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0
遙子才配作為武學奇才的八殿下的師父。炤和帝聽完樊子期的解釋,才算明了是怎么個狀況,他萬萬沒能想到,當年的無心之舉會促成如今為愛子尋師的機緣。“樊愛卿,既然你如此夸贊此人,那朕相信此人定然能耐了得,易兒拜師一事,朕就全權托付于你,帶上這柄匕首,領著易兒去鐘山隱澗尋那人吧。這事就先這么定了,此外,朕還有一事與你相商。樊愛卿,過了今年你應該也有二八了吧?!?/br>樊子期不知炤和帝突然提起自己的年齡意欲為何,接過炤和帝又再遞來的琉璃短匕小心翼翼收起,難掩疑惑的回了句:“是?!?/br>聽到男人的回答,炤和帝呵呵一笑,唇邊的兩撇胡子也跟著不住顫抖,他看著眼前器宇軒昂的愛將不無感慨的說道:“二十八,朕在二十八時都有了四位妃子了,可是你看看你,為了大炤四處征戰平定戰事,都沒有時間娶親,樊老將軍怕樊家在你手里絕了后,要朕幫忙留意出身清白的好姑娘,朕將此事托給荷妃,她倒是上了心思,幫你挑選了不少?!?/br>“什么???微臣的婚事竟讓皇上和荷妃娘娘如此掛心,臣真是誠惶誠恐?!毕肫鹉莻€如白蓮一般清雅的女子,樊子期心下一虛,不敢與慈眉善目的炤和帝對視,只得低垂下頭去。炤和帝沒察覺愛將的反常,只當這是男人在談到女人時因羞窘而有些不好意思,徑自的笑著續說道:“不用放在心上,你為大炤盡心竭力這么多年,朕關心你的婚事也是應該的,今日朕與荷妃談過了,她說她也考察了許久,從家世、背景、人品、相貌各方面綜合考慮,覺得尚書李丞相之女李清清是個不可多得的賢淑女子,才華橫溢,剛過及笄,正值花樣年華,荷妃托人多方打聽過了,李丞相是非常樂見這門親事,雖然朕覺得丞相之女配你多少有些不對門戶,不過荷妃反復強調這女子之優秀,朕也便暫時應承了下來,等你回來后可以先自己親眼見見這位李小姐?!?/br>不想自己的婚事竟還要荷妃親自cao持,樊子期只覺內心泛出點點苦澀,他閉上眼,告誡自己那女子是自己盡忠的主上之妻,已是他遙不可及的一個夢……為了斷絕自己心底最后一絲留戀,樊子期單膝跪地一抱拳:“勞煩皇上費心,一切自當由皇上定奪?!本瓦@樣接受了皇上的指婚。“呵呵,好,樊愛卿請起,朕最欣賞的就是你雷厲風行的作風,去吧,去準備準備,好快去快回?!?/br>見掛在心上的兩件事都有了著落,炤和帝心情大好,但此時的他,并沒有料到接下來的“拜師一事”將有諸多的考驗等著那在湖畔練劍的八子炤易。如此這般,樊子期算是應下了炤和帝的托付,五日后,便帶著十名護衛和八皇子炤易換了尋常富貴人家的衣服,裝作游商朝鐘山出發了。一路無二話,盡管宮外的世界炤易是第一次接觸,但他十分聽從樊子期的話,雖然對此行抱有些疑問,認為只要有樊將軍做師傅便已足夠,一路上也提過幾次,可是每每他都會得到這樣的回答:“八殿下值得由更好的師傅來教,您……是大炤未來的寄托,所以請您一定要學成歸來?!?/br>小炤易不是聽不懂男人話中的意思,可是他總覺得樊子期看他的眼神像是在緬懷什么,話里也好似還有話,只是這時的他尚不能看透。樊子期的話的確含有更深刻的含義,雖然現在大炤國內形勢并不危急,但他有預感,不出三十年……那始終對大炤虎視眈眈的南蠻帝定會再有動作。現今大炤的繼承人,是皇后所生三十一歲的太子炤吉。此人雖身為太子,卻絲毫沒有位居高位的自覺,從不過問政事,整日沉迷于酒色之中,荒yin無度,樊子期這些年除了領兵出征平定戰亂,一直伴在炤和帝身側,縱然對方沒有說出來,他也能看出炤和帝并不器重炤吉,只是礙于朝廷內部勢力分割,太子的背后有皇后撐腰,雖小錯不斷卻終有所收斂沒犯過大錯,炤和帝也不好另立太子,而且諸位皇子中也沒有令他心儀的合適人選,但接下來八子炤易的出生卻讓炤和帝和樊子期看到了大炤的未來。荷妃是朝廷內擁有盡半數勢力的老太師唐光的寶貝孫女,有著足已匹敵皇后的勢力,只是早些年因為荷妃體弱炤和帝一直不忍要這名柔弱女子遭受生育之苦,便沒有留下與荷妃的子嗣,但經過多年以滋補品調養,荷妃身體漸漸好轉,獨攬皇上專寵,于四年前的夏末秋初懷上了第八龍子。炤和帝對此子的出生給予了最高的關注,不負眾望的是炤易的出生確實讓人看到了振興大炤的希望。朝野勢力爭斗是不論那個朝代都常常上演的戲碼,樊子期同炤和帝一樣非??粗夭湃龤q便已嶄露出不尋常才華的炤易,知道此子未來定會成為大炤的國君,因此暗中使力想要助皇上一把,樊家也開始傾向唐太師的勢力,這無疑更加刺激了太子黨。幼童時期的教育雖重要,但最重要的卻是保住炤易的性命,炤和帝的年歲已高,這繼位人之爭越發激烈,朝廷內各股零散的勢力漸漸匯聚起來,形成了分別以擁簇太子炤吉、三皇子炤允、八皇子炤易的三股勢力,朝內的勢力爭斗越發的激烈,在這緊要關頭,幼小的炤易要是被居心叵測之人盯上,沒有絲毫自保能力的小皇子怕是會無聲無息的折在這陰暗的爭斗中。也是基于如此多的考量,樊子期才提出了要炤易外出學藝而非留在宮中的提議,炤和帝知道他的這些想法,也非常贊成讓炤易以拜師為由遠離皇城,所以將此事全權交予了樊子期。年齡尚小的炤易自然是揣摩不透這兩人的良苦用心,只是卻憑借孩童對危險的本能預知感應到宮中的氣氛非常凝重,非常懂事的他也便乖乖的聽從了長輩們的安排,遠到鐘山拜師學藝。可誰能預想得到,這逍遙子當年雖欠了炤和帝一筆人情債答應為其做一件事,可是當他得知當年救了自己妻子一命的男人的身份是泱泱大炤國之國君,自己面前這名三歲孩童是大炤的皇子時,他知悉他們來意后只對他們說了一句話。“炤和帝要在下做什么事都可以,在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但只除了收皇子為徒一事,恕在下無能為力?!闭f完便下了逐客令,讓一路跋山涉水懷著滿心期望的樊子期當場吃了個閉門羹……不肯收徒?這到底是為什么?在逍遙谷外守候了三日,樊子期一再入谷拜訪這聞名于世的一代劍豪,可對方雖然每次都會給他開門,但那張冷漠的臉上卻總是一個表情——就是面無表情,也總是給他一個回答:“沒有為什么,就是不能收?!?/br>再好的脾氣碰上這種情形怕是也會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