是看上去和朕的父皇一掛的那種。不過謝歸之是真正的君子行徑,還有點悶sao的類型。其他都好理解,要問為什么朕說謝歸之悶sao,呵。朕和謝大人熟悉以后,謝大人開始隱晦地向朕打聽起當初朕在江南時候,遇見謝云洲的事情。謝大人問起自己兒子的時候,言辭中那叫一個隱晦生澀,朕差點沒弄明白謝歸之問得是謝云洲。不過等朕搞明白以后,朕默默地琢磨了一下措辭,說了謝云洲在江南的政績。謝歸之聽完,不置可否,但臉上的笑意怎么都藏不住。朕搞不明白悶saoer的想法,可又不方便跟人家聊朕自個兒腦補過的人家兒子,搞西皮搞普雷什么的。但大約是朕作為皇帝,夸了他的兒子,謝歸之心情極好,轉天謝歸之就邀請朕去他家喝茶。世家大族豪橫,對君王一向不屑,畢竟能成世家的,至少是兩百年打底。像王謝吳楊這樣的世家,傳承比大齊還要久遠。看著世家,他們總有一種看穿了階級,看穿了時間的感覺。不管當權的皇帝是誰,不管時間如何變化,世家總是世家。皇權想要收拾士族,其實是個博弈的過程。就比如那造反的吳家,在他們動手之前,不管是江南的貪腐,還是勾結草原人,事情是絕對隱秘嗎?肯定不是。太后娘娘知道,熠皇叔知道,甚至到了后期,連朕都知道了。但是不管是誰,在吳家撕破臉造反之前,所有人都沒有戳破,都在等一個‘正義的理由’,都在一個出師有名。收拾吳家容易,但是收拾天下士族,并不簡單。若是讓士族們覺得,皇帝在對他們下手,天下肯定會亂。光是把吳家一個擼下來,大齊很多做事的地方都有了空缺,世家對封建社會的統治階級滲透十分嚴重。皇帝要收拾世家,其實可以說是刮骨療毒。當然,也有皇帝愿意和世家和平相處,畢竟很多時候世家都很好用的。朕琢磨了一下,還是決定去看看。四大世家,數百年基業的家族唉,朕還沒去過。朕抱著長長見識,劉姥姥進大觀園的心態,挑了個好天氣,騎馬往謝歸之家里去。今天為什么不是坐馬車,當然是因為天氣好,朕想出來溜溜。從宮中出來,朕走一半兒忽然想起來,朕這是空著手就來了。頓了半刻鐘,朕揪著馬,往如意齋走去。如意齋,朕一直都沒來過呢。朕以前是對文玩古物沒什么興趣。后來是因為大皇兄,朕怕到了這地方,會想起點別的事情。朕走進去的時候,還有點忐忑,誰料一進去,卻看見了請假數日,消失許久的阮先生。阮先生看見朕,熱情跟朕打招呼:“喲,小五怎么來這里了?!?/br>嗯,阮先生這個小五,出自太后娘娘給朕造的那個假身份。當時阮先生看見孟小五這個名字,就說:“這名字好,聽著就溫柔?!?/br>聽著阮先生這話,朕莫名get到他話里的意思,孟小五溫柔,那就是高析殘暴了?高析怎么就殘暴了。不過孟小五是太后娘娘的取的,阮先生又是朕的先生,關于孟小五溫柔,高析殘暴的解讀,還是朕自己想出來的。阮先生完全可以不承認。所以朕只能帝王の冷漠.jpg今天聽見阮先生繼續這么喊,朕就保持著帝王的冷漠。朕這里冷漠著,阮先生今天卻忽然很熱情,對朕說:“許久不見,小五來如意齋是想買什么嗎?”“謝大人邀請,過來買點見面禮?!彪藿忉屚?,成功看見了阮先生的詫異臉。阮先生臉上分明寫著,你庫房里那么多寶貝不拿,偏偏跑出來這里現場買,你這個敗家子兒。朕一時間不知道是解釋朕純粹是沒怎么做過客,忘了上別人家要帶禮物更好,還是默認了朕就是敗家子比較好。算了,反正在阮先生面前,朕就沒什么正面形象。不解釋了。朕不想解釋動機,但是旁邊的掌柜聽見朕的話,卻是熱情的出來招呼,詢問朕:“敢問客官所說的謝大人,可是謝學士?!?/br>朕正要點頭,旁邊的阮先生卻是拉住朕,對掌柜的說道:“是城隍守軍三隊隊長,謝斐大人。像我們這樣的小人物,怎么可能會認識謝學士呢?!?/br>掌柜和朕聽了這話都是一愣,不過朕也不好駁了阮先生的面子,只好點頭附和,表示就是謝斐大人。雖然朕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個名字,可阮先生說是,那么就是了。掌柜的有點尷尬,不過他還是淡定從容的重新回到柜臺后頭,另外招呼了一個學徒帶朕看東西。等朕挑了東西付了錢,阮先生跟著朕出來,對朕說:“陛下,您買的那倆琉璃盞,能不能送給臣,把玩幾天?!?/br>朕:“?”阮先生再接再厲:“看在臣給您省了至少一百兩的份兒上?!?/br>隨后阮先生跟朕說,這家如意齋的東西,里頭是有寶貝沒錯,但是這家在京城太有名,前些年原本的掌柜生了病,將店盤給了現在這位。這位是出了名的看人下菜,同一件東西,賣給富人和賣給窮人的價格,天差地別。不過富人往往好于面子,不會跟人計較,所以這如意齋名聲越來越差,賺得卻越來越多。于是在阮先生的邏輯之下,他替朕省了一百兩,所以他想要把玩幾天琉璃盞。朕無奈,剛才買東西的時候,阮先生就極力推薦這琉璃盞,沒想到是打得這個主意。反正朕買的東西不少,少這個兩個琉璃盞,也問題不大,于是朕同意借給阮先生了。嗯,如果朕當日能預知后來的事情,肯定不會把琉璃盞借給阮先生。畢竟誰能想到,天子帝師,大齊學究,文淵閣太傅的阮先生。經過今天會像開啟了新世界大門一樣,不停的跟朕賴皮,一邊找朕借東西,一邊不還給朕呢。不過現在朕不能預知未來,朕毫無防備的把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