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8
正歪在炕上和淑妃娘娘說話,聽說鎮國公求見,就讓淑妃娘娘退了下去,宣了鎮國公進來。 鎮國公一進來就跪在了皇上面前,面帶苦澀地道:“皇上,我和長公主二十幾年的夫妻了,我知道我有很多做得不對的地方,讓長公主受委屈了??赡侵牢业?,我有時候就是粗心,并不是不體諒長公主,可家里的事,我都是交給長公主裁決的。就算是她不愿意管那些庶務,我也沒有讓長女插過手。但這一次,長公主太任性了。 “我既然答應了立陳珞為鎮國公世子,肯定就會做到。但我總不能不把長子安排好,就這樣簡單粗暴地就立了陳珞。 “長公主卻一刻也等不得。 “我不過是和她商量等我好生和陳瓔說了,等陳瓔想通了,再立鎮國公世子也不遲。長公主一聲不吭,就求來了懿旨,把陳瓔和施家小姐的婚事提前了。 “生怕我反悔似的。 “這件事,您可得幫我做主??!” “居然還有這樣的事!”皇上一副大驚失色的樣子,道,“大皇子剛剛逃過一劫,我這心里不得勁兒,這幾天都由淑妃陪著說說話兒,中宮的事,我還真不知道?!?/br> 他說著,沉吟道:“我看這樣。你暫且等一會兒,我讓人去問問皇后娘娘。若真有此事……我總不好為了這等小事就潑了皇后娘娘的臉面,陳瓔和施家小姐的婚事,你們先準備著。等他們成了親,我再看著給陳瓔謀個好差事。 “你看怎樣?” 鎮國公還能說什么。 皇上這么做,分明是對他的懲罰和告誡。 懲罰他沒在長公主進宮鬧騰的時候攔住長公主,在他給陳珞封官的時候沒有攔著陳珞。告誡他,若是他還不好好地給皇上辦事,不要說陳瓔的婚事了,就是陳瓔的前途,也在皇上一念之間。 鎮國公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當初他之所以沒有言行激烈地阻攔皇后娘娘給陳瓔賜婚,一來是想給陳瓔一個教訓,二來是覺得施家的婚事只要薄家失勢,就可以不算數。 沒想到施家的野心這么大,居然牽扯到了立儲之事中去了。而施家被問罪,施珠和陳瓔的婚事就更好解決了——像施家這樣的罪行,施珠不被賣入教坊司也會被流放。不管是前者還是后者,他都可以出面幫施珠求個人情,送施珠到庵堂寺廟里去,古佛青燈地過上一輩子。 既堵住了那些看戲人的嘴臉,還能給陳瓔做個情深意重的樣子,也算是兩全齊美了。 他就更不著急了。 只是沒想到情況瞬息萬變,皇上居然被長公主拿捏住了把柄,重重地封賞了陳珞,陳瓔的婚事也變成了皇上手中的籌碼。 鎮國公有些后悔。 要是他當初心更狠一點,施家出事就出手置施家于死地就更好,這樣就算施珠嫁給了陳瓔,他想處置施珠的時候也就非常的容易了。 鎮國公拿定了主意,對皇上此時的掣肘也就不是那么的憤怒和緊張了,他恭敬地應“是”,算是認同了皇上的做法。 皇上還是很滿意他這種態度的,和他閑聊了幾句,并沒有提醒他盡快立世子的事,他就知道,皇上還沒有死心,依舊想立七皇子為太子。 只要皇上還需要他,鎮國公府就不會倒。 鎮國公心中更鎮定了幾分,從宮里回來,見到來向他哭訴施珠不是陳瓔良配的陳玨,他都耐心十足,并安撫陳玨:“皇上這么做也是沒有辦法,我們要體諒皇上的難處。這門親事,暫且就這樣算了。以后的事,以后再說?!?/br> 可惜,陳玨和陳瓔一樣的蠢,根本就沒聽懂他的言下之意不說,還私下進了趟宮,去江太妃那里鬧了一場。 皇上知道后,立刻就停了皇后的中宮箋表。 這是不允許皇后娘娘履行做為皇后的職責,申斥皇后娘娘的意思??! 陳玨滿意了。 鎮國公卻兩眼一黑,恨不得時光倒流,把陳玨送回去關在夫家不出來才好。 陳玨這么作,不是讓人誤會他鎮國公府在皇上面前告了皇后娘娘一狀嗎?還告贏了! 慶云侯府怎么想?皇后娘娘怎么想? 鎮國公頭都大了。 鎮國公府還沒準備和慶云侯府撕破臉呢? 找慶云侯說一聲?如果他是慶云侯,肯定也不會相信這件事與鎮國公府無關。不解釋,若是慶云侯府恨上了鎮國公府怎么辦? 鎮國公沒有辦法,只好帶信給自己的女婿,讓女婿把女兒禁足了算了。 丁家還挺聽鎮國公的話,不敢禁陳玨的足,婆婆只好裝病,留了陳玨在家里侍疾。 只是這樣一來,陳瓔的婚事就落在了長公主的身上。 而長公主也一改從前不聞不問的做派,三天之內就準備好了新房,還體諒施珠要借永城侯府出閣,家具什么的都沒要施珠準備,全由長公主負責了,說是到時候接活的木匠鋪子會把東西直接拉到永城侯府來,施珠出閣的時候再送去鎮國公府就行了。 永城侯府立刻沸騰了。 永城侯太夫人不住地雙手合十地念著“阿彌陀佛”,對侯夫人道:“我就說長公主是個厚道人家。就算是鎮國公不想認這門親事,長公主也不會允許鎮國公胡來的?!?/br> 又拉了施珠的手道:“阿珠啊,你如今今非昔比,以后嫁到鎮國公府,可要孝敬長公主,聽她的話,對她畢恭畢敬的,討她歡喜才是。要不是她,你哪有今天??!” 施珠想到昨天單嬤嬤打聽到的消息,幾個嫂子不愿意受辱,紛紛帶著家中的女眷和未出閣的侄女們自縊了。 她若不是在京城,自縊的人里也有她一個。 不經歷生死,不知道活著有多可貴。 施珠點頭,紅著眼睛對太夫人道:“我知道!您放心,我會好好孝敬長公主的?!?/br> 就算她不想也沒辦法。 因為她現在除了長公主,也沒有人可以依靠了。 可施珠想到長公主的那些流言蜚語,心里還是覺得膈應,知道應該敬重長公主,但心里怎么也咽不下這口氣似的,沒辦法從心里認同。 王晞卻從這不尋常的變故中看出點門道來了。 她私底下和王嬤嬤道:“陳大人說鎮國公答應了請封他為世子的,如今卻半點消息也沒有,陳瓔的婚事又提前了,會不會是鎮國公不愿意,在和長公主較量?” 王嬤嬤還是第一次聽說鎮國公答應了封陳珞為世子,她道:“要說做生意的事,我還可幫您說說門道,這封世子啊、賜婚的事,我還真不知道。我看小陳大人有些日子沒來了,要不他下次來的時候您問問他?” 說完又感慨道:“他這日子還沒有尋常百姓家過得舒服呢?說來說去,都是鎮國公治家無方。要立嫡長子就立嫡長子,誰說我也不改口,你看陳家的兩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