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28
邊的樹不可能全部是好的,肯定也有一些外表看起來不錯、里邊腐朽的?!?/br> 不抓老鼠的貓:“希望國家來個徹徹底底的大清洗,還老師、學生、家長一個干干凈凈的教學環境!” …… 任霧深知這是個清洗教育系統的大好機會,這幾年她收集了太多相關的惡□□件,如:教師毒打學生、教師性|侵學生、教師暗示家長送禮、學校包庇未成年犯事學生、學校向教育局某領導輸送女學生、學校亂收費、教育局聯合學校逼走老師、教育局包庇某學校的惡劣行為等。這些事情有的短暫地在網上曝光,但很快就被壓了下去,連水花都沒打一個;有的在網上鬧得挺厲害的,相關部門也迅速做了處理,但風頭一過,那些人又蠢蠢欲動。 要鬧,就鬧個大的,大到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意識到,這不是一件網上轉發評論之后就完了的事情,他們要團結在一起,共同為年輕的一代營造一個干干凈凈的教學環境,沒有暴力□□、沒有金錢名利賄賂、沒有上一級壓迫下一級和老師壓迫學生家長之類的亂七八糟的事情。大到國家政府真正重視,派專人對此進行處理,清理教學系統里的毒蟲害蟲,讓每名學生都在平等友好的校園里學習成長,讓每位家長信得過學校和老師,讓每位老師都能以赤子之心對待自己的職業和學生,讓學校洗去不該沾上的塵埃、回歸原本的神圣,讓教育部門恢復曾經的權威和公平、公正及透明。 當各大營銷號把近年來的學校相關的惡□□件全部陳述詳列出來,互相轉發評論,加上水軍的不斷拱火,在短短一兩個小時內,“還你我一個干凈校園”被頂上了熱搜,后面跟了個火紅的“爆”。 恰好是在晚上七點多鐘,大多網友們沉浸在網絡中的大好時機。隨手戳進去,他們便看到了一件件令人痛心的案例。他們不敢相信,這就是華國未來一代所處的校園,暴力與欺凌共存,賄賂與打壓同在。家長、學生、老師、學校、教育局共同串成了一個多箭頭的圓,每個身份都在同時飾演著施害者和受害者的角色。 以權勢壓迫學校和老師的家長和被迫賄賂送禮的家長、肆無忌憚滋事生非的學生和慘遭侵犯毒打的學生、貪財貪色的老師和遭受不公的老師、媚上欺下的學校和深受打壓的學校、官大一級逼死人的教育局和凈幫學校家長擦屁股的教育局,有的可恨,有的可憐。但在今天,該受懲罰的都得乖乖領罪去,被迫跪下來的都將被扶著站起來。 如任霧所愿,這把火,點著了。無數的人站出來訴說自己遭受的不公,舉報相關的人員和單位,給自己討還一個公道。華國政府非常重視每一條舉報信息,派人下去調查和挖掘情況,一經核實,嚴肅處理。在短短的兩年內,華國的教育部門和學校,不管是皇城腳下的,抑或是山旮旯地區的,都被徹徹底底清洗了一遍。 任霧也實名舉報了老家教育局局長黎榮以公謀私、學校欺軟怕硬的事情,把父母被談話、停職、解雇這一過程詳細地記錄下來,并附上當年仔細保存下來的錄音。 黎榮在這一次大清洗中被停職調查,經過核實之后,對他做出了開除的處理。黎榮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年近花甲還能丟了引以為傲的官帽子,落了個斷送政治生涯的結局。 黎家人在官路上走得最遠最高的便是他,現在他退下來了,只剩下自己的女兒、侄女兩人在國家單位當小科員,這還有什么前途可言??!黎家的錢財,怎么能護得住??! 黎榮幾乎要被這個現實打擊得暈過去,黎家老宅來了電話,給他找回點理智來。電話里,老宅的傭人驚呼:“老太太她看到局長您被開除的消息后暈過去了!現在在醫院里搶救!” 他腿一軟,差點就跪在地上,硬是咬住牙關急沖沖打車往醫院去。 這頭黎奶奶在醫院里急救著,那邊黎家的公司出事了。 黎家是做房地產發家的,黎爺爺走得早,交到了黎奶奶手上。后來黎奶奶歲數大了、身體不大好了,又轉交給黎毅安的父親。黎父素來不關心公司里的事情,只有卡里有錢、手里有酒有煙、身邊有漂亮女人就足夠了,所以黎毅安雖掛了個副總的名頭,實際上他就是公司的老大。 在黎毅安進入公司工作前,黎家地產牢牢扎根于這個小城,不向外發展,也不允許其他房產公司進入這個小城。由于黎榮身居本市教育局的高位,市里的領導左想右想,探討來探討去,最后考慮到哪家的孩子都得在黎榮眼皮底子下的學校里呆著,能搞好關系就盡量搞好關系,反正每年黎家地產交的稅又不少,所以市政府對于黎家地產壟斷本市的情況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黎毅安進入黎家地產之后,非常不滿意公司停滯不前、守著地頭混日子的懶散狀態,新成立了一個到外市發展的項目組,期待能把黎家地產越做越大。 然而,哪個城市都不缺地產商。地皮就那么一點,招標項目就那么幾個,多了一個地產商,競爭力就更大了。黎家地產這一行動,便得罪了不少跟它差不多規模的地產公司。 大家都知道這么一句話——樹倒獼猴散。黎榮這棵盤踞在小城里的巨樹倒了下來,依附著他的、對他有所求的人都一哄而散。黎榮變成了一顆廢棋,不再是黎家地產的保護神了。 還有這么一句話——痛打落水狗。既然黎榮倒了,黎家地產的地位沒以前穩了,那么,他們是不是可以向小城發展一下自己的地產業,順便把黎家地產給搞垮。 不知哪個小聰明蛋提出了這個非常有建設性的建議,霎時間得到了那幾個地產公司的附和——讓你來搶我們的地皮,現在我們可要還手了! 面對著新地產商的投標,市政府二話不說立馬優先考慮他們。市政府又不是傻子,黎榮倒了,在這短短數十年里,黎家不可能又培養出一棵能為他們遮風擋雨的大樹。既然如此,為什么不答應能給本市帶來更大經濟效益的地產商呢?他們也是為了本市能發展得更好??!想來,黎家地產也是能夠理解他們的苦心的。 于是,黎家地產便迎來了雙面夾擊的境地——不被外市接納,還被本市驅逐。慢慢地,黎家地產便縮水成了市里的一個小企業,再也沒有當初的輝煌。 黎毅安深受打擊,黎家地產在他的手里,丟了三分之二的資產。怎么辦,他該怎么辦?在那一刻,他無比后悔自己以前滿腦子情愛,居然沒想過發展自己的人際關系網,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