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3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之如果沒有你、兄弟年下、開發處男(雙性H)、論撩完就跑的我如何哄回黑化男主、不打你不知道我是反派、和阿波羅放牛的那些日子、今天蟲王掉馬了么、末世之懶人養尸、刪號重來還是妖艷賤貨、頭號玩家
時,卻表現得像個二楞子一樣,軟硬不吃。 不能收服也不能放任他坐大,定遠侯就給了唐飛星下達了一個極具難度的任務,突襲蠻人橫亙在渭州的聯軍。 唐飛星也毫不猶豫地接了下來。 而一聽聞是由飛星將軍帶領軍隊,軍中各營都積極響應,愿意受其調遣,絲毫不懼蠻人精銳的兇悍。 其中還有定遠侯的親兒子,一臉激動昂揚,視唐飛星為自己的偶像,那副崇拜的神情??吹枚ㄟh侯臉都綠了。 唐飛星也不是剛入軍營的新兵蛋子,突襲蠻人聯軍他有把握,只是如何降低傷亡,才是他在考慮的問題。 衛輕便是這個時候與前往渭州的唐飛星相遇的,兩人久別重逢先是寒暄了一頓,衛輕又詢問他的處境,有多少人馬可以動用。 “八千將士?!碧骑w星不傻,猜得到以定遠侯的態度,是不會有援兵的。 衛輕略思索了一下,便點了點頭,“八千人馬足夠了?!?/br> 衛輕與唐飛星分別后,就深入草原部落,以一己之力便分裂了三大蠻族王庭,沒有人知道他是怎樣做到的,只知道王庭陷入了一片失去理智的殺戮混亂之中。 唐飛星便趁這個機會率軍突襲王庭,一路所向披靡,所到之處紛紛請降,哪怕駐守渭州的數萬蠻人聯軍聞訊立刻趕回去,也在衛輕出謀劃策之下,被唐飛星率領的軍隊輕松伏殺, “斬首三千級,坑殺死萬人?!?/br> 僅以八千軍隊便令北方蠻族幾近覆滅,此一戰創下了不可思議的戰績,名震天下。 若非有前線邊關送回了蠻族三大王庭首領的人頭,皇帝和滿朝官員天下百姓恐怕都會認為這是天方夜譚。 數百年來蠻族第一次被逼退陰山玉關之外,大勝后,唐飛星仍在草原上清剿負隅頑抗的王庭殘部,最終一部分蠻族選擇西遷,其他蠻族則選擇歸降大寧,連他們的新王和太后也作為俘虜被帶回京城向大寧皇帝表示臣服。 * 身在閨閣之中得沈云L聽到這名傳天下的戰績,也驚得站了起來,嬌艷秀美如桃花的面容上滿是訝然。 飛星將軍之名,在她前世也聽過。 前世正是有這位人物駐守邊關,才保得大寧不受蠻族侵擾,甚至在邊關被奉為戰神,備受軍民愛戴。但也是十多年后的事了,而非現在這樣少年成名,戰績赫赫也遠超前世。 此外沈云L還從丫鬟說的戰功事跡里聽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衛輕。 那個讓她碰了一鼻子灰,甚至認為抄書抄壞了腦子的書呆子,竟是奠定這滅蠻傳奇功績的一代天才軍師。 某些人盡管命運軌跡受到了些許改變,也絲毫不影響他們綻放出應有的光彩,甚至更為耀眼奪目。 議論衛輕的人不在少數,在捷報戰績傳來后,朝堂上談論的最多的便是封賞的問題,關于唐飛星無疑問題是在爭議是否封侯,年紀輕輕甚至未及弱冠,早早地封侯是否不妥。 但也頂多只敢爭議,明晃晃跳出來反對的甚少。 實在是這個功績太大了,覆滅蠻族王庭,令蠻族之人退居陰山玉關之外,不敢南下逾越半步放馬牧羊,這等戰績數百年之未有。 前朝不曾有過,本朝開國太.祖也因蠻族北掠之恥遺恨而終。若是不封侯,豈不是太.祖皇帝都要從陵寢里氣得跳出來教訓子孫。 當今皇帝也是這么想的,而且在他為大寧天子時期,出現此等少年戰神,后世歷史上豈不是會大大夸贊一番。 所以御筆一揮,定下了封侯圣旨。 立下戰功的八千軍隊全部論功行賞。此外最難以忽視的便是衛輕。若說唐飛星與所率軍隊占了功勞七成,衛輕一人便占了三成。此人才智之高,足以驚心動魄。如唐飛星一樣,封賞不能輕了。 但衛輕的出身也有被人拿出來指點一番,按理來說,娼妓之子亦是賤籍,不可入朝為官。 同時也有不少人出來站衛輕為他說話,若是仔細一看,便會發現他們都是出自無涯書院的。這些人入朝也有兩三年了,基本上也都到了可以掌事參議朝廷的層次。 衛輕雖不是書院正式的學生,但也是在書院長大了,受安玄公和院長教養,便是他們的自己人,稱上一句師弟也無不可,見他被人嘲諷出身,怎么可能坐視不理。 就這么爭來爭去,迎來了唐飛星和衛輕還有立下功勞的眾將士入京之日。 不知道是不是覆滅王庭,唐飛星和他麾下的軍隊有種莫名攝人的凜然氣勢,圍觀的京城百姓都不敢直視。直到目送這支軍隊入城后,才敢抬起頭來議論紛紛。 “聽說飛星將軍手下的將士,驍勇善戰,隨便一個都可敵數百蠻族精銳?!?/br> “飛星將軍年紀輕輕就能封侯,真是少年出英雄?!?/br> ………… 入京后不久便是皇帝賜宴恩賞,并在宴會上便宣布了封侯旨意。 唐飛星其實對于封侯沒什么太大感覺,只要讓他回邊關繼續打仗,他就無所謂。所以很干脆地謝恩接旨了。 未及弱冠便一戰成名足以封侯,百官都忍不住望向榮寵之極的這位少年將軍,甚至琢磨起了家族中有沒有適齡的嫡女可以與其結親的。 他們想不到的是,皇帝也有這個念頭,大公主和二公主年紀雖小了些,還未及笄,但也可以先定下來。如此年輕卓越的將星,皇帝是希望能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的,讓其忠心于皇室的。 除了唐飛星之外,還有一人便是衛輕,此人的才智可以輕而易舉分裂蠻族王庭,使其陷入殺戮內斗,恐怕放眼天下也再找不出第二人來。 皇帝也是惜才愛才的,若是好好用這二人,開疆拓土,成就文治武功不在話下。 放在過往,能夠抵御北方蠻族保住大寧江山安穩,已經是不易了。但現在有擺在眼前的名將謀臣,尚且春秋鼎盛的皇帝心頭也忍不住生出些野望來。 不說功過三皇,德過五帝,但青史留名應該不在話下吧。 于是下一道旨意便是給衛輕封官,所賜官爵不低,只是相較于他的功績差了些。 這也是壓一壓衛輕的鋒芒,他既然沒有家世背景,出身又有瑕疵,初封高位難免成為眾矢之的。這樣不高不低又是比較重要的官職正合適。 皇帝自以為是好意,沒想到衛輕竟毫不猶豫地謝絕了授官旨意。 “在下志不在為官,恐有負圣意?!?/br> 衛輕起身從容行禮,儀態讓最嚴苛的禮部官員都挑不出什么差錯來,但就這樣清清淡淡的一句,便令滿堂陷入寂靜。 居于高位之上的皇帝亦是神色微變,但終究是穩住了風度涵養。滅掉蠻族王庭立下這么大的功勞,引得世人稱頌不已,要是僅僅因為他推辭做官就降罪于他,落下罵名的人就是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