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1
書迷正在閱讀:無賴(ABO)、禁羽(ABO)、匹配陰謀(ABO)、天生不一般[星際]、野獸浪漫(ABO)、清穿之側福晉守則、在盜文里放征婚啟事的男人你們傷不起、現代關系、我的未婚夫是修真大佬、他是毒玫瑰
不輕。 史氏最是寶貝自己不過, 發現自己身體真的出了問題之后, 一時間也顧不得兒子了。兒子跟兒媳婦給自己侍疾,哪有身邊用熟了的丫鬟婆子來得好,不過就是將他們放在自個眼皮底下, 有什么事情, 直接就能說一聲罷了。 如今史氏各種不舒服,脾氣也變得暴躁了起來, 對賈政還好, 對甄氏可就沒那么和氣了。甄氏在家的時候也是錦衣玉食, 嬌生慣養大的, 原本進門之后先是遇上分家,然后又要侍疾, 就讓她頗有些不滿,哪知道, 這個之前看著慈祥和藹的婆婆病倒之后,居然這么難纏,頓時甄氏就有些吃不消了。 何況,府里頭還出現了一些傳聞, 說是史氏跟二兒媳婦八字相克,要不然怎么前些年的時候,一切都好好的,結果賈政成親沒多久,居然就病了呢? 史氏聽說了這個傳聞之后,難免也有些疑神疑鬼,頓時,也不想留二兒子和二兒媳在府里了,因此,在賈代善又一次提到讓賈政搬出去之后,史氏稍微攔了一下,便順理成章地答應了下來。 賈政委委屈屈地帶著分給他的家產還有下人搬出了國公府,搬到了距離國子監也就是一條胡同的新宅那里,開始了他的監生生涯。 而賈政一走,賈赦頓時覺得空氣都變得甜美了起來。賈政不能在他那里指手畫腳,史氏又病了,忙著修養調理身體。張氏如今月份大了,也不可能挺著個大肚子去給史氏侍疾(史氏倒是想要折騰一下張氏呢,結果話才一說出口,就被徐老夫人給罵了回去!張氏肚子里的是賈家這一代的嫡長孫,為了史氏,要是將這個孩子折了,那才叫得不償失?。?,因此小兩口的日子過得很是不壞。 賈家這邊分了家,很多人也就明白了賈代善的想法,賈政明顯就是被掃地出門了!沒了國公府的庇護,賈政終于要經歷現實的毒打,知道自己到底有幾斤幾兩! 甄家那邊被賈代善這樣的行為氣得夠嗆,簡直是白搭進去了一個千嬌百媚的女兒,一方面覺得賈政是個廢物點心,另一方面,對史氏也生出了怨恨之心,畢竟,當初要不是史氏信誓旦旦,表示賈代善對賈政還是比較疼愛的,總之,許諾了一大堆,哪知道,人才進門,賈家這邊就翻了臉。 甄家人遠在金陵,所以就算是心里不爽,其他人也不能在甄家那里說什么有的沒的,可是,宮里頭,甄貴妃這么多年來幾乎是獨占圣寵,不知道多少嬪妃將甄貴妃恨得牙癢癢,如今見甄貴妃居然在賈家那里吃了這樣的啞巴虧,難免暗中嘲笑。 甄貴妃這幾年那真的是沒受過什么委屈,偏偏這種事情,還真不能跟圣上訴苦,畢竟,圣上日理萬機,哪怕如今有些懈怠了,但是也沒閑到管臣子家里頭的閑事。 賈家分家這種事情,雖說有些不合情理,但這事又不是賈赦賈政兩口子非要分家,是賈代善自個做主,那么,這事在法理上頭并無任何問題,而且分家的比例也沒有違背律法,比如說偏袒小兒子就給小兒子多分,喜歡大兒子就將小兒子凈身出戶。何況,就在兩年前,顧家分的還沒有賈家公正呢,顧衡起碼還是圣上看重的,圣上都沒有出聲,賈家這邊可就遠了一層了。 不過,賈代善這般果決,倒是讓圣上另眼相看,畢竟,英雄氣短,兒女情長,朝中不少能臣在家務事上,都有些糊涂之處,賈家那邊早就聽說史氏是個偏心眼,如今看起來,起碼賈代善是個明白人。何況,太子還在圣上那里上了點眼藥,表示賈代善之所以憤怒,不是因為賈政跟甄家結親,而是史氏信不過賈代善,私底下跟甄家聯系了。 圣上覺得甄貴妃也是被史氏騙了,所以下了這個賜婚的旨意,因此,倒是沒有怪罪甄貴妃,不過,對史氏難免生出了一些惡感。 史氏如今算是倒霉到家了,什么好處沒撈到,平白惹了一身腥。 處理過榮國府分家的事情之后,賈敬就再次沉迷于各種化學實驗不可自拔。他從各種道書之中找到了各種元素存在的依據,并且還煞有其事的對它們按照陰陽五行進行分類,竟是真的搞出了一套邏輯自洽的理論出來。顧衡瞧著很能說得過去,當下就直接命人雕版印刷,除了用來當教材之外,還往各個道家支脈送去了一部分。 賈敬差點沒感激涕零,畢竟這年頭,正兒八經能出書的能有幾個??!當然,那些市井話本除外,干這行的人,大多數都是用的化名,畢竟根本登不了大雅之堂。 顧衡也是才想起來,在這個年代,實際上掌握了最多科學知識的,其實是那些道士。他們對于天文學,地理學,還有醫學,藥學,乃至礦物學之類的都有著很深的了解。說難聽一點,那些走街串巷裝神弄鬼的假道士,都會那么幾手化學知識,雖說他們不懂什么原理,但是用起來卻并不受到影響。 顧衡頓時心動了,這年頭,這等技術人才多少也不嫌多??!這般一想,不僅是賈敬搞出來的元素周期表,他還將一些道家可能會感興趣的一些科學知識給印刷了一批出來,一起送了出去。 道家一直以來,講究的就是天人合一,對于未知的東西還是充滿了求知欲的,為此還衍生出了不少理論出來。等到收到了顧衡寄出去的那些書籍,仔細看過之后,有的覺得三觀受到了打擊,還有的覺得自己一直以來的許多疑惑得到了解釋,有的理論剛開始看著覺得荒謬,但要是真的聯系實際,就發現居然很可能是真的,也就是說,他們祖祖輩輩相信的一些理論根本就是謬論……總之,道家各個支脈被那幾本書弄得沒了安寧,商議了一番之后,一幫在自個支脈之中幾乎是可以稱宗道祖的道士收拾了一下之后,一個個直接上京了。 結果等到這些人到了京城,等待他們的就是一大摞的科普書籍。 顧衡上輩子的時候,少年時代唯一真正擁有的課外書,是幾本不成套的,是他小學的時候,一次參加了學科競賽得了獎,當時的班主任給的獎勵,是班主任原本自家買的,但是弄丟了好幾本,她孩子后來也上學了,家里這些書便也處理了!對于顧衡來說,這已經是難得的珍寶。顧衡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將那一套書都翻得毛邊,原本以為他已經忘記了,但是這輩子漸漸又都回憶了起來。顧衡前段時間抽出空來,將其中的一部分給默寫了下來,還有顧衡大學之后所看到的各種科普書籍乃至一些紀錄片,他都將能寫的都寫了下來。 這些科普書籍直接將一幫原本打算坐而論道的道士帶進了溝里,尤其,顧衡搞的那些里面都有一些實驗,他又提供了一大批的實驗器材,頓時,皇莊上一下子變得熱鬧了起來。 做皇帝的,到了一定的年齡,自然就開始向往長