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0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之如果沒有你、兄弟年下、開發處男(雙性H)、論撩完就跑的我如何哄回黑化男主、不打你不知道我是反派、和阿波羅放牛的那些日子、今天蟲王掉馬了么、末世之懶人養尸、刪號重來還是妖艷賤貨、頭號玩家
入混亂,一時半會絕對抽調不出足夠的兵力來對付打壓燕北。 這反而正是燕北出兵的大好時機。 燕北軍營中的將領都對那位燕羽小姐多了幾分感激之心。 同時燕羽弒君的消息迅速傳遍燕北,大大振奮了軍中士卒和百姓的心。 換作其他地方,或許會有什么忠君愛國認定大成皇室正統大義的名分,而在燕北,自鎮北侯父子和六萬燕北軍慘死雁門關外的噩耗傳來,北地一片縞素,家家戶戶都披上白布。 六萬將士兒郎,是燕北多少百姓的至親骨rou。正是因為這樣的血海深仇,燕臨自立為王起兵造反才會一呼百應。 不等燕羽回來,北地已處處傳頌她的名聲了。 在遼東,西南兩邊又是不同的態度,東寧侯是個虎背熊腰的八尺大漢,長相粗獷看似莽,但實則粗中有細。鎮北侯一出事,他迅速就整頓軍備了,原本聽這他底下的親信家臣建議先徐徐圖之,等燕北做那個出頭椽子,試探朝廷的兵力。 結果皇帝遇刺駕崩的消息一傳來,東寧侯手下的人都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東寧侯狠狠拍著桌案第一句話就是大大的感嘆,“燕祈生了個好女兒啊?!?/br> 雖說鎮北侯被設計伏殺,是因為他對朝廷太過忠心,沒有什么防備,但朝廷真要使陰招下狠手,換做東寧侯也不認為自己可以躲過去安然無恙。 他征戰沙場十多年,倒也不怕一死。若是死了之后能有這樣的女兒給他報仇,殺了皇帝,還有那些高高在上道貌岸然的公卿大臣。要東寧侯說,就是在九泉之下也值了。 畢竟東寧侯都不敢想象能拉著皇帝老兒給自己陪葬墊背呢,留記史書上也能揚名一把。 由衷感嘆完之后,東寧侯便下令出兵,還有人想要勸阻,東寧侯冷哼了一句,“我等膽魄難道還不如一女子?!?/br> “那燕羽一小小女子就敢為父報仇弒君,我們連造反都不敢,傳出去豈不是惹人笑話?!?/br> 東寧侯粗獷的眉眼里劃過狠意,“朝廷想要削藩,也要看我們答應不答應?!?/br> 三方諸侯鎮守邊疆,拱衛大成皇室,哪怕不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但一旦某方諸侯被成功削藩了,那朝廷再想打壓對付起另外兩方諸侯的勢力也就更容易了。 身在西南境的定南侯的想法也是如此,該是時候給朝廷亮一亮肌rou了,說不定還能從這大好河山中分杯羹。 而燕羽弒君在全天下所引發的軒然大波才剛剛開始。 ―――― 尚不知天下被她攪得風起云涌的阿洛,在那日從皇城中脫身后,在深山里找了一處應是獵戶廢棄的木屋。 鎮北侯乃是將門世家,原主本來就有些武功底子,只是在京中喜好風雅的權貴往來之間,不會顯露出來。在使用禁術后,會出現了短暫的虛弱。所以阿洛待在這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深山木屋里調息休養了幾日,順便修煉一下靈力。 雖不能與曾經的修真修為相比較,但好歹是恢復了些許,足以自保。 阿洛易了妝容,出山往附近的城鎮走了一趟,發現朝廷搜尋的痕跡也快到這了。 也該是時候回燕北了。 說是這么說,但阿洛這一路走得慢悠悠,還挺有閑情逸致的,壓根沒有天字第一號通緝犯逆賊的覺悟。 論知名度,阿洛已經成功地超越了她名義上的二哥燕臨。 對于天下人來說,她這弒君的罪名比造反還要來得大。畢竟造反這種事每個朝代都有十幾回,但弒君可不多見,而且弒君之后,還能一人殺出皇城逃出生天,那就更匪夷所思了。 隨便找間酒樓,就能聽到說書人在講這事,從鎮北侯和燕北軍在雁門關外的慘案發生,到燕北舉兵造反,再到鎮北侯之女燕羽當殿弒君,轟動天下,簡直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啊。 “真是大逆不道,無君無父,禮樂崩壞,若不嚴懲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蹦乘岣娜死浜咭宦暤?。 旁邊就有人說了,“不是說她是為父報仇么?!?/br> 雖說弒君犯上這種事,他們是想也不敢想象的,但論孝道還是其情可憫的。 那酸腐文人自發地維護皇帝的無上權威,正義凜然道,“鎮北侯之案乃是朝中jian佞當道,蠱惑了圣上,當徹查平反。她一女子豈能行弒君之舉,燕氏百年來深受皇恩浩蕩,所有清名都毀在她手中了?!?/br> 畢竟牽扯到弒君造反,旁人也不敢多言,任由那酸腐文人自以為占了道德大義名分夸夸其談。 阿洛用完飯后留下銀錢,不作理會地走出了酒樓, 系統:【宿主你不生氣嗎?】 “為什么要生氣?”阿洛很是平靜,“全天下罵我的人恐怕多了,不過我活得好好的,而這些人所維護的老皇帝死了。這樣想想不是挺好的么?!?/br> 她笑了笑,“而且他有句話沒錯,大成是要亡了?!?/br> 連阿洛一路走來看各地民生越發艱難,苛政雜稅蛀蟲漏洞,都能看出不少問題來,也就這些人尚且還活在自以為的太平盛世繁華景象的美夢之中吧。 這個皇朝已經離分崩離析不遠了。 燕北舉兵造反,阿洛親手殺了昏君,也不過是加速它滅亡的速度罷了。 按照系統的說法,這個世界以燕臨為主角,一切劇情從旁為他服務,從家破人亡到成就梟雄一代開國皇帝。撇開這些不提,阿洛不認為造反是錯誤的。 要等鎮北侯平反,那恐怕等到皇帝入土,或是再過上兩三百年才有可能吧。 這世間的有些公道,是要靠自己去爭取的。 這不,阿洛就送老皇帝下去見一見鎮北侯父子,好論個公道對錯了。 第105章 篡國(兩章和一) “反了, 反了,先是弒君,又是出兵, 完全視朝廷如無物?!?/br> 這段時日,朝堂上的各方勢力還在為爭奪皇位打得頭破血流,黨爭激烈, 根本沒有心思防著燕北和另外兩方諸侯。 結果就是先帝崩逝三月守喪期一半都還未過, 燕北竟一舉拿下周邊三座州城,快得讓人猝不及防。同時遼東和西南也有異動,竟是不約而同地趁你病, 要你命。比如定南侯就借口練兵, 入主荊州,直接卸了就藩于此的長沙王的掌控權, 長沙王連帶其家眷都被軟禁起來了。 如今看到幾方加急的戰報,朝堂上的眾人這才慌了起來, 以朝廷目前現存的兵力是否一舉鎮壓三方諸侯叛亂, 還在未定之數呢。而清楚京營六衛糜爛廢弛程度的人就更加心虛了, 生怕被查出來。 但即便如此,幾位成年皇子還不忘以此互相攻訐,打擊對方的勢力。 “滄寧太守我記得還是三皇弟的外祖父所舉薦的吧, 沒想到這般無能失守于燕北叛軍,應該也要追究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