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5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之如果沒有你、兄弟年下、開發處男(雙性H)、論撩完就跑的我如何哄回黑化男主、不打你不知道我是反派、和阿波羅放牛的那些日子、今天蟲王掉馬了么、末世之懶人養尸、刪號重來還是妖艷賤貨、頭號玩家
的洗禮后才真正成長起來,起兵造反向昏君復仇,終成為一代梟雄,最后謀朝篡位成功,建立新朝。 但在燕臨心中一直有位白月光,那就是昏君最寵愛的小女兒柔嘉帝姬,也是皇族第一美人楚水笙。 燕臨年少時隨父兄入帝京,在皇家宴會上對帝王的掌上明珠一見傾心。但當時他的身份還不足以求娶最寵愛的帝姬,那時燕臨就立下誓言,要功成名就好配得上他心中的小公主,并為此進入父兄的軍隊中,征戰沙場浴血奮戰。 然而還未等他建功立業呢,他白月光的父親,也就是昏君先以莫須有的謀逆罪名處死了他的父兄,并對鎮北侯一門削爵滅族。之后燕臨率兵推翻了大成王朝,建立新朝成為一代開國皇帝。 楚水笙這位亡國公主本該是被誅殺的前朝余孽,卻被燕臨改名換姓收進了后宮。 在經歷一番虐戀情深之后,燕臨發現自己還是深愛著楚水笙,然后不顧滿朝文武的反對甚至跪諫宮門,也堅持立她為后,并為她散盡后宮獨寵她一人,過了二十年就將皇位傳給了他們的兒子,離開皇宮游山玩水去了,終成為后世歷史上一段帝后情深的傳奇。 當然這些與阿洛是沒有什么關系的,她這次穿越的身份在史書上連姓名都沒留下,原主便是燕昭被昏君所誅殺的親人之一,鎮北侯之女燕羽。 鎮北侯膝下共有二子一女,皆為早逝的原配所出,燕羽便是他唯一的嫡女。 燕羽出身尊貴,卻不得不承擔起與她身份同當的責任。作為定北侯的嫡長女,她自幼便送到帝京為質,同大成的皇子公主一起長大。 大成自立國起便是由燕北、遼東、西南三方諸侯拱衛,這樣卻造成一方面大成帝國邊疆無懼外族侵擾,另一方面大成皇室也忌憚諸侯勢力坐大,成為心腹大患威脅到皇權。于是用著各種各樣的方式控制三方諸侯,讓他們將子女送到京城為質就是其中慣例之一。 等到這代大成皇帝,對諸侯的忌憚尤甚,而且他性情多疑暴躁,才能平庸,若非上代爭儲皇室元氣大傷,否則也輪不到他坐上皇位。 而自從他繼位后,沉迷酒色好享受,大肆出游修建園林宮室,勞民傷財,民間多有怨言?;实勰X子非但不清楚還很自大,想要越過前面數代皇帝,解除諸侯對皇室的威脅,也就是削藩。 鎮北侯便不幸地成為第一個被開刀的諸侯。 皇帝怕名正言順的削藩激起諸侯的反心,加上身邊迎合他的佞臣出謀劃策,就想出了這么個陰招。也是鎮北侯倒霉,絲毫沒有懷疑皇帝的詔令下包藏禍心,只當奉命去抵御外敵了,結果就傻乎乎地掉坑了,同時葬送了自己和數萬燕北軍的性命。 阿洛剛穿來時,原身已經被關在天牢里三天了。她心里有些可惜,若是早一點時間,她就能傳信出去,至少保證鎮北侯父子不死了。 原主剛聽聞父兄謀逆被處死的噩耗,下一刻被便關進了天牢。 燕羽身邊的家臣侍衛早就被殺了個干凈,之所以還留她一命,不過是有人提議,鎮北侯父子既然都死了,燕氏血脈就只剩下她一人了,隨便將燕羽嫁給京中某個勛貴,大成皇室便有理由順利接管燕北之地了。 鎮北侯一門在燕北之地經營數代,且在燕北百姓心目中的威望很高。因為這樣莫須有的罪名被坑殺,定會激起民變作亂。 大成皇帝雖昏庸無道,寵信jian佞,但這時候朝堂上還是有些才能腦子的大臣的。只是他們萬萬沒想到燕臨還活著,并且還自帶主角光環大難不死地逃回了燕北。 這會時間節點剛好時燕臨自立為燕北王豎旗造反,消息傳來,皇帝一怒之下就要處死燕羽,這個燕臨最后的親人。 一來就面對即將要被處死的開局,阿洛表示很冷靜。 接收完原主的記憶后,阿洛問道,“燕羽的心愿是什么?” 系統:【她的心愿一是向昏君和大成皇室復仇,二是阻止燕臨和楚水笙在一起?!?/br> 大成皇帝屠戮燕氏一門,令她父親和大哥慘死,燕羽實在不能接受二哥燕臨和仇人的女兒在一起,還恩愛情深,連靠著燕氏基業打下的江山也是流有大成皇族血脈的人繼承。想想鎮北侯他們在九泉之下也會不得安寧吧。對此燕臨自以為是的內心掙扎了一番,也就順從對楚水笙的愛了,與她纏纏綿綿恩愛情深了。 這放在就是真愛霸道男主了,系統這樣對阿洛說。 阿洛盤膝而坐調息了幾日,沒多久外面便傳來聲音,“已經關了幾日吧……應該就要行刑了?!?/br> 精鋼所筑的鐵門被打開,終于給這暗不見天日的地牢透進一絲光亮,阿洛閉著眼睛,聽著尖細拖長的聲音道,“陛下有令,將罪臣逆賊燕祈之女燕羽推出午門斬首?!?/br> 前世原主便是這樣死的,在昏君的命令下不準有人為她收尸,最后曝尸荒野為野狗所食,以達到羞辱燕北的目的。 阿洛睜開了眼,平靜道,“我要見皇帝?!?/br> 那宮中而來的內侍,居高臨下地道,“哼,一個將死的罪人之女,也敢妄想面見圣顏?!?/br> “我有話對皇帝說,他不是想從我口中聽到某些話嗎?”阿洛唇角露出譏諷一笑,繼而淡淡道,“我早死晚死,也不過只是這片刻工夫罷了?!?/br> 看著阿洛沉靜而幽深的目光,那內侍心中不知為何心里一動,面上不屑輕視,“我先去稟奏陛下?!?/br> 關于處死鎮北侯之女燕羽一事,朝堂上也多有爭執勸諫,誠然燕北舉旗造反,是狠狠打了大成皇室的臉面。但燕羽乃是逆賊燕北王燕臨的至親,留著她也許能當作籌碼人質要挾燕北。 奈何皇帝被燕北膽敢造反作亂,氣得大怒,根本聽不進去這些話,一定要殺了燕羽以發泄他的怒火。 一個要靠虐殺弱女子才能發泄狂怒的君王,何其無能。鎮北侯父子和六萬燕北軍雖然被坑殺,但燕北之地底蘊深厚,突然舉兵造反,皇帝一時也鞭長莫及,還要防著另外兩方諸侯也蠢蠢欲動了起來,連帝京的數萬禁軍也不敢隨便抽調。 當聽到內侍轉述的話后,皇帝本來還在怒火上,不打算理會,但忽然似乎想到了什么, 在鎮北侯父子被坑殺后,朝野議論紛紛,皆是不相信鎮北侯勾結外敵意圖謀逆,連遼東、西南兩方諸侯也有上書,為鎮北侯申冤要求徹查此事。他們可不像朝堂上那些可以隨意貶謫流放的官員,真要生出異心來,就是聽調不聽宣了。哪怕是有嫡出子女在京中為質也影響不了他們什么。 燕羽代表鎮北侯府在帝京為質多年,皇帝對鎮北侯父子不還是說殺就殺了么。 皇帝讓手下人也偽造了不少所謂的證據,但信的人卻不多,上一個相信皇帝詔令的人,不就慘死在雁門關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