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
有多難受啊。 還好的是這傷不是在額頭的正中間,而是在右額角,將來結的痂脫落了,額頭上留點劉海,也能遮一遮。 吃完早飯,快到呂靜和喬章上班的時候了,呂靜便拉著喬嬌嬌出門。 手里還提著個籃子,籃子里放的是五斤雞蛋。 喬嬌嬌后背背著她的小書包,前邊挎著水壺,穿的鞋都是外甥女兒婷婷之前穿小的帆布鞋,衣服也干干凈凈整整齊齊,只在胳膊肘和膝蓋上有幾處補丁,頭上還扎著紅色的頭花,別著粉色的發卡,這是個好看的小閨女。 出了門,已經有不少準備去廠子里的工人,見了呂靜和喬嬌嬌,都和她們打招呼。 喬嬌嬌也笑嘻嘻的和他們問好。 再看喬嬌嬌額角的傷,又是一陣哀嘆惋惜。 這樣標致伶俐的姑娘,就這么被破了相,錢家的人可真是造孽啊。 喬家以前住的院子也在瓷器廠跟前,當初解放后,喬家爺爺和喬章都靠著手藝進了瓷器廠上班,只是那個時候瓷器廠的效益一般,也沒什么錢,廠子里也沒有職工宿舍可以住。 既然拖家帶口的進了市里,那總得找個住處。 喬家爺爺就把原來在鄉下的老院子給賣了,加上以前的積蓄,以前他就是做瓷器的老手藝人,在整個寧安,這行當里都是有名的。 家里也是有房的。 只是不想給日本人干,才把房子賣了跑回鄉下。 鄉下只種了兩畝地,解放前的十來年,喬家一直還是靠著以前的積蓄過活。 解放后,剩下的錢也勉強夠在寧安市重新買一套房。既然進了瓷器廠當工人,就把房子買到了瓷器廠跟前。 這也就是喬家住了十幾年的老屋了。 11、第 11 章 11、第 11 章 牽著呂靜的手,喬嬌嬌蹦蹦跳跳的來到了老房子這里。 喬家以前就住這里,這片的鄰居也都認識。 有個騎著自行車去上班的姨姨還停下來,和呂靜說了會兒話。 到了老屋門口,呂靜輕輕扣門,喬嬌嬌也拿自己的小手敲著門。 很快,門打開,開門的是王寧。 他穿的衣服顯然有些大,手腕和腳腕都挽起來。 人又很瘦,他的個子比其他十歲的男孩要高上半頭,卻比同齡的孩子瘦了許多,衣服輕飄飄的掛在他身上。 不過王寧長的好,才十歲,只看眉眼就知道以后長大也是個俊的。 一見王寧,喬嬌嬌就沖他咧嘴笑,“寧寧哥哥?!?/br> 王寧也笑輕拍了一下喬嬌嬌的肩膀:“姨,嬌嬌,你們來啦,快進來吧?!?/br> 呂靜領著喬嬌嬌進了院子,王曉曉正從門口探著腦袋看呢:“呂姨,嬌嬌?!?/br> 進了正屋,王曉曉王寧的媽王淑華正在屋里,一見呂靜和喬嬌嬌,和氣笑著開口:“靜子,嬌嬌,你們來啦。 靜子,你放心把嬌嬌放家里,我除了出門去買菜,其余時間都在家,家里曉晨曉曉寧寧也都在,不會讓嬌嬌悶的?!?/br> “淑華你的為人我自然是放心的,就是怕嬌嬌來了耽誤你們,不過嬌嬌這孩子,坐的住。之前她在家里,一個人一上午坐著看小人書,也能看進去,不會吵鬧。你們也不用怎么去管她?!?/br> “嬌嬌這孩子一看就是個乖巧懂事的,現在孩子們被拘在家里,也閑的沒事兒干,正好嬌嬌來了,可以給他們找些事兒做,不管是教嬌嬌數數還是認字,都比他們現在閑的快長毛要強啊?!?/br> 說著王淑華看著喬嬌嬌:“嬌嬌,以后你來姨姨家,跟著曉曉jiejie,寧寧哥哥一起學習,好不好?” “學習?” “對,學習,嬌嬌可以跟著寧寧哥哥曉曉jiejie看一會兒書,學著寫寫字。等學的累了,可以在院子里玩一玩,或者讓哥哥jiejie帶著你去外面走一走,好不好啊嬌嬌?” 喬嬌嬌眼睛閃亮亮:“好!” “那嬌嬌現在就跟著寧寧哥哥去他屋子里看會兒書,可以嗎?” 說著王淑華示意王寧和喬嬌嬌說說話。 王寧知道喬家送喬嬌嬌來家里是為什么。 喬叔叔和呂姨不放心喬嬌嬌自己一個人在家里,拜托他們家照顧照顧喬嬌嬌。 他們家他媽在家,沒有工作,不用上班,他和哥哥jiejie學校也都停課了,也不能說是停課,之前他們在帝都,這個學期還沒上完外頭就鬧了起來。 他家也出了變故,爺爺當機立斷要求大伯母和家里人斷絕了關系,再找熟人把大伯母的戶口遷回寧安。 大伯母的父母是寧安人,他們在建國前就犧牲了。 大伯母的戶口遷回寧安,再把家里孩子的戶口,全遷到大伯母的戶頭,還不許他們再姓荀,全改了姓,跟著大伯母姓王。 這樣下來,大伯母就是帶著四個孩子的寡婦,且大伯母的父母兄長都是烈士,早已過世的大伯也同樣是烈士。 這樣的家庭,到了寧安就是不被照顧,也不會有人特意去為難的。 現在被斗的只是大伯母的公爹和小叔子,他們之間既不是親生父女關系,更不是夫妻關系,斷絕關系也要更容易。 荀寧年紀小,可經過最近的事兒,已經懂了爺爺的苦心了。 大伯母帶著孩子和荀家斷了關系,這樣家里的幾個孩子,除了在感覺風向不對就送去當兵的大堂哥荀新天外,余下的最大的才十四,又換了新地方,現在不是在帝都而是在寧安,反倒也安穩一些了。 像在帝都,荀寧他們幾個孩子,一定是會被波及的,要么被人斗,要么就得跟著同學去斗別人。 現在他們換了城市,因為停課,也沒有轉校,沒有認識什么新的同學,這才得以躲在家里,而不是跟著大流去□□,去串聯。 他們心里知道發生了什么,尤其是荀寧,他現在得時刻記著他不再是荀寧了。 他也不能說他是荀家老二的兒子,得說他是荀家早已經犧牲的老大的小兒子。 他跟著大伯母,得叫大伯母媽而不是伯母。 就是有那些人找上門來了,他也得咬死自己是王寧。 在遷戶口的時候,他已經徹底從荀寧變成了王寧。 那些人如果問起來爺爺和爸爸,他也要說不知道,說他沒有爺爺,沒有爸爸,說和爺爺早已經斷絕了關系,和二叔,也斷絕了關系。 他知道家里把他的戶口弄成大伯母的兒子這并不容易,還是在時間那么緊迫的情況下。 要知道在那個時候,連荀寧他自己的親媽都背叛了荀家。 從離開帝都,荀寧每天都在擔心爸爸,擔心爺爺。 可他不能說出來,他知道,爺爺為了能讓他們這些孩子安穩的生活,費了多少的心血。 他更知道,能讓大伯母這個和爺爺情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