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96
學競賽的官網上出現了一則回應帖子,題目是——一個富裕的村莊,26個學生,一個老師,0所學校。 帖子中,姜喜月從自己第一眼看見三江村開始描寫,通過她的眼睛,看見這個“富?!贝迩f的窘境,看見一雙雙渴望學習的眼睛,還有學校建設的希望燃起又落空。 #三江村確實是一個富有的村莊,它的富有是孩子們的求知,是村長的堅持,是朱一、陳腰和尤見花的不服輸,除此之外,他們一無所有。# 這一句話,直擊所有人的內心。 尤其在看到姜喜月貼出的村莊照片時,更是震驚了。 破舊的房屋,簡陋的教材,很難想象,這次李華桐科學競賽中,表現最出眾的幾個選手竟然都來自這樣的地方。 照片中,下課的時候,姜喜月帶著孩子們修補破舊的屋頂,純真的臉上充滿笑容。 上課,所有孩子擠在一個教室里,他們或許衣服破舊,或許連一支鉛筆都已經削得快捏不住了,但眼里渴望學習的光卻從未熄滅。 每逢下雨天,雨水從屋頂滴落下來,被塑料盆接住,而前幾天才剛剛獲得物理組金獎的朱一,就坐在滴水的旁邊,神色專注地計算。 烈日炙烤大地,陳腰和尤見花伏案做題,烏黑的長發扎成麻花辮,蒲扇并不能驅散酷熱,汗水不斷從皮膚滲出,順著下巴滴落在桌上。 隔著照片,似乎都能聽見滴答滴答的聲音。 所有人震驚了。 這段時間,朱一、尤見花和陳腰陸續在比賽中嶄露頭角,很多人夸獎他們是天才,卻沒想到他們只是付出了比常人十倍、百倍的努力,用汗水堆砌而成。 可是為什么? 教育局年年說,會把教育落實到每一個角落,讓所有適齡兒童有學上,為什么近在咫尺的三江村卻連一所學校都沒有? 為什么學校建設文件下達又撤回? 所有人心里都涌現出同一個問題。 緊接著,就在帖子最后面看見了一段音頻。 點開,徐子璐的聲音立即傳來: ——村子里一切都是假的。 ——這里沒有適齡兒童需要念書。 ——這個村子里的人有的是錢,家家戶戶有車有房,富裕幸福。 ——這里不需要建學校。 聽著錄音中徐子璐的話,所有人震驚了。 那輕描淡寫的語氣,事不關己的謊言,似乎無論三江村的人以后會是什么遭遇,都和她沒有任何關系。 而更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徐瓊當時怎么說也是教育局的科長,竟然會聽信自己女兒的一面之詞,就直接取消了學校建設。 簡直荒唐! 所有人聽著錄音中的內容,氣得渾身發抖,紛紛要求教育局給出一個說法。 教育局也沒想到自己手底下竟然會出現這種事,仔細查看當時的文件,發現其中確實缺少證明材料,立即將當初負責三江村學校建設文件審批的徐瓊找來質問。 徐瓊看完帖子,心中震驚又疑惑。 “我女兒當時去支教,這些都是她告訴我的信息?!?/br> 教育局的人被這話氣得臉色鐵青。 “她說什么你就信什么?不去調查清楚就取消項目,難道她才是你的領導?!” 徐瓊哪里想到,徐子璐為了結束支教生活,竟然會撒下這樣的彌天大謊。 “我當時沒想這么多……” 對方咬緊牙。 昨天,他們才剛聽說,創立科學競賽的李華桐教授到了三江村附近,而且還在調查學校的事。 還沒得出結果,姜喜月就先在網絡上曝光了。 現在局里所有人都亂作一團,如果姜喜月所說的一切是真的,教育局多年樹立的形象很可能會就此崩塌。 “你回去等著吧,局里給你處置的停職,等調查結果出來之后再進一步處理?!?/br> 說完,有些不耐煩地擺了擺手。 徐瓊心里憋屈,面如土色地離開教育局。 剛走出大門,馬上給徐子璐打電話質問。 “三江村到底是什么情況?徐子璐,你到底還騙了我多少事?!” 徐子璐暗暗咬牙。 要是以前,她肯定會聲淚俱下地辯解,可是在經過上次的事情之后,徐瓊已經不會再幫自己了。 她干脆道:“媽,你應該也知道三江村的環境有多糟糕,我住在那樣的地方根本就不習慣,我那么說也只是想早點回來罷了,我沒有惡意?!?/br> “沒有惡意?” 見她竟然把這件事說得這么輕描淡寫,徐瓊氣得渾身發抖。 “你知道就因為你一句話,三江村的學校建設計劃取消了嗎?你知道教育局的人剛才找過我嗎?他們把這件事定為我的過失,如果調查情況屬實的話,就把我革職!你知不知道???” 她火冒三丈,沒想到徐子璐卻滿不在意。 “媽,你是不是罵錯人了?這件事本來就是你的錯,我只是隨口說了幾句話,你是教育局的負責人,不去調查就下結論,跟我沒關系?!?/br> “什么?” 徐瓊震驚地站在原地,有些不敢相信。 “你怎么能這樣說?你……你怎么會變成這樣?” 徐子璐有些不耐煩。 “媽,你要是真的想解決這件事,還是去找你的另一個好女兒吧。那個曝光的帖子是姜喜月發的,你要是去求求她,她應該會刪貼的吧?然后再幫你解釋解釋?!?/br> 徐瓊啞巴了。 她當然知道這個辦法,可想起自己以前做過的事情,怎么好意思再去求她幫忙? 徐子璐像是看穿她心里的想法,道:“反正無論你去不去,姜喜月所有小組的比賽資格都會被取消?!?/br> 一聽見這話,徐瓊渾身一震。 “你……就是為了這個目的?徐子璐,你到底還瞞了我多少事?!” 徐子璐沒有回答,只笑了一聲,就掛斷了電話。 徐瓊站在原地,只覺得后背一陣陣發冷。 當初找到徐子璐的時候,她以為自己找到了一個乖巧貼心的女兒,卻沒想到把一個魔鬼接回了家。 網絡上的帖子熱度還在不斷飆升,第二天,教育局特意派人來和姜喜月取證,詢問三河村的情況,并帶走了尤見花那段錄音的備份。 調查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在教育局調查的同時,又網友找到了三江村的線索,得到了不少人的證詞,同時,也有不少人慕名前往三江村。 從他們拍攝的照片來看,和姜喜月所說的一模一樣。 照片中,孩子捧著書本的模樣,觸動了每一個人的心。 在感動之余,對教育建設的工作也提出了質疑。 在如此壓迫下,教育局的調查進度簡直神速,不出兩天,就在官網上發出通告。 教育局前員工徐瓊對三江村的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