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
的了。第三部微電影的版權賣出去之后,季星回才有時間好好去看看自己的微博,結果一上去電腦差點被卡死,幾十萬條的和幾十萬條的評論讓他整個人都有點不好了。這什么節奏?他們的微電影有官方微博啊,一般影迷或者是關注的人都會去關注官方微博,關注他的雖然也不少,但是評論轉發之類的根本不會有那么多。等他的老電腦終于反應過來之后,季星回才能一條一條的看過去,首先看的是評論,至于那些轉發可以先放一放。結果這一看他就瞬間怒氣值MAX了,那些評論轉發大半都是劉北陽的粉絲,內容無一例外都是謾罵的。季星回自認為除了那一次的拒絕沒有惹到過劉北陽,也和他沒有交集,這些粉絲這么瘋狂是鬧哪樣?季星回一點一點看過去之后,發現都是在罵他有眼不識泰山啦,一個沒出名的十八線開外的小明星也敢看不起陽寶啦,還有什么演技那么差居然還出演微電影啦,還有詛咒他一輩子紅不了的啦。季星回簡直是莫名其妙,他什么時候看不起劉北陽了?轉頭去看看私信,發現劉北陽居然還給他發了一條私信,上面說什么:他的粉絲都太激動了,讓季星回不要太在意,他會努力約束粉絲的,希望以后能夠有機會合作。這都什么跟什么??!季星回關掉私信,轉頭去看劉北陽的微博,就算是被罵了也要知道前因后果啊。結果這一看季星回就看出來,原來當初他們第三部微電影上市的時候他們的官微發了微博,然后劉北陽迅速的轉發了那條微博還加了一句:上一次和季先生尋求合作未果,可能是我自身條件還不夠,希望下一次能夠和你們合作。最后還加了個賣萌的微笑表情。我勒個去!季星回瞬間出離憤怒了,怪不得劉北陽的粉絲都來罵他,劉北陽這條微博擺明了就是說他們這個做微電影的團隊看不上他,不愿意讓他出演角色嘛。太惡心了,如果劉北陽站在季星回面前的話,季星回肯定會毫不猶豫的一拳揮上去,可惜他不能劉北陽的腦殘粉的功力他當年也領教過的,那簡直腦殘都是在夸他們了。無奈,季星回只能用自己的微博轉發評論了劉北陽的微博:劉先生太自謙了,之前沒有和劉先生合作主要是我們團隊還不夠專業會限制劉先生的發揮。打上之后季星回想了想又開玩笑的說了一句:更何況我們是草臺班子,只怕付不起劉先生的出場費啊。季星回這條微博瞬間又被轉發了N多,這次有繼續罵的,也有高傲的表示你也知道你們的班底配不上我們陽寶的,哦,還有一些他們本身的粉絲在和劉北陽粉絲掐架的,簡直是一團亂。就在這一團亂之中,劉北陽又回復了:希望下一部能有機會合作,我看好你們哦。臥槽!季星回簡直是要爆粗口了,這位老大到底哪里出了問題?干嘛非要拽著他們這個小小的連工作室都沒組起來的團隊不放?季星回肯定是不想和他合作的,但是他也惹不起劉北陽的那些腦殘粉。最后季星回決定,提前成立工作室,他把這個想法說了之后,秦楊是無比贊成的,另外幾個人可有可無。季星回看著白曉峰問道:曉峰,你要加入么?白曉峰果斷點頭:當然要加入了,我要不來你們豈不是沒有攝像師了?那你公司那邊怎么說?啊,那邊啊,我辭職了。白曉峰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句,在那個公司還不如在這邊的小團隊拍微電影來錢快,從名利兩個字看的話,他肯定不會留在那個公司了。辭職手續沒有卡你吧?季星回關心的問了句,微電影的制作組那里一直明晃晃的掛著白曉峰的名字,他的公司不可能不知道,眼看著白曉峰也算是有一定名氣了,他的公司能輕易放他走?卡了一下,他們非說我在上班期間去給別人打工,不過嘿,反正咱們沒簽合同,我就說我是幫朋友去拍一下,一分錢沒拿他們能說什么?白曉峰攤了攤手,有的時候不正規也有不正規的好處啊。季星回聽了之后果斷放心了,既然白曉峰沒有問題,那么其他人應該也沒有問題了,于是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我們這個工作室叫什么名字?第13章:征集歌詞叫什么名字這個問題可真是把大家難住了,工作室的名字很重要的,肯定不能隨便起。白曉峰干脆看著季星回和秦楊說道:你們兩個中文系的,起個名字不在話下吧?你們決定好了。秦楊想了半天轉頭看著季星回:就叫星海吧?季星回倒是一臉無所謂:你們覺得呢?其他幾個人顯然也不是很注重名字這種東西,只要不是很難聽就行了。白曉峰直接拍板了:就星海吧,還好記。于是就這么稀里糊涂的,星海工作室就這么成立了,一直到回到家里,季星回都有一種不太真實的感覺,哪怕自己掌握著很多前瞻性的信息,季星回也做好了吃很多苦才能回到娛樂圈的準備,他是真的沒有想到這么迅速。星海工作室的成立,在網上也沒有掀起多大的風浪,倒是季星回在自己微博發布的招人信息轉發量很高他招的是PS設計師。當然說的很高大上的樣子,實際上就是想要找一個PS技術比較好的幫他P海報,以前劇組宣傳的海報都是出自程飛揚之手,但是如果做網絡劇的話,那么程飛揚要肩負著剪輯的重任啊,不可能還抽出時間來去P海報。其實招聘PS設計師只是第一步,他們這個團隊剛剛建立起來,正是極度缺乏人才的時候,在這個時候季星回也不去想招人是不是賠錢在創業的初步階段想要不賠錢其實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哪怕這一次的微電影版權賣了不少,分出去之后,季星回手里剩下的也沒有投入的多。這個微博發出去之后季星回又拉著眾人開了一次會,他們現在這個只是工作室,但是已經開始初步走上正規了,對于團隊的老成員,季星回給了兩個選擇,一個是技術入股,一個是投資入股,還有一個是簽訂分成協議,至于那些每個月發多少工資的那都是普通成員的待遇,這個就以后再說了。秦楊是個沒畢業的大學生對這些不太熟悉,季星回只好解釋了一下:這三個方法雖然聽上去感覺都差不多,但是也有區別的,技術入股是屬于分紅,只要有錢入賬,拋去成本和固定投資的數目以外剩下的都會分紅給股東,不過我本人其實不太贊成這種方法,因為技術這種東西很難去判定,分配的比例也不能做到完全的公平。投資入股我知道,不過還弄什么簽訂分成啊。秦楊有些納悶。白曉峰開口說道:簽訂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