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3
三司會審,自有一套流程,非常嚴謹。 先帝的內侍姓劉,這位劉內侍既然敢告發當今,不付一點代價肯定是不行的。 不然日后動不動有人告發這個告發那個,那朝廷還不亂了套。 于是,八十大板下去,若非慕容昭在背后保他,他就算能熬下來,恐怕也活不了幾天了。 而劉內侍招供的內容也出人意料。 他不僅說明了當時永泰帝弒父的情況,還提供了另一項證據,就是在動手之前,永泰帝其實已經買通太醫,在先帝平時服的藥當中做了手腳。 這樣看來,他豈不是早有篡位之心,并且之前就在采取行動。只是不知道被什么事給激發了,才提前動了手。 根據劉內侍口述,這藥不是毒,看上去和真正的藥方也差不了多少。只是某種藥材上做了些調整,不然也不會瞞過其他人。但是,就是那一點點差距,日子久了,也會對先帝的身體造成影響,至少耗空了先帝的元氣,一點點掏空了他的身體。 按他的說法,眾臣也能猜到永泰帝這樣做的原因。 若對方所言為真,這種方法毫無疑問對永泰帝更好,因為細水長流,不會留下什么證據。完全符合永泰帝的一貫作風。 劉內侍言之鑿鑿,于是三司派人去傳喚當年那位太醫。 偏偏當年的太醫在先帝去世之后,就已經告老還鄉,還帶著全家都離京了。這下誰也不能證明他是胡亂攀咬還是確有其事。 于是,慕容昭又派人去那太醫老家查詢,得到的結果是那太醫全家都死了,而且數十年前就死了。 據說是在回鄉途中,被山匪所殺,全家老小,一個都沒保住。 看似證據斷了,實際上這反而更讓大家堅信了心里的猜測。 朝中不乏聰明人,而越聰明的人想得越多。 哪有這么巧的事。一個普通太醫,先帝剛剛去世,就要告老還鄉?而且,為了子孫的前途,留在京城,把子孫送進太醫院不比在鄉野之地強,為什么非要全家都一起回鄉?莫不是在這會礙了誰的眼。 在京城待得好好的沒出事,偏偏回鄉途中就出事了?這分明就是殺人滅口。 于是一下子,永泰帝的嫌疑又變大了。 但這太醫死了,事情又陷入了僵局。 說到底,還是沒有證據,沒有證據證明先帝的死因,就算大家心里都有猜測也是沒用的。 誰知,在眾人眼里,一貫低調,除了女兒同昌公主死的時候發作了一回,其他時候都安安靜靜的莊太妃,居然開口說了一個震驚世人的消息。 她說,先帝當初在自己身體越發不好的時候,就留下了一道旨意,這道旨意的內容只有蘇后一個人知道。而蘇后早就預感到自己的死亡,于是臨終前,將此事告知了她。 先帝當年去的突然,而永泰帝的行動太迅速,一舉登上了皇位。于是那道圣旨就從母子兩的保命符變成了催命符,蘇后不敢將它拿出,所以一直還放在它原來的位置。 眾人對此事都很吃驚。不過,這圣旨如果確有其事,那么永泰帝為何會突然加快行動也就有了解釋。那么這案子也能蓋棺定論。 最重要的是,有了先帝的旨意,永泰帝變成亂臣賊子,寧王殿下登基也就更加名正言順了。 在莊太妃的引導下,眾人一起去拿這道圣旨。 這圣旨藏的地方倒是很獨特,居然就在含元殿的匾額后面,大臣們每日上朝抬眸就能看到的地方。果然,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在眾臣的見證下,大家一起觀看了這份圣旨。 這圣旨看上去就有些年頭了,絹布都有些泛黃,但上面的字跡還能看清。 數位老臣都能證明是這確實是先帝親筆,蓋的也是先帝玉璽,斷斷做不得假。 而這圣旨上的內容,很多人其實也猜到了。 先帝封嫡子慕容昭為太子,亦是國之儲君。寫明了若自己有任何不測,就讓嫡子登基,讓蘇后以太后的身份攝政,輔佐幼子。同時還安排了四位輔政大臣去輔佐年幼的太子。 這份圣旨可以看出先帝的一片愛子之心,樁樁件件為他做好了打算。 趙王當場痛哭出聲,跟著很多老臣也跪地痛哭。 哭先帝之冤今日終能昭雪。 慕容昭看了,想起父親生前的慈愛,也忍不住也落下淚來。 這份圣旨的存在對慕容昭是再好不過,但是卻無疑將永泰帝推入一個無比尷尬的情況。 看這份圣旨,大家就明白先帝臨終之前,已經放棄了長子,準備改立幼子。 那么劉內侍所說的話,真實度就變得很高了?;饰坏奈Υ蠹叶济靼?,永泰帝若是為了皇位奮力一搏一點都不讓人意外。先帝的死十之八九和永泰帝脫離不了干系。 于是,有了先帝的圣旨,再加上慕容昭的權勢,不管大臣們心里到底怎么想,事情都已經注定了。 被永泰帝奪走這么多年的皇位,最終還是回到了慕容昭,它真正的主人手里。 于是,還在昏迷的永泰帝直接被廢。 慕容昭沒有趕盡殺絕,反正他現在活著比死了難受,只是將他改封順王。 一個“順”字,也是滿滿的嘲諷。 還在昏迷的永泰帝就被送出宮,搬到隨便一個荒廢的王府里。至于他其他幾個兒子,差不多都廢了,慕容昭也沒有故意苛待。 但是對殺父殺母的仇人之子,他也沒有那么寬容大度,份例僅僅能保證他們衣食不缺。同時,余生只怕都要被□□起來了。 至于旁人的惡意,自己當年才多大?不也這么過來了嗎。他們憑什么就不行。 還有年幼的小太子,皇帝都沒了,他這個太子自然也被廢了。 葉家剛剛得意了數月,立馬就被打回原形,活生生的笑話。 包括永泰帝的妃子們,和永泰帝一起搬出了皇宮,以往那些養尊處優的生活只怕再也過不上了。 唯一例外的自然就是盛貴妃和慕容軒。 一方面,慕容昭為了盛月薇也不會慢待她姑姑的。另一方面,若非盛貴妃性子清高,當年不曾為了討好永泰帝去為難慕容昭,慕容昭也未必能活得下來。這個情,慕容昭還是領的。 于是,慕容軒沾了他母妃的光,被封了一個魯王,盛貴妃也因此被封為魯王太妃??梢哉f,憑借著盛家和慕容昭的關系,也不會有不長眼的人去得罪他們母子。 只要慕容軒養好傷后不作妖,權勢滔天不要想,但榮華富貴還是有的。 對于他來說,這個結局已經比前世要好多了。至少小命保住了。 盛家也好,盛月薇也罷,對慕容昭這一安排都很滿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