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6
回安縣,行到半路就遇到了顧策和金子洛騎馬而過。 據說是劉家老太太一眼就替孫女相中了顧策,老太太看中了,就問自家來護送她們的伙計,那伙計自然認得顧策,就把他的事說了。老太太聽說這還是一個讀書好的,更加喜歡了,當時就改了主意,連縣城也不回了,直接轉道又回了青陽鎮,到家開口就讓劉老板請媒婆上門來提親。 那劉老板先是被自家老娘嚇了一跳,后來一聽相中的是顧策,就有些心動起來,這不,就急匆匆的請了媒人上門來了嘛。 人家朱媒婆肯定不會說的這么直白,也不像蘇娘子講的這么無趣,那婆子可是說的比說書先生還精彩,聽得蘇染染好幾次想掀桌子。 她心里腹誹,心說你騙誰呢,什么劉老太太,這一聽就是那個劉二姑娘自己相中顧策了,要死要活的想要嫁給他,連一天都等不了就派媒人上門了。 就這還知書達理呢,您可別埋汰這幾個字兒了。還再般配不過了,臉咋那么大呢?我們家顧策未來可是朝廷棟梁之才,你拿什么和我們般配的? 反正吧,這事她是怎么聽怎么別扭,怎么聽怎么生氣,如今又聽她娘說了一遍,感覺更生氣了,偏偏還沒有發火的理由。 蘇娘子說完,蘇染染不等顧策說話,就騰的一下站起身來,氣呼呼的對她娘道:“娘,我看你也別再扯布給他做衣裳了,這明年就要下場的人了,以后就老老實實躲在屋里看書吧,少出點門,省得沒事招惹人家小姑娘?!?/br> 蘇染染說完這話,就氣呼呼的跑回屋去了。 蘇娘子心里咯噔一下,忍不住有些多想,趕緊去看顧策的反應,還好顧策好像沒多想。關于媒婆上門的事,他倒是馬上給了答復:“勞煩師娘明日幫我回絕了吧,就說我現在年紀還小,一心考取功名,這幾年不考慮成親的事。若是有別人問起,師娘也都這么說?!?/br> 正因為有姑娘家主動上門向自家的崽提親傻樂的陳大勇聽了這話,連連點頭:“阿策說的對,咱們不急,還是考試重要,考試重要?!?/br> 還沒走回屋就發現自己忘記了正事的蘇染染,又噠噠噠的跑了回來,聽了這話,感覺心氣又順了一些,就又板著小臉挨著蘇娘子坐了下來,挽著她娘的胳膊道:“娘啊,上次說的買馬車的事,您想的怎么樣了???顧策不是都打聽好價格了嘛,要是銀子夠,咱們早點把馬車買回來唄。咱們家以后要用車的時候多著呢,總不能每次都去找人借或者租車吧?多不劃算呀?!?/br> 蘇娘子這回可沒有爽快的答應她,主要是那馬的價格實在太貴了,一匹就要四五十兩銀子,據說這還不是什么好馬,要是好馬更貴。再加上車,全下來得七八十兩銀子,這還不算平時養馬的花費。 蘇娘子一想到這些銀子,就沒了買馬車的心思。 “咱家又沒有什么生意要用車,一年也出不了幾次門,買這個太不劃算了,這么多的銀子,光靠每天送人去縣城,得多少年才能賺回來呀?這事我看不行?!?/br> “娘啊,我正想和你說這事呢,我為了給如意準備禮物,不是畫了好久的首飾樣子嘛,那兩張圖樣,她都說好呢。娘,我發現自己特別喜歡琢磨這些,我想去安縣的銀樓轉一轉,看看人家都有什么,回來再琢磨一些新奇的首飾樣子,看看能不能把圖紙賣出去,你覺得怎么樣?” 第54章 陳.貪心.大勇。 蘇娘子覺得不怎么樣, 她真是被自家閨女這大膽的想法驚到了。不過是給小姐妹畫了一副圖樣子,還不知道人家照著那個能不能做出首飾來呢,這就想著要靠這個賺錢了? 她的話已經到了嘴邊, 卻又想到了自家閨女這段日子的懂事, 閨女會冒出這樣的想法,也是為了家里, 想替家里賺些銀子, 想讓她和自家相公能輕省一些。 這樣想著, 她就收了臉上的笑,說出來的話也委婉了許多:“閨女啊,那銀樓里都養著好多大師傅, 他們就是專門做這個的,人家不從外面買圖樣的。畢竟畫的再好, 也要有相應的工藝能將圖樣上的東西做出來才行啊。你要是喜歡這些, 不如幫娘畫幾幅花樣子?或者給自己做幾朵花戴?” 蘇染染嘟了嘟嘴, 也不爭辯,起身就跑回自己的屋去拿她之前額外畫好的圖紙了。等那圖紙拿回來了,她第一個先遞給了陳大勇:“爹, 這是我幫我娘畫的,你看看若是有好木頭,你能不能做出來?” 蘇染染知道, 她爹剛成親的時候, 身無分文的來了蘇家,送給她娘的第一件禮物, 就是自己親手做的木簪,那簪子她娘現在還一直留著呢,所以蘇染染這會才把這份簡單易懂的圖紙先遞給了她爹。 陳大勇小心翼翼的接了過去, 看了看,驚奇的道:“咦,這個簪子和街上那些婦人帶的有些不一樣啊,你娘戴了肯定能好看,等我明天就去后山那尋摸尋摸,給你娘做一根戴?!?/br> 這話說的蘇娘子也好奇起來,忍不住也湊過去看了看,看完也是一臉驚訝之色。 蘇染染心說,那可不是不一樣嘛,這可是她仿著后來京城那邊流行過的木簪款式畫的。 現在民間婦人買不起金銀的,就有戴木簪代替的,但是款式都很普通,商家們的心思也都在金銀玉飾上。 直到后來思齊太子驟然離世,端敏皇后悲痛欲絕,從此除釵環著素服表達哀思,連挽發也只肯用木簪,據說那根木簪是太子幼時親手為皇后娘娘所做。 皇后娘娘自己不著華服華冠,也不許宮中嬪妃濃妝艷抹盛裝打扮,甚至以集軍資為名,親自帶人搜宮,將宮中幾個妃嬪的首飾都搜出來捐了軍資,最后一人給了一根木簪,說戴這個好,清爽,天然去雕飾。 太成帝心懷愧疚不敢管,不但不敢管,收到那些軍資后還得公開表示,讓京中女眷以皇后娘娘為楷模。 一時間,銀樓的生意都大受影響,木簪卻就此盛行起來。那些商家恨不得將一根小小的木頭雕出花來,發展到后來,除了工藝比較難的,但凡金簪銀簪有的款式,木簪都能做出差不多的,甚至恨不得給一根木頭配上最好的珠子瑪瑙。 等幾年過去,皇后娘娘出了心里那口氣,這才松了口,金銀玉又盛行起來了,木簪依然很流行。畢竟這天下,還是老百姓居多。 蘇染染笑瞇瞇的看著她爹娘道:“爹,娘,光這木簪子我就能想出好多花樣來呢,更別說常用的金銀了。我還想著若能賣出圖紙賺了銀子,咱們就去縣城開一間小鋪子,專門賣這些老百姓用得起的穿的戴的。租不起鋪子,我還可以做些頭花發帶,爹幫我做些簪子,娘繡點荷包手帕,我去縣城擺攤賣去?!?/br> 陳大勇一臉不解:“閨女呀,你說的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