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6
書迷正在閱讀:無賴(ABO)、禁羽(ABO)、匹配陰謀(ABO)、天生不一般[星際]、野獸浪漫(ABO)、清穿之側福晉守則、在盜文里放征婚啟事的男人你們傷不起、現代關系、我的未婚夫是修真大佬、他是毒玫瑰
因此,弘暉因功被封為榮郡王,而李氏所出的弘昀和弘時也開府出來安排了差事,雍正直接說了,差事辦得不好,那就別指望封爵。 至于弘歷,這會兒也就是十歲,在雍正那里并不是很受重視,因為弘暉和弘昀的存在,他也沒撈到進宮讀書的機會,在雍正的幾個兒子里頭,除了親媽是個滿人之外,并沒有任何優勢。但是這個優勢現在根本算不上什么,胤禛有意模糊滿漢直接的界限,弘歷真要算起來,優勢還不如弘晝呢!弘晝唯一吃虧的地方就是,耿氏是小選上來的包衣出身,并非正經的漢軍旗,也就是雍正登基了,耿氏才被抬進了漢軍旗之中,如此,弘晝的出身也就沒什么了。 而醫學的進步也讓年氏活下了兩個孩子,分別是福沛和?;?,比起年氏這么多年來一直得寵,鈕鈷祿氏在雍正那里幾乎就是個透明人,她長得一般,性子也無趣,尤其審美跟胤禛根本就不是一個層次的。鈕鈷祿氏出身一般,從小沒過過多少富貴日子,在她眼里,金銀就是最實在的,因此,在她因為生下了一個阿哥,份例提上去之后,她就將自個的屋子裝點得各種富貴,雍正喜歡的是那種簡約清雅的風格,到了鈕枯祿氏這里,就覺得辣眼睛,他也不是那種自個不樂意,就強迫別人的人,所以,他也就是減少了來鈕枯祿氏的次數,不勉強自己了。 鈕鈷祿氏對此也只是覺得自己相貌平常,不比年氏美貌嬌柔,并不覺得有什么意外。尤其雍正登基之后,對自己的后宮也是一視同仁,生過兒子的封妃,生過女兒的封嬪,其他的那些沒有生育過的,那就干脆是貴人常在答應,鈕鈷祿氏能夠封妃已經是心滿意足,至于兒子的前程,上頭還有個弘暉在,所以并沒有多少妄念。 雍正對自己的妻妾相對公平,烏拉那拉氏雖說對丈夫能做皇帝有些意外,但是她很快就適應了自己的角色,除了年氏之外,六宮的妃嬪娘家都很是一般,年氏自個也不是什么囂張跋扈的性子,因此,六宮一直比較安穩。李氏如今就是盯著兒子好好立功,還有兒子的婚姻問題,也沒空鬧什么幺蛾子。 如此一來,雍正朝的開局算是非常順利。而訥爾蘇放開手腳之后,也終于將蒸汽機制造出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昨天帶孩子出去玩,累了一天,回來幾乎連手指都抬不起來了?!?/br> 第109章 雍正十五年, 訥爾蘇已經是三個孩子的父親,而整個大清的變化已經叫許多人目不暇接,如今八旗全面擴大, 一開始的時候不過就是各路官員, 之后甚至連同有功名的人也被納入到了八旗之中。而功名這種東西, 其實是很好cao作的。雖說大清對于科舉舞弊的處罰程度堪稱是歷朝之最,但是, 有的渠道并沒有封鎖,比如說,花上一筆錢, 就能捐一個官, 再不濟,也能捐一個監生。像是如今朝堂上已經貴為總督的李衛,最初的時候就是捐官上來的。雍正也頗有些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意思,李衛若說學問,那絕對是一般, 也就是能認識一些常用字,但是這人善于交際, 長袖善舞,很能夠協調各個階層的關系, 因此, 盡管他說話很多時候甚至顯得有些粗俗,但是,雍正就是非常欣賞他,不過是幾年時間,他就升到了那些正統的科舉上來的官員只能仰望的位置。 總之,地主, 商人,開明的知識分子想要入旗,變成了一種非常容易的事情,甚至到了下面,地方上的官府為了斂財,還會出售一些入旗名額,一些還算是殷實的人家為了家里的孩子前程,便會想辦法買一個名額,再往后,估計也就是那些赤貧或者是犯過罪的人一時半會兒沒法入旗了。 當八旗擴大到了這個份上,旗人的特權自然也就沒了,橫豎原本那些旗人都有海貿的份子,日子過得也不錯,還有一句話叫做衣食足而知禮儀,倉廩足而知榮辱,如今大家手里都有錢了,日子也都過得下去,誰也不會想不開硬要沒事找事,給自己增加什么優越感。 總之,如今民族矛盾是減少了許多,大家也不講什么滿漢回蒙了,雖說當官入仕依舊是很多人的第一選擇,但是資本主義萌芽之后,大家熱衷的都是辦廠,開礦,還有海外的各種事情。 之前從西洋來的傳教士比起后來來大清的人更能夠知道大清的變化,這個原本封閉的國家一下子煥發了無比的生機,開始快速發展起來,更像是他們的先輩在筆記上說的那個美好的國家了。事實上,他們當年來到大清的時候,是有點失望的,很多地方看起來,都不像是一個文明的國家,有的傳統還比較野蠻,當然,生產力還是比較先進的??傮w來說,大清就是一個保守封閉的大國,市場很大,人口很多,但是,他們對外面似乎就沒什么興趣,固守著天地祖宗的那一套,給傳教士傳教帶來了不小的困難。 以前的時候,這些西洋傳教士還能在宮廷里頭做做老師什么的,如今,他們的價值就只剩下作為宮廷畫師了。 訥爾蘇一個人將大清的自然科學推進了幾百年,到了接近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程度。 如今差不多但凡是能有機會識字的,就都是旗人了,民間西學已經開始普及起來,便是朝堂上的官員,西學里頭,別的不說,基本的數學不能半點都不明白,而民間呢,如今稍微強一點的工作,都得要求認識差不多幾百個字,會簡單的算術,朝廷如今也有錢,干脆在民間搞起了掃盲,不光是小孩子,便是大人,可以靠著多識字,會算術之類的,減少一定比例的賦稅。因此,如今民間識字率也上來了。 而原本就屬于精英階層的那些人,如今也開始進一步研究這些學問,很多人原本就是這個時代的聰明人,只不過之前的教育和見識埋沒了他們,如今他們看到了更高層次的風景之后,一個個頓時如獲至寶。 雍正干脆在國子監之外重立太學,專門讓這些人進行進一步的深造,而皇家的研究院里面,如今也已經收攏了一大批的人才,甚至還有那些海商從海外坑蒙拐騙過來的學者。這些學者有的因為宗教信仰還有其他的問題,在自個的國家混得不怎么樣,到了大清之后,一個個都被封了什么博士學士之類的官位,給大清的自然科學發展發光發熱來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清的變化自然是很多人之前想象不到的。 雍正如今也老了,以前說康熙不放權,但是雍正倒不是不放權,而是他天生有種老媽子的心態,就算是尋常的瑣事,他也要自個cao心,事必躬親,哪怕保養得不錯,也沒有聽信方士所言,想著服食丹藥延年益壽,但是,cao心太過,總歸對身體不好。 別的不說,被他拉著同樣變成了工作狂的十三,年紀比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