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
,覺得真是有趣。此時曹選明站出來一一陳情,說明整個事件的經過,事件發生的前情都已經提過好幾次,后來的調查結果才是重頭戲。為遮掩這事兒,曹選明調查到刑部侍郎收受大理寺卿賄賂八千兩白銀。要知道曹選明這種四品的大齊官員,一年的俸祿才一百多兩,隨隨便便拿出來八千兩,想想就知道怎么回事兒。不過事實上袁浩川是準備了兩萬兩,一半給大理寺卿,一半給刑部侍郎,大理寺卿這個中間商過了一道手,到刑部侍郎手里就只有八千兩了。聽到曹選明這么說,朕分明地,從刑部侍郎和袁浩川兩人的眼睛里讀出了不可置信。畢竟誰能想到行賄這事兒還能有中間商。大理寺卿被自家隊友這么看著,又震驚自己事情被揭發,氣的臉色漲紅,也顧不上現在還是在殿前,站起來就要打曹選明。曹選明這人一向刻薄,大約平時就沒少被人揍,跑起來十分靈活,大理寺卿一時間沒有抓著他。曹選明靈活地跑到京畿衛將身邊,探頭探腦地看著大理寺卿,發現這人不敢上來了,這才放心的開始講下頭的事情。而被曹選明當做擋箭牌的京畿衛將眼可見的臉色黑了下去。朕在上頭看著這事兒發生,不由覺得好笑,但是朕要端得住,不能笑,于是朕小聲的和王喜福說:“你笑什么笑?!?/br>沒有朕吩咐就好好地站著裝柱子的王大聰明,難得的沒跟上朕的思路,但是卻很配合朕,無辜地看向朕說道:“奴才只是剛才想到好笑的事情,和下頭大人們無關?!?/br>朕義正辭嚴的告誡王喜福:“正在上朝,不要想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朝是正經事兒?!?/br>王喜福:“奴才明白了,謝皇上指點?!?/br>第21章第21章第二十一章☆·21朕是不是上當了?朕和王大聰明的談話并沒有讓下頭的人有什么動靜,畢竟龍椅是個高高在上的存在。托高家老祖宗設計這龍椅的福,只有朕看他們的份兒,下面的人根本看不見朕的表情。哦,熠皇叔那種人精除外。朕覺得就算是和熠皇叔隔了個門,他都能猜到朕要做什么??粗诨适逡桓北浑薅簶妨说谋砬?,朕頓時就覺得曹選明他們的追逐游戲不好玩。太后娘娘不知道有沒有聽見朕剛才說了什么,反正朕的身后是沒什么聲響。朕在上首清清嗓子,咳嗽一聲,剛還在認真追曹選明的大理寺卿立馬跪了下來,高聲喊冤:“還請陛下圣裁,微臣從未做過此等事情,這曹選明分明就是信口胡說,無中生有污蔑微臣!”曹選明也跪了下來,對朕說:“陛下圣裁,微臣做事一向講究證據,這是微臣尋來的證據?!?/br>曹選明從懷中掏出一疊紙,恭恭敬敬的舉過頭頂,王喜福見狀回頭看看朕,朕點點頭。王喜福邁著小碎步就走下去了,從曹選明手里接過證據,拆開檢查一番之后,才交到朕手中。朕一邊看,曹選明一邊解釋:“陛下打開的第一張,是袁浩川家中常隨的口供,十二日袁家少爺袁載道出門看花燈,相中了一個街邊的姑娘,強搶進府,十四日那姑娘懸梁自盡。十五日袁浩川借著佳節拜見上官,給大理寺卿吳大人送了兩萬兩白銀,為此袁浩川雇傭了三名力夫,以土特產的名義送進大理寺卿的府邸,第二到四頁是三名力夫的證詞……”曹選明說得清清楚楚,不管是大理寺卿還是大理寺少卿,這兩人都知道事情是真敗露了,但是為什么曹選明能知道的這么清楚?曹選明不說理由,朕倒是在證詞的日期上看出了端倪。不過現在也不是說這事兒的時候,等曹選明說完,朕喊了御史臺。朝臣中一個面色和藹的美髯帥大叔出列,恭敬行禮:“御史大夫王瑾,祝愿吾皇圣安?!?/br>朕點點頭,這位御史大夫王瑾,是出了名的光風霽月,為人公正,只不過早年時候都傳言他是晉陽王氏前家主的私生子,因此還受過不少非議。一直到晉陽王氏的前家主過世,王瑾蓄出了代表沉穩老練的胡須,這才終于讓人注意到王瑾的能力。王瑾大放異彩的時候,正是朕的父皇在位的時候,朝堂上事無不可對人言的作風,在整個大齊都是最靚的一個。可惜,朕的父皇太短命,朕登基之后,朕又不像父皇一樣重視他,縱是有能力也只能閑著。不過王瑾很可靠,這是岳斯巒給朕說的事兒。想到岳斯巒,朕再看看王瑾,莫名覺得朕的父皇真是有趣得很,什么樣的美人都可以在他身邊和諧相處。“說說在朝官員觸犯律法的懲罰?!彪拚f完,指了指大理寺卿和大理寺少卿,哦,還有刑部侍郎。這一次要薅掉三個身處要職的官員,不知道熠皇叔會把誰趕鴨子上架。王瑾聽了朕的話,開始掉書袋。行賄受賄一百兩至一千兩……行賄受賄一千兩至九千九百九十九兩,革職查辦,家產充公,貶為庶人,其后三代直系旁系皆不得科舉,刑三年,刺面;行賄受賄一萬兩至三萬兩,革職查辦,家產充公,貶為庶人,其后六代直系旁系皆不得科舉,刑十年,刺面……這個條款還真是,朕看了看大理寺卿,這人還真是憑借一己之力,給刑部侍郎成功減刑。畢竟,要是按照袁浩川原本的計劃,大理寺卿和刑部侍郎一人一萬兩,量刑就到了第三檔,偏偏大理寺卿做了個中間商,刑部侍郎就只有第二檔的量刑,兩相對比下來,刑部侍郎真是撿了個便宜。哦,刑部侍郎是不是這么想的朕不知道,朕只是看著他的臉色這么猜測。倒是大理寺卿的面色如土,指不定有多后悔自己做了這個中間商來著。朕聽完御史大夫掉書袋,示意王瑾退下去,御史臺負責監察官員,不過此時在勤政殿,怎么判就不是御史臺說了算。朕有些惋惜:“袁載道草菅人命,押入天牢,秋后問斬;袁浩川為包庇兒子,賄賂上官,實屬大錯,革職查辦,其三代內親屬永不錄用,另發交御史臺給朕查清是否還有其他罪行,查明后皆依律辦理,不得姑息?!?/br>袁家家境普通,在這個人人都是背景成精的朝堂之上,袁浩川都可以說是寒門貴子了,加上兒子也不怎么爭氣,整個袁家也就袁浩川自己還算會討上官的喜歡,可以說袁家就是他一人撐起來的,現在皇帝陛下開口不錄用,以后誰還敢還跟袁家牽扯上。早朝上完,大理寺倒臺一個袁家。最主要的是,朕這么說完,十三王爺和太后娘娘都沒有出言阻止——畢竟大理寺少卿還不夠資格和這兩位搭上關系,只是個上朝都不夠格的小透明。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